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宇昂
水環境質量影響因素及水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耿宇昂
水資源是地球上維持生命的一項主要資源,水環境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于水資源的利用情況,同時還直接關系著水生態環境是否能夠處于一個較為平衡的狀態。鑒于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影響水環境質量因素的分析,并深入研究水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等,以確保能夠對有限的水資源進行合理充分利用,杜絕對水資源的不必要浪費。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作為影響水環境質量的首要因素,具體包括氣候原因、水文原因與水土流失等。其中,氣候原因主要是指因溫室效應的全球性發展,使得部分地區開始出現極端氣候,進而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對水環境的影響極大。這是由于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使地球上的水資源開始出現蒸發現象,進而造成水資源的流失,對水循環的完整性造成不利影響。而這些現象的出現往往會直接導致河流徑流及其面積減少。而水文原因則主要是指因為水文條件發生變化而導致水環境質量受到影響。水文狀況的變化深受季節氣候的影響,特別是在夏季的河流,一旦流量不能被及時進行補充,就可能會導致河流出現斷流的問題。而水土流失問題是當前影響水環境質量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地區的氣候類型與地形地勢等都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對那些半干旱地區來說,該地區的植被往往缺乏足夠的水資源,因此其生長環境并不理想,因此,植被覆蓋率也難以得到提升。這樣一來,在降水量較多的夏季,該地區的泥土等就會被降水沖走,進而出現水土流失的問題。而被沖刷走的泥土在流入河流中后,就會造成水資源的污染。
人為因素。人為因素也是影響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具體包括對地下水的過分開采、侵略性的生產以及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等問題。其中,對地下水的過分開采勢必會對水環境質量造成一定威脅,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無限增加的對水資源的需求與有限的水資源供應之間存在較大缺口。在地表水不能滿足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時,人們就會通過開采地下水來滿足生活用水的需求。但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循環形成周期較慢難以趕上開采的速度,就會導致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進而引發地表出現沉降問題,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而侵略性的生產活動也會對水環境質量造成威脅,這主要是因為這種性質的生產活動大多是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的,在生產產生的工業廢水與人們的生活廢水的不科學排放都會對水環境質量產生嚴重影響。而隨著工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而含有較多有毒物質的工業廢水一旦被排放到該區域的水流中,就會對該區域內的水環境造成污染。而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也是導致水環境質量受損的元兇之一。這是由于魚類等的生產繁衍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較大,因此,養殖戶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的獲取,往往會占用大量的水資源來滿足魚類等的生存,進而對水環境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甚至還會破壞水生態平衡。
技術因素。除上述兩大類因素,技術因素也是關系著水環境質量與水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技術因素主要是指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情況,一旦污水處理技術不能被充分合理的應用,就無法保證排放的污水不會對水環境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大力宣傳節約用水。鑒于當前水資源浪費問題較為嚴峻,已經成為了影響水生態環境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大力宣傳節約用水的觀念,在全體民眾中進行節水知識的介紹,盡可能的召集廣大人們群眾自覺參與節約用水活動,進而確保節約用水不再是一句口號,能夠被徹底落實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致力于對水資源應用標準的科學建立,并針對地表水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確保實現對地下水資源現狀的全面掌握。最后,還可以適當地倡導對節水器具的應用,應涵蓋工業生產與人們生活兩個方面。確保通過充分利用節水器具來實現對水生態環境平衡的保持。
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政府職能部門與相關工作人員還應重視對水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其一,應針對水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以達到保護水資源的目的,進而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其二,應加大對河流流域的研究力度,以便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掌握水資源狀態的有效掌握,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來進行進一步的水資源規劃,對于那些需要單獨保護的流域應明確標示,降低人為因素對該流域水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其三,應重視對地下水的保護,避免對其進行過分開采,進而對水資源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重視氣候等條件。當前,地理信息系統主要被應用在水文條件與氣候條件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工作中。工作人員通過對這一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實現對河流水文情況的及時準確預測,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參考,也就能夠保證水生態環境平衡。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應科學合理地規劃流域周邊植被,以達到通過植被來對水資源進行保護,并能夠實現對植被覆蓋率的有效提升。而為了降低氣候變化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工作人員還應加強對生產過程中各種關系的處理,通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來達到降低對水生態環境的破壞。
優化水資源的利用。最后,相關工作人員還應重視對水資源利用情況進行優化,降低對水資源的浪費,并推動人與自然資源的和諧發展。這就要求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力度,并進一步推廣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確保工業廢水與生活廢水等能夠通過處理再排放到水流中,確保排放的廢水能夠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準,以便實現對廢水的再利用,進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綜上所述,水資源作為人們生存的必須條件之一,當前污染現象較為嚴重。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深入研究影響水環境質量的相關因素與水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等,以達到對水資源的有效保護。
(作者單位: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