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濤
【摘要】稅制改革不僅是我國稅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同時也對我國稅收行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了進一步研究稅務管理體制下的稅制改革,本文通過概述稅務管理體制與稅制改革,對稅務管理體制下,稅制改革的具體途徑進行了研究,以期進一步提高我國稅制改革的效率以及實際成效,進而為我國稅收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稅務管理 稅制改革 途徑
一、前言
現階段,我國實行的稅制結構主要是直接稅與間接稅雙主體的一種稅制結構。其中,直接稅包括個人所得稅以及企業所得稅,是整個稅收收入的四分之一;間接稅包括營業稅、消費稅以及增值稅,是整個稅收收入的五分之三,而其他稅收種類均是輔助稅種,所占收入比例不多。在我國社會收入分配越來越不均衡的情況下,稅制改革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鑒于此,對稅務管理體制下的稅制改革進行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稅務管理體制與稅制改革概述
(一)稅務管理體制
稅務管理體制作為我國稅收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是我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各級地方政府間對稅收管理的權限進行劃分的標準制度,其主要包括稅收立法權以及稅收管理權[1]。其中,稅收立法權主要分為稅法制定權、稅法表決權、稅法審議權以及稅法公布權;而稅收管理權主要分為開征與停征稅種權、稅種的增減權、稅法的解釋權、稅率的調整權以及減免稅的審批權。
(二)稅制改革
稅制改革即利用稅制設計以及稅制結構的優化、改變,進而實現增加社會福利目的的一個過程。稅制改革的形式包括很多,主要包括納稅檔次、稅率、稅基的變化、免征額的升降以及起征點的升降,同時也包括新舊稅種的出臺與廢除,以及稅種組合的不斷變化等[2]。稅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幾種:其一,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型;其二,鼓勵并支持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活動;其三,放寬增值稅的征收條件,增加增值稅的征收范圍。例如,傳統的以繳納營業稅為主的律師事務所、交通運輸、金融保險以及郵政電信等行業,變成繳納增值稅,而遺產稅在未來也有推出的可能。
三、稅務管理體制下稅制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一)稅制結構
就現階段我國稅收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我國收入分配不均衡,導致我國的稅制結構不夠合理,間接稅等在整體稅收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這種清理嚴重影響著我國稅制體制的改革。稅制結構的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兩種,其一,國際影響以及政府對經濟的調控意圖等,此類影響因素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改變;其二,便是我國的實際資源狀況以及生產能力等,這類影響因素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有效改變。這也意味著,我國的稅制結構無法在短時內得到改變。但是,上述兩種因素對我國稅制結構的影響程度也是有限的,其無法改變稅制的根本模式。面對這一情況,我國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兩種影響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對稅制結構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針對性采取有效措施,對我國的稅制結構進行優化。目前,我國收入分配不均的情況越來越明顯,我國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增加財產稅作為直接稅的重要部分,逐漸降低間接稅在整體稅收中的所占比例,增加以財產稅為代表的直接稅所占比例,進而建立起一個包括個人所得稅、贈與稅以及消費稅等諸多方面的稅收天空體系,進而稅收促進收入分配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進社會公平。
(二)稅負調整
稅負調整不僅影響著我國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對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有著重要影響。我國的稅制改革工作是以十年為一個周期進行改革的。稅制改革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對增值稅改革進行深化。對部分行業實現稅負統一制度,增強稅負的公平性,并且避免了對試點服務企業的雙重征稅,進而降低企業稅負,減輕相應產業鏈上的稅收負擔,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與改革。第二,促進資源稅與消費稅的改革。奢侈品消費與服務是消費與稅收的重點,通過消費稅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消費理念[3]。第三,推動房地產稅立法的改革腳步。根據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稅收的基礎上,利用房產開發以及收取居民持有稅,對持有稅制度進行轉讓,進而將房地產稅能夠合理分配社會財富、調節社會供求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三)稅收管理
管理是確保改革貫徹落實,充分發揮改革成效的重要保證。簡單來說,即稅收管理對稅制改革的最終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是,就我國目前稅收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其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較高、管理制度不夠規范等,不僅影響著我國稅收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同時也極大的限制著稅收管理公平社會分配作用的發揮。為了在根本上保證稅制改革效果,必須通過稅收立法管理以及稅收優惠政策管理,對稅收管理進行規范。其中,稅收立法管理的關鍵在于稅收法律政策的貫徹落實。為了進一步保證稅收法律政策的貫徹落實,除了要相應的建立與之配套的執行管理制度之外,還必須要保證立法的公開性,在廣泛吸取民眾意見之后,對國家的征稅權力進行合理的制約,通過嚴格的立法程序,對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4]。稅收法律的貫徹落實需要一定時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政府部門必須對其進行相應的排序,有限推行實施條件相對成熟且社會比較關注的稅收立法。而稅優惠政策管理,即按照稅制統一、稅收公平的基本原則,對稅收優惠政策的框架進行規范與優化,保證稅收優惠政策與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相匹配,進而有效降低我國企業的稅收負擔。
四、結論
在市場制度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我國稅收制度也在不斷改變,但目前我國稅制改革的實際進展有限。為此,我國相關部門必須在認真分析稅務管理體制的前提下,對我國的稅制改革進行優化,從優化稅制結構、稅負調整以及規范稅收管理這三方面著手,通過調整直接稅與間接稅在整體稅收中的比例,對我國的稅收結構進行優化,進一步增強我國稅制的完善性與公平性,將其在調節社會公平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而為我國稅收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胡治.英國房產稅制度對我國房產稅稅制改革的啟示[J].現代國企研究,2016,13(24):104.
[2]張奕.分類與綜合個稅稅制改革中住房貸款利息稅前扣除問題研究[J].新疆財經,2017,23(02):13-19.
[3]劉潔.我國資源稅稅制改革探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 30(01):154-156.
[4]卜星.淺析我國房產稅稅制改革的問題及對策——基于滬渝房產稅改革試點效應[J].中國證券期貨,2013,27(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