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維充,王艾青
(西安郵電大學 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院,西安 710061)
淺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
盛維充,王艾青
(西安郵電大學 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院,西安 710061)
中國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應用是確立我國社會發展道路的重要基礎,而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和探索,則能夠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特定階段的發展轉型提供重要指導。通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指導中國經濟更好更科學發展,對于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有著重大意義。因此,首先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念進行簡述,進而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視閾下經濟發展方式進行的理論創新,最后提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視閾下中國經濟發展可獲得的啟示。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經濟發展理論;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之下的重要經濟發展理論,對于我國這樣以社會主義為發展道路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不斷對該理論進行研究,并結合中國經濟發展形勢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才能使得我國經濟發展不至于走入彎路。基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所需,探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經濟發展間的關系,并在理論總結后進一步指導經濟發展實踐,能夠幫助中國經濟在轉型和未來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順暢。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其充分結合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對于古典政治經濟學進行了相應的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將解釋并闡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經濟規律作為研究的任務,將物質資料生產作為研究的出發點和重點[1]。勞動價值論是其理論基礎,也是經過實踐檢驗以及歷史證明的重要理論,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對于我國現階段改革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尤其是對我國現行的基本經濟制度仍然是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制度類型。明確公有制經濟和私有經濟間的關系,大力發展私有經濟,才能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巨大動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相關研究源于對商品的分析,剩余價值理論受到其認同,并作為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的重要理論[2]。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在不斷發展和變革當中。
(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新路子思想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應用經歷了理論的應用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便是在這一理論之下進行的中國特色創新。具體來看,自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為首的黨領導集體認識到當時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需求,通過審時度勢和綜合分析,認識到傳統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很難直接應用在經濟發展當中,而應當通過合理改革創新加以使用。鄧小平提出應當實現經濟發展中質量、速度和效益同步進行的新路子思想。在其創新理論之下,將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作為經濟創新發展中重要一步,并注重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通過競爭機制以及價值規律的有效利用,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3]。鄧小平的新路子思想具備相當大的戰略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繼承基礎上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理論
江澤民為總書記的黨的領導集體首先充分認同并肯定了以鄧小平為首的老一代領導集體進行的理論創新,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本土化應用,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并在這一創新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以所有制經濟創新進行了經濟制度的有效補充。同時,還對新路子思想進行了進一步的確立和創新,認同經濟發展效益的重要性,注重科技和經濟發展建設的關聯性。轉變原有的經濟增長方式理論,逐步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是以江澤民為總書記的黨領導集體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上的又一次成功創新與發展。
(三)科學發展觀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理論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領導集體在21世紀后結合中國新的經濟發展形勢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在認同其理論基礎的同時,將其中關于人的發展學說提煉,提出了以人為本的重要發展觀念,使得科學發展觀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又一次理論實踐創新。這一發展理念具體體現在將發展立足點放在提高質量與效益之上,強化創新驅動力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4]。在原有經濟發展理念之上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使得經濟發展理念和途徑得到了進一步的升級,對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一次成功提升。
(四)新常態下提出的新發展理念
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領導集體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提煉出了新的內涵。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態勢的大背景下,充分認同并繼承了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等理論觀念,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新、綠色、開放和共享等發展理念,注重通過系列創新實現經濟發展各方面和各領域的協調發展,并能在實現生產力發展的同時為人民群眾創造并共享美好生活。同時,還通過推動供給側結構改革實現供給調節功能優化,實現經濟獲得進一步的增長。此外,還同時提出了創新驅動戰略和化解金融風險戰略、“一帶一路”建設基礎上的更高層次開放戰略。相關的發展理念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理論的進一步創新與豐富。
(一)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理論創新,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其不僅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誕生,還具體指導了不同經濟發揮階段的實踐應用。為使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繼續發揮其指導作用,就應當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理論創新,重視其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間的內在統一性,強調兩者的互動性,進而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不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理念,為中國經濟發展繼續挖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源泉[5]。
(二)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創新并發展經濟發展方式理論
經濟發展方式理論是我國在進行經濟發展并獲得相應實現路徑中所擁有的重要理論指導,對于中國經濟的改革發展意義重大。為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應當充分認同經濟發展方式理論的重要作用,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指導,實現該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應當在新常態下國內外經濟格局為基礎依據,結合其未來發展趨勢,將改革內容有機結合,尤其是需求側結構性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兩者的結合,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由短期向著長期和速度、質量、效益并行方向發展,確保經濟發展的可持續[6]。創新經濟發展方式理論,才能為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實際提供更為有效的指南。
(三)推動兩種理論同步發展創新,并根植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實踐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礎上進行的創新與發展,對于中國社會經濟不同發展階段起到了關鍵性的指導作用。隨著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實踐需求的不斷變化,應當同步推動兩種理論的發展和創新。在這一過程中應當認識到理論向實踐應用中可能會出現相應錯誤,這就要求在實踐之前進行有益實驗和試錯,對相應理論進行反復研究和實驗,再實際應用于經濟發展中[7]。將兩種理論根植在新常態下的具體實踐當中,才能擁有適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理論,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基本原理指導和實踐操作指導,確保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更具創新性和有效性。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于中國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雖然經濟發展面臨問題不斷增多且愈加復雜,但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并結合中國實際進行相應的理論創新和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理論的同步創新,就能夠切實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為中國社會經濟的轉型和未來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和理論指導。
[1]顧海良.新發展理念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探討[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6,(1):1-7.
[2]蔡萬煥,張 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和方向[J].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016,(1):121-125.
[3]汪海波.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指導思想[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2):27-33.
[4]王偉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J].經濟研究,2016,(3):4-14.
[5]連慧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探討[J].焦作大學學報,2013,(2):87-88.
[6]李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域下經濟發展方式理論的演進與創新[J].當代經濟研究,2016,(12):38-46.
[7]李陳.經濟發展方式理論的發展與創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關照[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12):83-87.
[責任編輯 興 華]
F0
A
1673-291X(2017)20-0003-02
2017-05-15
盛維充(1991-),男,陜西戶縣人,碩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王艾青(1967-),女,陜西三原人,副院長、教授,從事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與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