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淋 丁鑫鑫 許鑫 權海善
【摘 要】目的:了解臨床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現狀及相關因素,為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資料。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對吉林省四平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的151名住院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有住院患者的一般狀況、住院患者安全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等。結果:調查醫院的住院患者存有安全隱患,具體有誤吸與窒息危險者24例(15.9%),有跌倒與墜床危險者18例(11.9%),有走失危險者15例(9.9%),有壓瘡危險者13例(8.6%),有用藥錯誤危險者13例(8.6%)。誤吸與窒息的相關因素有年齡、教育程度、住院次數;跌倒與墜床的相關因素有年齡、工作狀況;走失的相關因素為居住地;壓瘡的相關因素有年齡、家庭月收入。結論:住院患者在接受治療護理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并且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及時確認安全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以保障安全。
【關鍵詞】臨床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相關因素
隨著社會老齡化及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住院患者人數呈不斷上升的趨勢[1-3]。住院患者因疾病、環境等原因易發生如跌倒、墜床、燙傷等安全問題,而患者安全是近年來國內外衛生保健領域關注的熱點。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衛生保健質量已成為目前衛生保健質量的核心[4-5]。本文通過調查與分析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現狀及相關因素,為探索護理安全預防措施,保障患者安全而提供資料。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在吉林省四平市某三級甲等醫院,選取160名住院患者進行問卷調查。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自制問卷,問卷內容有住院患者的一般狀況如年齡、教育程度、住院次數、工作狀況、所在科室等,以及住院患者安全危險因素評估量表進行調查。該量表根據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險因素評估量表[6],結合本研究目的適當調整之后使用。量表包含5個分量表(包括跌倒與墜床、壓瘡、誤吸與窒息、用藥錯誤、走失),由26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均有相應的指標選項,選項采用0~5級等級賦分,分數越高發生安全問題的危險性越高,一般不記總分,其中誤吸與窒息分量表,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調整為總分≥7分表示有危險。
1.2.2 資料收集
2016年12月-2017年2月,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并制作問卷,進行預實驗后開始調查。調查由統一培訓的3名護理學院學生同時實施,問卷當場記錄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160份,回收有效問卷151份 ,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94.4%。
1.3 統計學分析
調查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一般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及Fisher分析,P<0.05 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的一般狀況
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5.28±1.37歲(年齡最大95歲,最小8歲),60歲及以上者56例(37.1%);男91例(60.3%);漢族141例(93.4%)、朝鮮族及其它10例(6.6%);所患主要疾病(可選多項)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高血壓68例(45%)、心臟疾病35例(23.2%)、 腦血管病后遺癥26例(17.2%);已婚140例(92.7%)、未婚11例(7.3%);住院科室外科90例(59.6%)、內科61例(40.6%);住院次數中小于3次者120例(79.5%);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11例(73.5%)、高中及以上40例(26.5%);有職業者82例(54.3%);居住地在城市者49例(32.5%);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者73例(48.3%)。
2.2 臨床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現狀及相關因素
調查對象中有誤吸與窒息危險者24例(15.9%),有跌倒與墜床危險者18例(11.9%),有走失危險者15例(9.9%),有壓瘡危險者13例(8.6%),有用藥錯誤危險者13例(8.6%),見表1。經過卡方檢驗、Fisher分析得出誤吸與窒息的相關因素有年齡,即60歲及以上患者18例(32.1%)顯著性的高于60歲以下者6例(6.3%),(P<0.05);住院次數,即住院3次及以上患者9例(29.0%)顯著性的高于3次以下者15例(12.5%),(P<0.05);教育程度,即初中及以下患者22例(19.8%)顯著性的高于高中及以上者2例(5.0%),(P<0.05)。跌倒與墜床的相關因素有年齡,即60歲及以上患者12例(21.4%)顯著性的高于60歲以下者6例(6.3%),(P<0.05);職業狀況,即無職業患者16例(23.2%)顯著性的高于有職業者2例(2.4%),(P<0.05)。走失的相關因素有居住地,即居住地在城市的患者9例(18.4%)顯著性的高于市級以下者6例(5.9%),(P<0.05)。壓瘡的相關因素有年齡,即60歲及以上患者9例(16.1%)顯著性的高于60歲以下者4例(4.2%),(P<0.05);家庭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患者11例(14.1%)顯著性的高于3000元以下者2例(2.7%),(P<0.05)。
研究結果顯示:年齡與跌倒與墜床、壓瘡、誤吸與窒息相關;職業狀況與跌倒、墜床相關;家庭月收入情況與壓瘡相關;住院次數與誤吸、窒息相關;教育程度與誤吸、窒息相關;居住地與走失相關。
3 討論
3.1 年齡
年齡與患者跌倒與墜床、壓瘡、誤吸與窒息相關,這可能與不同階段人群的適應能力、承受能力等不同有關。相關研究[7]也表明,年齡越大,壓瘡發生的可能性越大。護理人員應該針對不同年齡的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減少相關問題的發生,保障患者安全。
3.2 職業狀況
職業狀況與患者跌倒、墜床相關,可能與有工作者受工作壓力的影響,積極、認真配合治療有關;也可能與研究對象的選擇有關。護理人員護理過程中應全面關注患者,及時調整護理內容,以避免跌倒與墜床的發生。endprint
3.3 家庭月收入
家庭月收入與壓瘡相關,這可能與家庭經濟情況好,更依賴于醫療器械等有關,也可能與研究對象的選擇有關。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家庭情況制定相應護理措施以避免壓瘡發生。
3.4 住院次數
住院次數與誤吸、窒息相關,可能與住院次數多、治療次數增加等有關。根據患者住院次數做詳細的、全面指導,對多次住院患者應勤加巡視,詳細說明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并指導相應的避免措施。
3.5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與誤吸窒息的發生相關,可能與患者相應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學習能力相關。護理人員應根據不同教育程度的患者選擇相應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如對中學以下者語言要通俗易懂,必要時可結合圖示等。
3.6 居住地
居住地與患者走失的相關,可能與不同居住地的患者的適應能力、認知情況有關;也可能與研究對象的選擇有關,住地在城市者49例(32.5%),在市級以下者102例(67.5%)。護理人員應該對不同居住地患者制定不同的環境介紹方式等以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滿意度。
該研究因樣本量、調查區域的限制,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做進一步的研究時應擴大樣本量及選擇面,以使其研究結果更為準確。
4 小結
患者的護理安全已成為醫院衡量護理質量的評價體系的重要指標 ,也是衡量醫院護理管理水平高低的標準[8]。住院患者的安全受多方面因素如環境、患者病情、年齡等的影響,護理人員對住院患者的安全也應從多方面、多渠道全面關注。如何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科室等的住院患者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及規范以保障患者安全是我們應該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J].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2]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J].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3]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J].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4]WHO world Alliance for Patient Safety.Forward programme 2008-2009[R].WHO Press:geneva,2008:28-33.
[5]WHO World Alliance for Patient Safety.Summary of the evidence on patient safety: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R].WHO Press: Geneva,2009:1-12.
[6]田義華.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研制[D].重慶醫科大學,2013.
[7]劉義蘭,段征征,鄧先鋒,等.湖北省住院患者壓瘡現患率的調查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02):209-211.
[8]葛學娣,李冰,凌霞,等.住院患者護理安全影響因素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04):24-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