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西安 712046)
B2B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商務經濟效率研究
張 靜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西安 712046)
現階段,已然進入經濟信息時代,銷售業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壯大以及發展直接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產生和快速發展。其中,以B2B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最為迅速也最為突出,如今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的引導者。分析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就B2B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商務經濟效率進行研究,進而為推動我國銷售行業以及電子商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B2B電子商務模式;商務經濟效率;研究
現階段,各類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不斷地發展更新,電子商務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空間,已經形成了多種商務模式,其中以B2B電子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得最為突出。因此,需要增加對B2B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商務經濟效率研究,從而促進銷售行業以及電子商務行業的更好發展。
電子商務具體指的是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作為依托,將瀏覽器或者是服務器作為支撐,在非常開放的一個網絡環境之下進行全球范圍內各個消費者、各個企業以及各個地區的一種相互貿易商業運行模式。在該運行模式下,交易上方可以在不需見面的前提下展開各種商貿活動,例如商戶網上交易、網絡購票、網上購物、網上在線支付等??梢詫2B電子商務作為例子,各個企業之間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展開各種商談、匯款等商務活動。
1.積極面。電子商務的發展具備有兩個方面的特性,從積極面來看,B2B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可以將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本降低。具體表現為,在B2B電子商務模式運行下,不論是購銷存渠道,還是供產銷渠道都獲得了一定的簡化,渠道的簡化必然伴隨著渠道成本的降低。同時,B2B電子商務在發展中相對于現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具備有非常良好的適應性,它借助少批次并且大批量的物流配送模式得到了廣大用戶的喜歡,從而使物理管理模式獲得了進一步的優化,同時也促進了物流產業發展。B2B電子商務模式作為發展最快的一種電子商務模式,B2B電子商務的網絡具備有一定程度的規模效應,可以將交易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信用風險以及資金支付風險進行有效的降低,同時還可以將配送成本降低,從而使產品的實際平均成本得到降低。以阿里巴巴企業為例,在B2B電子商務運營過程中該企業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術支持,使得在網絡交易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另外,在信息化時代,B2B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也更加的符合現代人的消費需求以及消費習慣。
2.消極面。在電子商務發展中,從消極面來看,可以發現現階段B2B電子商務存在有非常明顯的一些問題。其一,第三方B2B電子商務平臺在具體布局方面存在有不合理現象?,F階段在我國,幾乎所有的B2B電子商務在屬于阿里巴巴的范疇之下,一些中小型的企業可以在B2B電子商務得到的實際營業份額非常之少。其二,行業門檻相對比較高。B2B電子商務在類別上屬于一種網絡平臺,要想有效地維持該平臺的運行,離不開非常龐大的資金以及非常高水平的各項信息技術的支持。但是由于B2B電子商務專業門檻比較高,導致很多企業不能更好地加入到B2B電子商務行列中來,因此需要國家對更多的企業展開有效的引導。其三,相應的配套體系還不夠完善?,F階段在B2B電子商務中,還沒有進行自動并且獨立的資信機制的建立,配套系統有待完善。
要想有效地對B2B電子商務模式下的電子商務經濟效率進行分析,就需要將電子商務實際交易成本的減少以及電子商務的網絡效應特征作為核心,站在分工的角度去考慮,進行經濟效率基礎模型的建立,從而對電子商務虛擬市場以及企業的網絡效率展開分析。
1.基礎的理論模型。B2B電子商務是將電子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作為依托的一種網絡運營模式,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會不間斷地有新產業以及新組織的加入,借助B2B電子商務可以使商務活動變得更加便捷,交易效率也得到提升,將企業以及個體用戶的選擇范圍進行擴大。站在分工角度進行考慮,B2B電子商務帶來的交易成本和分工效益之間形成一種沖突。但是從整體來看,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現階段社會的分工需求還是互相適應的,即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使社會生產力以及社會分工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站在電子商務的制度方面進行考慮,需要從以下幾個層次對電子商務經濟效率基礎模型展開建立,層次按照從后向前的順序可以分為產業層、市場層以及企業層,模型成功建立之后需要借助模型對政府制度、產業、市場、企業展開理論分析,從而使電子商務經濟效率可以得到正常發揮,進而完成對B2B電子商務模式下商務經濟效率的客觀并且準確的分析[1]。
2.企業網絡效率。電子商務借助專業化以及細化分工,使得各企業之間的組織形式以及合作方式發生著一定的改變,從而使企業之間的交流協作增加。在B2B電子商務中主要存在有以下內容,其一,因為B2B電子商務具備有一定的規模效應,因此也就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應,他們還是由于網絡具備有虛擬性的特點,這樣就導致在貿易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大,從而使B2B電子商務商務經濟效率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企業如果想要將這一負面影響進行有效的消除,就需要給予企業的內部控制一定的重視。其二,B2B電子商務適宜網絡技術作為基礎形成的,可以使企業之間的合作以及競爭都加強,使企業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價值,使企業的組織形式創新得到促進,加快企業的電商化以及網絡化發展,使企業產業結構的改革可以得到實現,形成一種產業化明確分工模式,從而使網絡效應發揮出更大的效應,勞動報酬得到提升,因此也就使得電子商務經濟效率得到提升[2]。
3.對虛擬市場進行分析。B2B電子商務平臺所在的是一個網絡的虛擬化市場,和傳統的實體市場進行比較,虛擬市場具備有信息收集面非常龐大并且市場范圍更加廣泛的特點。同時,該市場具備有信息收集技術高并且渠道多等優點,因此虛擬市場的實際信息收集效率非常高[3]。與此同時,將虛擬市場和傳統市場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通過網絡交易可以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得到增強,實際的交易成本降低,但是因為網絡交易并不是面對面交易,存在有一定的虛擬性以及廣泛性,很多時候交易雙方的真實信息難以進行確認,而且交易雙方互相了解的信息相對比較少,這樣就非常容易導致產品質量問題、信譽問題等多種問題的產生,這樣就使得電子商務在交易中增加了一種新的成本,盡管市場交易率得到降低,但是市場不穩定性卻得到提高。面對這一問題,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第三方的介入,例如,在進行網上購物時支付寶的介入,通過第三方介入,使得B2B電子商務交易效率以及規范性都得到一定的提升[4]。
4.電子商務的效率分析。電子商務這一運營模式是從傳統企業中發展演變而來的,企業效率的保證依靠的是企業的制度以及技術,企業制度以及技術的不斷優化對促進企業效率的提升有很大意義,因此需要在企業內部進行電子商務的實施,從而使企業的實際成本費用得到控制,其中包括企業的組織成本以及生產費用。電子商務具有的結構特征、產品特征以及技術特征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的運作模式、經營方式、交易規模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需要企業不斷地將企業制度以及技術進行完善,借助技術和制度的結合,來促進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使企業分工水平、專業化水平以及經濟效率得到提升[5]。
5.經濟制度分析。電子商務經濟效率要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以及保證,一定離不開各種經濟制度的支持,并且一定需要制度創新以及技術創新的結合來使得B2B電子商務交易的積極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在制度創新方面包括有政府制度、管理制度、市場制度、企業內部制度以及產業制度等,通過制度創新來使電子商務的經濟效率得到有效保證[6]。
近些年來,B2B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呈現出一種良好上升的趨勢,國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戰略來為B2B電子商務的更好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以及動力。在具體的政策方面,積極鼓勵企業積極的參與各類交易活動,將自己的內部管理水平以及競爭力提升,從而使電子商務經濟效率得到提升。在具體的技術方面,國家也在不斷地增加對B2B電子商務的資金投入以及技術支持,大力進行例如數據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建設。全球經濟在不斷推進,我國的經濟也在和世界逐步接軌,因此B2B電子商務將會面對更加廣闊的市場。一些相關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大約2 350萬中小企業中,僅僅只有3%的小企業可以獲得很小一部分的營業份額。這充分表明,B2B電子商務在國內也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在當前的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中,還存在有信息無法考證、資信體系等一些問題,限制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需要國家給以電子商務一定的關注以及重視,運用一些強制性手段對電子商務市場展開規范,保證市場秩序[7]。
現階段,B2B電子商務已經得到了非常迅速且廣泛的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傳統的交易平臺、交易渠道以及交易模式進行了改變,在實踐中也證明了電子商務和我國現代經濟市場的適應性。因此,需要國家以及企業給予電子商務發展一定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電子商務經濟效率,促進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1]趙春園.B2B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商務經濟效率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2):54-55.
[2]王挺.B2B電子商務經濟效率分析[J].經貿實踐,2016,(7):166-167.
[3]趙玉.關于B2B電子商務經濟效率的探討[J].商業經濟,2014,(16):72-73.
[4]王文瑤.B2B類電子商務企業的商業模式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5]周曉雯.我國B2B電子商務平臺的商業模式比較及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16,(5):59-60.
[6]成蘊琳.B2B電子商務模式的演進及創新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15,(26):77-79.
[7]姜聰.B2B電子商務經濟的興起及若干研究[J].商情,2016,(44):33.
F713.36
A
1673-291X(2017)34-0162-02
2017-04-10
張靜(1976-),女,河南開封人,助教,碩士,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
[責任編輯 史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