王云
摘 要:基于新課標的全面推行,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教師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借助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形式來實現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的目的,并積累豐富的數學實踐經驗。對于我們的數學學習,則更應該從提前準備入手,讓學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數,也就是進行預習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數學;課前預習;有效
鑒于新課改的全面貫徹落實,以往的教學模式顯然已難以滿足當下課程改革的需求,這也迫使我們一線教師與時俱進,及時調整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起數學,給人的印象首先是高深莫測,遠離現實;其次是不生動、枯燥乏味,而學好數學享受數學也似乎只是極少數高智商人的專利。數學是借助一些符號語言對數量、變化、空間、結構等進行研究的學科,有著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初中數學是當前中學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旨在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有效地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對學好數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課前預習決定著上課的效果是能否上好課的前提。如今,怎樣實施課前預習,已成為眾多教師關心的課題。
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我校課程實施的成果,下面談一下我對實施數學課前預習的粗略見解。
一、 共話愿景,統一思想
在班里開展一場“進行課前預習,爭當數學小能手”的主題班會,優等生發言介紹自己學習數學的好習慣——課前進行預習,上課注意聽講,課后及時復習。中等生和后進生踴躍表達看法,尋找自己的優點,繼續發揚,克服不足,總結出課前預習對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從而下定決心,以后上課前根據老師布置的任務和計劃完成預習內容,揚長避短爭當數學小能手。只有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題能力。只有學生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來干,主動地進行預習,課堂才會活起來,教學才能富有實效。
二、 布置任務,明確規則
每次課前,課代表到老師辦公室領任務,達到每一個學生都有內容要做,“跳一跳,都可以夠得到”。每個學生在體力、大腦發育早晚、接受知識快慢等方面各不相同,我們要承認差異。因此在布置任務方面,一要有深度、寬度,既能覆蓋課本的知識面,又讓優等生感到挑戰性勇于探索;二要有層次性,多選擇性,考慮到后進生的能力,使他們經過努力,也能完成作業,達到要求。
全班分成4-6個小組,循環檢查記分。小組長負責督促本組學員完成任務,完成優秀的小組,給予組長每次積0.5分,組員每人0.1分,每道題另加2-5分,沒完成任務的組員一道題扣1-3分。星期五下午進行統計,積分前五名的學生,下星期可以當一節小老師,給全班學生講課。月末進行合計,積分后兩名找家長談話,分析原因,家校共同努力,改正缺點,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三、 傳授技巧,逐步掌握
初中數學學科有著抽象性、邏輯性與適用性的特點,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來說,必須講求“活”,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定理等與實際解題訓練必須同時進行,二者缺一不可。課堂的時間有限,難以確保所學知識可以有效地掌握與理解,需要學生配以大量的習題進行鞏固訓練,才能融會貫通地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并將知識進一步內化。
1. 注重“審”字。對于一些題干較長的數學題目,要試著將其翻譯成較容易理解的語言,將文字性描述的語句譯為數學的符號語言,更有助于對題目的理解與運用。此外,還要特別注意審題中思維定勢的影響,遇到看似熟悉的題目,也要耐心將題目讀完,準確理解關鍵詞語、弄清問題。審清數學題目是解題的關鍵,一定要對審題予以高度的重視。課前預習中對教材內容的審讀,要盡量做到細之又細,慎之又慎。
2. 聯系對比。一定要注重數學知識間的前后聯系,以前的知識點沒學會的內容就很難理解,一定要在課前查閱有關內容搞清楚,力爭經過自查不留問題。將新舊知識之間的異同點找出,并更新自身的數學知識體系。
3. 時刻思考。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從解題方法的選擇到相關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要盡可能地多思考、勤質疑。比如,本節內容的重、難點是什么,相關的概念、定理及公式的含義是什么,對教材中所涉及公式的正用、逆用與變形進行總結。
4. 及時做筆記。通過做預習筆記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與課后時間分配情況,對預習筆記有著不同的要求。對于預習中出現的難點問題,可以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結構來進行分析,并將個人的見解記錄下來,在教師課堂教學的時候,有側重點地聽教師講解,并將預習所得到的理解與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進行對照,找到是否有出入以及哪里考慮不到位。對于一些難點問題苦思后仍得不到答案,將問題記錄下來,形成初步的深刻印象,在教師授課時,注意聽講。
四、 結合預習,達到高效
對少數難度一般的組內解決,稍難的到其他組進行取經,再回本組講解,最后把情況匯總到課代表處,由課代表匯報給老師。這樣教師就能做到明確目標,突出重難點,不會再把同學們都會的內容講個沒完沒了,不會的題漏的一干二凈。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課堂的利用率,才能實現“最優化教學”。
正所謂“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一般的教師只會教給學生知識,優秀的教師教給學生過程,而只有卓越的教師才注重培養學生好的習慣和方法。有效的課前預習,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預習是合理的搶跑,只有掌握高效的預習方法,才能掃清學習的障礙,搭建起新舊知識間的橋梁,將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數學實施課前預習,正與當前新課改所要求的教師從“教”走向學生的“學”相契合,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知識。讓我們攜起手來,和學生一起遨游太空!
參考文獻:
[1]王鵬.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進[J].河南教育,2016,(11).
[2]唐宏宇.成就自覺者[J].人民教育,2016(22).
[3]數學課前預習的六大技巧[DB/OL].學習方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