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對協會作出重要批示后,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依托協會平臺優勢,積聚各方有效資源,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圍繞協會使命目標,全力打造扶貧品牌工程建設。扶貧品牌工程建設關系到扶貧重點工作的落實,關系到協會的核心競爭力,關系到扶貧資金能否成為種子錢、粘合劑,也關系到扶貧系統的社會形象。
十年辛苦磨一劍,協會扶貧的思路愈見清晰,模式愈見創新,力度愈見加大,效果越來越好,逐步打造出一批有影響力、有公信力、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品牌項目、品牌工程,其中尤以“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和“博士后扶貧工程”具有突出代表性。
2010年12月,協會圍繞中央實施大學生村官成長計劃,打造了“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建立專項基金,開展特色培訓,支持村官創業。整整7年,6000余名村官接受培訓,109個村官創業項目得到鼎力支持。來自全國各地取得真經的大學生村官們,帶領9600余名貧困戶擺脫了貧困的泥沼,實現精準脫貧。該項工程是中國脫貧攻堅大戰中最接地氣、最浸潤泥土芳香的組成部分,也是協會最靚麗的名片。
2013年12月,本著“以高端人才增強扶貧能量,協同創新助推全面小康”的宗旨,協會啟動了“博士后扶貧工程”。該工程通過集聚高端人才和科技優勢,為貧困地區提供科技服務,開發當地資源,建立產業基地,開拓產品市場,直接帶動貧困農民脫貧致富。這是一場“高知”與“貧困”的對話,這是一次云端象牙塔與大地泥土的深度融合,它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插上了翱翔的羽翼,點燃了中國知識精英的報國夢想,讓博士后們把論文寫在了中國大地上!
扶貧路上,沒有旁觀者。協會的老會長們以夕陽之溫暖燦爛,不竭余力地打造扶貧靚麗品牌,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退休不退場”。他們始終充滿著愛黨、憂黨、興黨、護黨的情懷,為脫貧攻堅“問診把脈”,為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昌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黨建科學獻智出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