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英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藥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0)
新常態下化學工業經濟發展的路徑研究
蔣立英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藥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0)
新常態是一種創新的經濟發展理念,它是在經濟發展面臨各種挑戰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創新性發展方向,其核心是強調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資源整合及環境的保護。在低碳經濟發展的模式下,新常態提出解決社會經濟和工業經濟發展矛盾的方法是建立循環工業經濟發展模式,更加注重經濟與環境發展的和諧關系、對資源的整合及充分利用。
新常態;新技術;化學工業經濟;創新;循環經濟
創新是新常態下化學工業經濟發展的命脈。目前,傳統的化學工業已經形成固有的模式,它有一套完整的體系,這種固定的模式限制著化學工業經濟向一個更高的臺階邁進,因此發展化學工業最重要的就是創新精神。新經濟的發展需要技術的創新,新技術需要新的思維與新的理念。當前環境問題也是化學工業發展的一大挑戰,新常態下的化學經濟更需要緊密聯系環境問題,建立可循環、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發展模式。
化學工藝與環境保護問題不斷升溫,化工生產是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這便造成對環境有相對的破壞,化學工業與環境保護形成相對的局面,這一對立面的形成便牽制了化學工業的發展,化學工業要想取得下一個進步,解決它與環境保護對立這一問題便成為了首當其沖的要務。其次,國際經濟目前發展并不樂觀的局勢是限制工業經濟發展的另一大問題,國際經濟的大環境是相對確定的,改變起來是相對困難的,只有貼合國際經濟的情況發展才是正確的道路。因此,國際經濟的局限也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另一大問題。第一,化學工業的生產需要大量的原料,這便面臨這資源的開發。我國國土資源豐富,海產資源與石油資源等也相對充足,但是我國國民人口基數大,人口數較多,人均資源還是相當匱乏的。目前,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便使得我們相對匱乏的資源更加的緊張。加之前一段時間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并且資源的利用率過低,造成資源浪費,這使得資源的利用與資源的開發和經濟循環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加劇。前一段時間化學工業的發展速度可謂是飛速發展,伴隨的是對資源的開發相對過分,對資源的利用不充分造成資源嚴重浪費等問題,在新常態下的化學工業經濟的發展,這將是第一要務。第二,我國化學工業技術低,是化學工業發展的又一大障礙。在化學工業發展的上一段很長的時間內,我國化學工業技術的不成熟,對資源的加工處于一種嚴重浪費的初加工狀態,初加工狀態下的產品不僅產品粗糙,而且產品的附加值也相對較低,對資源的處理不到位,不僅使得資源的利用不充分,而且對環境的破壞力也是相對嚴重的,對開發環境的破壞和對大氣環境的破壞造成現在嚴重的沙塵暴、霧霾等環境問題,都是目前急于解決的問題,化學工業的發展不該加劇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兩者應該是形成共同的統一面。因此,我國化學工業技術不應該只是進步與改變,應該是大規模的革新、大進步的發展,這也是相對緊迫急于改變的現狀。我國化學工業技術的不健全,產品的附加值低,造成產品的價值相對較低,因此產品的利潤便較低,較低的產品利潤促使企業走“薄利多銷”的經營模式。在長期經營與各個企業之間競爭的局勢下,利益的最優和最大化驅使企業在長期的生產中不斷地降低生產成本,當企業把重點放在降低成本上的基礎上時,便忽略了技術的進步與環境的保護。這種局勢下,很難使得各方面做到均衡持續發展,在這種情形下,化學工業經濟也很難高速、持續、穩定地發展。第三,國際經濟局勢的制約,也牽制著化學工業經濟的發展。化學工業產品的低附加值在國際形勢的轉變情形下,產品的利潤越來越低,商家的盈利空間便越來越低,例如,“關稅壁壘”這一國際政策的制定就使得我國廉價商品的利潤受到嚴重的打擊。另一方面,中國人民幣的貶值,又讓商家的利潤空間不斷地被縮減,在這種情形下,商家便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方法、新的途徑,企業要想發展便要尋找新的出路。第四,化學工業產品市場的飽和,產品的嚴重過剩。傳統的工業產品與新興的產品都存在過剩現象。農用的化肥和純堿等中國傳統工業的過剩現象尤為突出,而且新興的工業也有嚴重的市場飽和現象,如新興的機硅,這種新型材料在產品推出的初期很受歡迎,但現在這種受歡迎的產品也出現了產品過剩、供過于求的情況。產品過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內外對于產品的需求降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產品的技術,技術過低導致產品并不能滿足用戶的要求,在市場多元化情形下,產品技術含量較低是產品的一大弱項。綜上所述,資源的過度開發,資源利用度不高,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國際經濟形勢的制約等個方面都是影響工業經濟發展的要素。目前,生產工業產品的企業正面臨著產品融資困難、成本較高、風險相對較大、產品的收益利潤并不高等困境。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是相對驚人的,我國的化工產品不僅更新換代速度較慢,而且技術值也相對較低,面對市場需求多元化、市場日漸個性化的今天,我國工業產品經濟面臨著嚴峻的、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應該結合我國特色,尋找適合未來發展的特色發展道路,也是我們復興我國工業經濟的一條重要的道路。
當前的化學工業經濟現狀不僅是挑戰,更是我們的機遇。當暴露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取長補短,改變完善體系才能尋求下一個巔峰高度。事物的發展總是存在量變到質變的轉變過程,社會的發展情況和產品的適應力總是共同改變的。我國的化學工業在前期的發展是迅速的,當經過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后,我國工業的發展也積累了相應的技術、資金、知識和物質等方面的財富,這是前期的常態。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和和資源浪費等問題,使得化學工業經濟發展進入非常態的狀態。解決種種不協調的問題,使化學工業發展進入下一個發展的高速期,就是我們要達到的新常態。在今年的5月份,習近平書記提出的“適應新常態”便是在經濟分歧時提出的明確的發展方向。新常態下,政府對經濟的調控削減了以往的引領態度,強調經濟的主動性,主動改變適應,順應當下的市場發展情形。在新常態下,強調重點改變結構、經濟和競爭力,目前,這種經濟結構不平衡、競爭力不強是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現狀,重點突破競爭力方法便是強化技術,引進先進技術,取長補短板。新常態下,主要針對我國工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資源的開發利用過度及目前資源匱乏的現狀,環境保護低碳經濟發展的理念,經濟持續均衡發展的發展方向,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會使得我國工業發展取得突飛猛進的一大飛躍性的進步,也是我國深化改革的一大重要體現。明確了發展方向,在制定發展措施的時候需要一個清晰明智的思路,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情形較為復雜,企業發展情況參差不齊,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各式各樣的復雜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并沒有統一的解決方法可以一致解決所有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因此,應從大環境出發,注重大局,進行資源的整合利用,進行技術的革新,提高資源利用度不浪費,促進資源經濟持續發展。其次,新常態下的工業經濟發展強調實事求是,根據發展的歷史,結合目前現狀與對未來發展情形的預測,制定出一條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在一方面,理智看待國內外發展情形,發揚中華傳統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會取長補短。例如,我國在頁巖氣方面技術的嚴重不足就需要我們虛心學習美國的開發技術,我們在煤化工等方面世界領先的技術也是我們的一大優勢。新常態下,要求統一與持續發展,它要求各個方面都能取得發展,不能是一方面發展一方面遭到破壞的情形,初期先發展后治理的態度在這里是不適用的。從全局出發,解決環境、資源與工業發展持續發展的問題。
在新常態的,我們不應該一味地追求發展的速度而忽略了發展的質量,在發展速度上由初期的高速發展轉變為中速的發展速度,重點發展實體經濟。經濟發展勢頭放緩,化解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種種矛盾,為發展創造一個并不緊張的發展環境,從而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目前,我國化學工業產品主要是廉價的特點,但是仍然處于一個較為被動的狀態下,廉價并不能為我們贏得市場。因此,我們應該改變這種格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們應該抓住機會,大膽改革,變我國產品初加工為精加工的質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減小在發展的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提高技術,增強對資源的利用度,謀求利益最大化,提升競爭力。
在常態與非常態轉換的過程中,新常態在放慢發展腳步的情形下,追求共同進步,持續發展。創新與學習是我們前進的方法,改變傳統的工業技術,學習新的技術,提高對資源的利用、變廢為寶,應用創新的工業發展模式,大膽改革,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質量,改變廉價但并不占優勢的格局,變初加工為精加工,提高經濟效益,全方面均衡持續發展。
[1]徐永德.新常態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制度因素和路徑研究[J].探索,2014,(5):108-113.
[2]武鵬.中國經濟改革的發展戰略與路徑選擇研究——基于新常態背景下的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1):103-108.
[3]張永剛.新常態下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2):21-22.
[4]李闖,陳政.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推進衡陽低碳發展的路徑研究[J].經濟師,2015,(10):190-192.
[6]任保平.新常態下以再工業化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選擇[J].社會科學輯刊,2015,(3):88-93.
F407
A
1673-291X(2017)34-0058-02
2017-04-10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A097);2013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2013JSJG434)作者簡介:蔣立英(1971-),女,江蘇鹽城人,實驗師,執業藥師,主管藥師,碩士,從事化學研究。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