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娜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基于經濟轉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策略研究
楊麗娜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形勢下,既為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很大發展機遇,也帶來了很多挑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刻不容緩。結合經濟轉型背景下思想教育改革的內涵與方法,從信息化、全球化、市場化等因素方面分析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帶來的挑戰,并提出應對挑戰的對策,以期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并充分發揮思政政治教育的作用。
經濟轉型;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下,在一系列因素影響下,很多人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不滿情緒,在這種情緒積累到某個點后就會出現質的變化,從而影響著人們財產和生命的安全。我們知道,無論哪個國家,在轉型時期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而如何解決困難,并成功轉型這是每個國家都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因此,對基于經濟轉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策略進行探討具有一定的意義。
在分析經濟新常態情況下,結合實際情況,本文從三個層面概括了新常態背景下經濟轉型的特征:第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后,我國經濟多數都維持著一定的增長率。而經過多年健康穩定發展,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放緩,潛在的刺激經濟因素逐漸減少。而逐漸增加的經濟總量基數,使得以前的增長模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建設需求。所以,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經濟從中高速轉變成為中低速增長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最佳選擇。第二,經濟發展從量變發展向質變轉變。在我國國務院提出加快調整我國產業結構戰略后,明確提出要提升我國經濟增長質量。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不能過于認為降低經濟增長速度就可以了,還需要提高經濟發展速度。具體體現在:通過對市場經濟發展機制調控,對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實施后遺留的問題有效處理,并且對產業結構大力優化,加強經濟整體運作效率。第三,將更多的經濟驅動因素進行激發。在傳統經濟增長因素無法帶動經濟穩定發展實際情況下,必須要將更多的潛力因素激發出來,大力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首先,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我國與全球競爭形勢越發嚴峻,也開始轉變了以前經濟發展模式,從產業鏈方面上而言,也開始從低端產業鏈發展成高端產業鏈。其次,我國三大消費馬車,即投資、出口、消費,大大地促進了我國GDP增長。但隨著投資越來越少,消費已經成為了刺激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結合經濟驅動轉型而言,我國提出了“創業與創新”發展戰略,以此來達到刺激經濟發展活力的目的。
1.以創新帶動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教育的實效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得到了不斷發展。在這樣的一種發展形勢下,不同類型的思潮也開始對我國民眾的思想以及價值觀產生影響。因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共產主義思想為基礎,及時了解當前民眾所產生的思想變化。從而才能夠實現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將民生生活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聯系,并以其有效工作來尋求解決民眾現實利益問題。同時,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強與民眾之間的溝通,并構建起雙向交流平臺。將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相結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此外,通過不斷創新來打破傳統思想政治方式,借助一些高科技教育手段,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新穎、生動,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結合當前民眾學習需求,制定合理化、科學化的教育思路和機制,以求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真正取得教育實效性。
2.統一主體性與客體性。加強改革思政教育工作,既是有關管理部門積極做的事情,也需要更多人主動參與其中。唯有人們積極參與,才能做好教育主體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教育管理部門在大力改革下,在引入形式多樣的教育方法后,才能吸引更多的民眾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所以,對于思政教育隊伍建設而言,在統一教育客體與主體下,在互相努力和協作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1.全球化給思政教育隊伍帶來的沖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及人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為思政教育工作帶來很多挑戰和沖擊。如西方很多發達國家借助于自身的資金與技術優勢,向國人滲透西方文化,讓很多受眾在接受這些文化后,開始一味、盲目地追求西方資本社會思想,并扭曲了自身政治思想,對我黨的領導產生了懷疑。并且在社會全球化背景下,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在社會群眾中碰撞了各種思潮,導致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開始對社會抱有失望情緒,開始對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持有懷疑態度,并逐漸形成了“唯我主義”想法。可以說,經濟全球化給我國高校價值取向準確樹立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也為當前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大影響。
2.市場化提高了思想教育隊伍工作的難度。在不斷完善我國市場經濟形勢下,我們也更為清晰、全面地意識到競爭會給廣大社會民眾帶來的正面影響,但我們也要看到其負面影響。當前社會群眾不管是在時代觀念意識上,還是在時代精神方面,與過去對比而言,都顯著強化,并構建起與自身發展相符的思想觀念。但因為我國市場經濟制度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導致很多思想教育類型忽視了培養社會人才的針對性。如,隨著我國各大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各大院校學生數量競爭越發激烈,但卻沒有相應地提高學校教學管理質量,從而造成學生綜合素養低,畢業后不得不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
3.信息技術為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帶來的挑戰。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每一種教育方式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借助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民眾可以通過互聯網來滿足自身學習的需求。而在信息化方式下,使得當前我國思政教育越發具備互動性、共享性、開放性的特征,也使很多人在網絡影響下,其價值觀出現嚴重扭曲情況。特別是對于現代大學生,他們正處于成長關鍵時期,非常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蝕,他們自身抵抗能力還不強。如新疆“七·五”事件中,很多民眾通過微博發布了有關于“飯否”看法,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很多看法和評論都與事實不符,并導致很多受眾開始懷疑我國政府處理新疆問題的態度。同時,在大學期間,很多大學生都沉迷于虛擬網絡中,不可自拔,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網絡中,長時間久坐電腦前,不僅損害著高校學生身心健康,而且也影響著他們學業的順利完成。另外,我國高等院校教育工作隊伍多數都是由具備較強工作經驗和較高專業素養的教師組成,他們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工作經驗,但在信息化的挑戰下,還沒有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而造成思政教育工作進度難以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可見,上述所講的一系列問題都大大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也讓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越發復雜化。
1.構建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利益實現形式越發體現出多元性。在這樣實際情況下,思政教育應對這些變化主動適應,加強研究思政教育規律,實現思政教育從之前的“人治型”轉變成“法治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征深入探討和分析,并研究出與時代發展相符的思政教育機制。可見,在新的形勢下,思政教育應始終秉持時代性、時效性、整體性原則。無論從宏觀層面上而言,還是從微觀層面上來講,思政教育工作都需要嚴格遵循科學性、合理性的原則加強領導與機制保障。構建完善的制度保障機制以及領導保障機制,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要遵循思政教育總體目標需求,科學優化教育目標與教育決策,并對有關制度執行效果進行跟蹤,以保證實現各個分目標。
2.打造專業的思想政治隊伍。結合社會轉型這一實際情況,加強建設思政教育隊伍。首先,應結合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具體狀況,對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隊伍數量科學地、動態性地配置,進而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的質量。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加大力度培訓思政教育工作人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也應在網絡化與信息化形勢下大力創新。所以,就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有目的培訓。具體從如下兩方面進行:一方面,加強培養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主體意識,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另一方面,加強培養思想政治隊伍人員,重點是要加大力度培訓這些人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思想政治隊伍人員堅信黨的領導。其次,應選擇有著堅定理念信念、職業水平高的黨員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這樣能夠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整體素質素養。
3.思政教育建設應與時俱進。以前的思想教育都是需要借助于專業的思想輔導員實施,而忽略了各種流行文化的影響。教育隊伍可運用各種事實、材料,對比各種制度的優勢與不足,進而在這種更為開放化、互享性的態度下,讓人們對社會主義制度有更深的了解。并且加大力度弘揚黨的精神,對我國建黨歷史大范圍宣傳,讓廣大民眾深刻意識到我國發展的不容易。
總而言之,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結合社會公眾實際特征,并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構建起新型思政教育機制,在傳統優秀文化引領下,對各項社會資源大力整合,大力做好思政教育宣傳和弘揚工作。
[1]劉川生.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偉大“中國夢”提供重要思想支撐[J].思想教育研究,2013,(6):78-80.
[2]王新皓.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理念[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71-73.
[3]簡福平.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四支隊伍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5):63-64.
[4]尚海濤.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與方法——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21):189-191.
[5]劉光梓.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2,(1):21-23.
G641
A
1673-291X(2017)34-0137-02
2017-07-19
楊麗娜(1979-),女,陜西澄城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責任編輯 劉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