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力,胡 加
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標準的制定原則與策略研究
朱 力,胡 加
綠色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滿足我國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經濟的發展要求,商業銀行需要制定相應的綠色信貸標準。而商業銀行以信貸業務所需為依據,運用相應標準對綠色信貸企業各項情況進行評估,通過對企業環境行為的考察,為資金的投入指定方向。如果企業具備較好的環境行為信譽度,銀行可以給予其多方面的支持。反之,對授信進行適當的限制。在實施綠色信貸的過程中,確保對資金進行最優化配置,經濟、資源、環境效益能進行有機統一。
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基礎標準;制定策略
綠色信貸是今后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對傳統的金融理念進行轉變,是金融行業承擔自身責任的有效方法。綠色信貸基礎標準是對綠色信貸機制進行制定、實行與評定的根本,同時也是信貸機構躲避環境風險與遵照國家相應規定的基礎依據。對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標準進行創建與完善,可以有效促進商業銀行綠色信貸良好、持續、科學的發展,但今后商業銀行的運營需要面臨更高挑戰。所以對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基礎標準進行探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含義
綠色信貸標準是為了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商業銀行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維護消費者等健康理念運用到商業銀行信貸運營過程中,并作為對商業銀行信貸工作中所存在風險進行評估的依據,從而可以使社會、經濟、環境效益得到可持續發展。綠色信貸是實現環境經濟策略的重要方法,最終是為了使環境與人類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環境標準是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基本標準,只有在符合國家各項環境規定的前提下才可以有效構建綠色信貸標準,最終為環境管理策略的實施提供服務。
(二)作用
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標準不僅是商業銀行防避風險的重要工具,更是執行國家保護環境戰略的有效手段,同時是綠色信貸政策的重點部分,是政策落實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對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標準進行構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包括:(1)市場導向。對綠色信貸標準進行制定與執行后,運用市場行為對企業的資金投入進行引導,進而對社會的資金投入進行引導,最終為經濟轉型進行方向引導;(2)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綠色信貸基本標準的制定,對資金分配方面進行了約束,將其明確分為資源分配以及收入分配,這樣可以使信貸資金在相應部門得到優化配置;(3)推動轉型。遵照國家的經濟發展政策,對資源分配進行相應影響,鼓勵創新以及資金的投入,以促進經濟的更好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效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以及產業結構的更新;(4)風險管理。在進行綠色信貸業務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環境風險進行相應考察與評估,這樣不僅可以降低信貸中存在的風險力度,而且可以提升企業對自身環境風險的管理能力。從而使銀行可以有效完成環境保護的職責,確保高質量實現經濟轉型;(5)國際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已面向全世界,對國際經濟的新秩序進行制定已經成為國際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而參與新秩序的制定是我國經濟國際化的重點,也是國際經濟競爭的關鍵。
(一)全面性原則
綠色信貸標準的全面性就是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與情況進行有效反映。第一,對以科學發展觀為宗旨而構建的社會文明的根本要求進行反映;第二,綠色信貸標準是政府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控制產業結構以及提供服務的有效方法;第三,對我國環境保護戰略進行充分展現,環境保護作為對市場、行業、企業進行考核的重點,并且是最基本的審查項目;第四,對經濟發展進行引導,為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發展的有機統一構建有效的社會機制,將經濟發展的方向要求融入綠色信貸標準的制定中。
(二)專業性原則
綠色信貸標準的專業性指的是,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所涉及到的專業技術要求進行充分體現。由環境保護方面,需要將生態、資源、技術等標準作為根本的考察標準;由產業發展方面,需要將技術、設施、設計等標準作為綠色信貸標準中的考察指標。這樣在宏觀上有利于我國經濟的良好發展,技術水平的有效提升;在行業發展方面能夠有助于環保行業、旅游、新型技術等產業的良好、快速發展。
(三)社會性原則
環境是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的,構建和諧社會就需要社會主體的強大支持。對于部分嚴重影響環境的項目,讓公眾參與相應標準的設計及制定,既可以對讓公眾使用自身的監督權利,確保考察結果的公平、公正,顯著增強綠色信貸標準評估效果的可信度以及社會影響力,還可以讓商業銀行重視自身責任,以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為今后的發展奠定結實基礎,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以及社會競爭力。
(四)系統性原則
綠色信貸作為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有審查分類以及評價系統、管理系統、社會以及環境標準系統等。所有系統之間是相對獨立,但又緊密關聯的。一個高效率、高質量、完善的綠色信貸系統是保證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標準良好落實的根本,是執行綠色信貸各項策略的基礎。
(一)構建環境風險評估標準
運用赤道原則對相應的環境風險進行分級,分別為高(A)、中(B)、低(C)三個等級,其中A等級為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并且為社會、環境帶來不可消除損害的項目;B等級為對社會、環境帶來嚴重影響,但可以運用相應措施能夠消除的項目;C等級為不會對社會、環境帶來明顯影響的項目。銀行需要對信貸企業的社會、環境風險進行相應檢查,將承諾性要求添加到借款合同里,聘用專家對企業項目的社會、環境進行審查,并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同時不斷對項目的創建、運營進行監督,定期的對銀行運用赤道原則的情況進行公開。為了能夠提升銀行對信貸的審核效果,銀行需要以自身情況為依據,對信貸的環境風險進行有效分類。如果是A等級的項目,商業銀行可以以自身情況為依據,聘用外部專家對相應風險進行評估;如果是B等級的項目,需要聘用外部專家對具體的風險進行報告;如果是C等級的項目,需要聘用資深的外部專家對所存在的風險進行詳細調查。商業銀行以相應的評估結果為依據,決定是不是執行貸款的申請、提交與發放流程。第一,需要辨別貸款企業是不是在環境敏感類型行業的范疇中,項目施工是不是在環境敏感區內。環境敏感就說明項目的生產過程以及產品會對環境造成實際或者是潛在的危害;第二,在評估體系中加入環境因素,可以對信貸風險進行有效評估。商業銀行對風險實施相應策略時,可能會對授貸企業的生產、發展、聲譽等方面造成影響;第三,提升信貸服務的風險費用。對信貸服務的風險費用進行制定時需要對授信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與資源、污染相關聯的環境風險進行充分考慮,遵照相應的原則要求,對風險費用進行適當調整。在進行合理調整后,明確企業效益指標以及分配資本過程中,需要對A等級、B等級項目可能會造成的影響進行充分思考;第四,對企業的抵押狀況進行審查。如果企業用地產、房產進行抵押擔保時,銀行需要進行實地考察,對其地理位置、環境、建筑等方面進行分析,對抵押物品的綜合價值進行評估。
(二)點行業要有明確分類,并設立重點產品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生產出的產品數量十分巨大,對于優先生產的產品要進行重點篩選,所以要制定行業的分類計劃,從而對產品進行科學的分類。從目前行業形勢來看,對于高污染、高能耗、過剩產能的產品優先下手,對于一些綠色產品、暢銷產品、新興產品制定不同的分類標準。細化產業功能,確定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從而制定出不同分類產品的產品目錄。舉一個例子,對目前比較重要的行業進行分類。從廢水的排放、廢氣的排放、負債率情況、產能比率等情況進行對比,可以規劃出一個大概的分類規律。依次分出包括:電力企業、鋼鐵、石油、化工、紡織、造紙、食品、焦炭、有色金屬、水泥;然后總結以上的分類規律,并與實際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教訓進行結合,作為綱要推廣到其他行業中去,最后達成建立名企業名錄的計劃。由相關單位組織行業內部的專家、環保類專家、生產管理類的專家進行在研究、分析和論證。
(三)對于產品要進行生產工藝上的分析
由于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污染和制造風險,所以需要對生產過程中運用更加先進的管理措施。提高生產工藝的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顯得尤為重要。已經分類好的產品目錄要和生產工藝結合好,“污染性”主要對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廢氣、廢渣進行重點關注,主要體現在排放量上。由于政策上的原因,現階段我國沒有對申報排污量和環境管理制度出臺一個具體的數據上的依據。因此定義一家企業污染排放是否超標相對比較困難。但是有了產品目錄之后,就可以通過全國范圍內同類型企業生產情況、產品質量、所采取的工藝類型,得出一個綜合的數據,確定該產品污染排放強度的范圍。“風險”就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于與原材料是否危害環境、危害勞動作業人員,生產過程中突發危險事故,生產過程中產生有毒物質,產品的毒性和危險性主要依據的是《中國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名錄(2007版)》并參考大量的相關名錄,如《劇毒化學名錄》《危險化學品名錄》等相關名錄。產品目錄應該具有快速更新性、動態調整性,不斷地與最新的化工產品技術水平保持一致。由于工業生產上產品眾多、種類繁復,生產工藝上又各有特色。只有長期從事同類別產品的專家才能深入具體地了解產品本身的污染性和危險性,同樣困擾著研究學家的還有目前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所以,現階段我們實行的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的制定一般都是以專項研究為主,進行單一定向分析、定量分析為輔,對行業進行逐一的研究、分析。依靠著各級別的研究院、科研實驗小組專家來開展工作,對現階段我國的某一行業進行調研考察。
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標準進行制定與落實,可以對信貸標準、結構進行有效優化,提升企業對節能減排的重視力度,使銀行可以開展創新形式的信貸工作,從而促進經濟、社會、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為社會、經濟、環境的有機統一做好充足準備,使我國經濟得到更好地發展。
[1]劉婧宇,夏炎,林師模,吳潔,范英.基于金融CGE模型的中國綠色信貸政策短中長期影響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15,(04).
[2]李元作,李凌,張超,鄧之鍇.國有商業銀行綠色信貸之路徑選擇[J].商場現代化,2014,(32).
[3]蔡玉平,張元鵬.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問題及解決途徑[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09).
[4]陸岷峰,欒成凱.商業銀行在環保中的定位和功能散發策略[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
[5]卞亞斌,李志翠.綠色信貸創新模式的比較優勢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4,(02).
朱力,女,土家族,重慶酉陽人,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學生。
F832
B
1008-4428(2017)04-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