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武

驅逐國際反腐官員
這是一段震驚全國的視頻。2017年8月27日,危地馬拉政府忽然在社交網站上發布視頻:莫拉萊斯宣稱“危地馬拉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負責人貝拉斯克斯“不受歡迎”,必須立即離開,理由是“為了危地馬拉人民的利益,為了加強法治和體制”。
理由總是這么冠冕堂皇。然而,民眾心知肚明,國際社會也十分震驚。
貝拉斯克斯領導的這個機構最近幾個月一直在對莫拉萊斯的家屬展開涉腐調查,并且高度懷疑莫拉萊斯本人2015年的競選資金貓膩重重。在聯合國支持下,這一委員會一直在對危官員的腐敗進行追查,在民間廣受好評,深得人心。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利劍直指莫拉萊斯及其家屬。去年9月,該委員會與危首席檢察官辦公室開始調查莫拉萊斯兒子及其弟弟,緣由是他們涉嫌于2013年提交金額約2.3萬美元的假收據進行騙稅。執法機構還于去年11月搜查了總統住所。此外,貝拉斯克斯同危首席檢察官阿爾達納還正在調查多個政黨的競選資金是否存在違規情況,對象包括莫拉萊斯所屬的國家融合陣線。檢方稱,莫拉萊斯2015年競選時有82.5萬美元政治資金沒有申報,且隱瞞了國家融合陣線的多個銀行賬戶。8月25日,也就是貝拉斯克斯遭驅逐的前兩天,阿爾達納在一場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證實,已要求法院同意剝奪莫拉萊斯的豁免權,以便就其2015年總統選舉資金問題展開調查。貝拉斯克斯告訴記者,莫拉萊斯無法解釋清楚部分競選資金的來源,只是反復否認有錯。
在這一背景下,莫拉萊斯的這一“動作”,自然會引發強烈反彈和輿論嘩然。
“逐客令”發布幾小時后,憲法法院立即臨時喊停并表示將就“逐客令”進行研究。對此,莫拉萊斯自然不善罷甘休,認為驅逐決定屬外交政策,應由行政機構負責。當天下午,他又發布視頻,指認貝拉斯克斯越權,不恰當地向危立法機構施壓,還違反無罪推定原則和正當司法程序,公開指控危地馬拉公民。這一視頻的說辭其實已經“打臉”了上一視頻的說法,“人民的利益”云云,只不過是遮羞布罷了。
實際是,人民也起來了。當天,民眾便在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位于首都危地馬拉城總部周圍和憲法法院外聚集,示威者擂鼓吹哨,反對趕走貝拉斯克斯。參與示威的店主科約伊說:“貝拉斯克斯是讓所有腐敗分子戰栗的男人。”第二天,抗議持續進行。圣卡洛斯大學公共政策專業的學生羅德里格斯參加了游行,他說:“我抗議,因為我拒絕國家有腐敗存在。”
官員也挺身而出。8月28日,阿爾達納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無條件支持貝拉斯克斯。不僅國內,國際社會也紛紛“站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貝拉斯克斯遭遇驅逐表示“震驚”。聯合國發言人德拉里維埃在聲明中說,古特雷斯“反復重申他完全信任貝拉斯克斯”的立場。多國駐危大使館發布聯合聲明,譴責莫拉萊斯的做法。
頗有點眾叛親離。
為了顯示自己并非“孤家寡人”,8月29日,莫拉萊斯會見力挺他的多名市長。政府還在網站發布這些市長為莫拉萊斯鼓掌時長14秒的視頻剪輯。媒體分析,這些市長很大程度上是“同病相憐”,樂見貝拉斯克斯“走人”,因為據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2015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危諸多政治競選的資金來源于毒品走私,市長競選尤其嚴重。
不過,這一“作秀”并未奏效,同一天,憲法法院宣布“驅逐令”無效。鬧劇至此“中場休息”。倒是對莫拉萊斯家屬的調查緊鑼密鼓地進行。8月30日,法庭著手對莫拉萊斯的弟弟和兒子進行審判。
打擊腐敗利劍出鞘
莫拉萊斯“逐客”失敗,對他來說,自然不是“利好”消息。
這個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是握著“尚方寶劍”的。危地馬拉是個苦難之國,1996年才結束長達36年的內戰,此后也一直在同腐敗和有組織犯罪斗爭。2006年12月,根據聯合國和危政府所簽協議,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成立,目的是通過聯合國助其加強法治,委員會對授權范圍內的案件進行調查,同危檢察機關合作打擊腐敗。
多年來,這一委員會反腐敗戰績卓著。兩年前,前總統佩雷斯被繩之以法,它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贏得了危各界的擁護和支持,在民間可謂“人氣爆棚”。
2015年4月,危執法機構在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的協助下,發現時任總統佩雷斯、副總統巴爾德蒂涉嫌參與名為“熱線”的龐大腐敗網絡,私自為企業降低進口關稅,以換取巨額賄賂。那次調查以大約8.9萬份電話錄音、6000封電子郵件和17次突擊檢查為證據,曝光了這一被稱為“熱線”的巨腐大案。
當年5月,巴爾德蒂的私人秘書蒙松涉嫌操控犯罪團伙,收受賄賂私降關稅,導致國家財政收入損失數百萬美元一事案發。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隨即介入調查,發現這一腐敗案涉及至少50名政府官員和普通公民,包括多名政府現任和前任稅務部門高官,隨后,其中的27人被羈押。與此同時,巴爾德蒂牽涉的腐敗案又曝出案中案,五名律師因涉嫌向法官斯托林行賄以換取多名在押嫌疑人獲得假釋而被捕。不久,巴爾德蒂被控受賄370萬美元被捕。此后,該委員會“窮追不舍”,將目光盯在佩雷斯身上。隨后案情浮出水面,然而當時的議會還是不愿剝奪其豁免權,于是民眾憤怒了,數十萬示威者上街游行抗議,并在議會又一次就佩雷斯的“命運”進行投票之際,進入議會大廈筑成人墻,阻止佩雷斯的親信前往,終于,議會剝奪了總統豁免權。反對派議員利拉說:“人們趕來并組成人墻,留出一條通道才使我們能夠進入議會大樓。這實在令人難忘!”第二天,檢方立即就其涉嫌貪污和詐騙提起公訴。同一天,法院也立馬作出判決,佩雷斯被逮捕關入一座軍營。同時,他的多名親信也落網,除巴爾德蒂外,還包括前中央銀行行長在內的超過20名高官。
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并未就此停止調查。2016年6月,貝拉斯克斯公布,在后續調查中,又發現前內政部長博尼利亞、前國防部長安布羅西奧、前能源和礦業部長阿奇拉、前通信部長西尼巴爾迪和另一名前國防部長安左托涉嫌侵吞公款,并通過蒙松討好佩雷斯和巴爾德蒂,以求保住官職。
貝拉斯克斯說,這五人一共通過蒙松向佩雷斯和巴爾德蒂賄送450萬美元,包括為兩人購買近百萬美元的海邊豪宅、一架價值350萬美元的直升機和一艘價值26萬美元的游艇。調查人員在搜查蒙松辦公室時發現了購買這些禮品的證據。蒙松本人被捕后也對此確認。隨后,這五名前部長被起訴。
今年7月,貝拉斯克斯證實,西尼巴爾迪又新增罪名,包括創建數家空殼公司,以供洗白賄金,其中一部分錢款還用于給佩雷斯的國家融合陣線“上貢”。
佩雷斯上臺的這三年,危地馬拉的腐敗愈演愈烈,甚至他自己也編織起“熱線”腐敗網絡。
逐客令引發政壇地震
而今,莫拉萊斯涉案可能也會不了了之。
2017年9月11日,危議會以壓倒性票數反對剝奪莫拉萊斯的司法豁免權,158名議員中只有25人投票支持。分析人士其實在投票前已經預計了結果,因為議會中的其他主要政黨同樣牽涉類似的資金問題,也是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和危檢方“盯緊”的對象,他們怕總統豁免權被剝奪后會產生“連鎖反應”。
莫拉萊斯是2015年打著“既非貪官也非騙子”口號贏得選舉,接替因腐敗落馬的佩雷斯于2016年上任的。上臺不久,他便大作其秀,宣布把首月工資的六成捐出,還承諾打擊腐敗。如今看來,已成笑話。當然,笑話歸笑話,至少目前為止他還安然無恙。
9月1日,憲法法院裁定,莫拉萊斯所屬的國家融合陣線暫停一切行政功能,原因是該政黨推遲申報2015年競選資金情況,且沒有如期繳納6萬美元罰款。
顯然,莫拉萊斯遭遇了“挫折”,更何況,貝拉斯克斯最近發表聲明,重申反腐敗和打擊逍遙法外的決心,稱反逍遙法外國際委員會的工作不會停止。
看來,好戲還在后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