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享單車是國內近兩年出現的全新經濟熱點,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迅速席卷全國市場,成為了最新潮且最流行的交通工具之一。但其在新一線城市青島的發展卻不如人意。本文著重分析了青島本土的特殊性以及共享單車本身目前仍存在的發展挑戰和問題,提出了共享單車在青島本地化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共享單車 青島 本地化
一、緒論
(一)共享單車運營現狀
2014年,北京大學的5名同學共同創建OFO,致力于解決大學校園中存在的出行問題。不到1年的時間里,前后超過2000輛共享單車相繼出現在北京大學的校園。截止到2016年年底,多家共享單車公司誕生并普遍獲得大量投資。
在共享單車出現中國的2年左右的時間里,共享單車公司數量不斷增加,由最初的2家逐漸增加到30家,可以說共享經濟模式趨于成熟。2016年全年,中國的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到12.3億元,用戶規模接近0.3億人;據估計,截止2017年年底,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元,用戶規模將超過2億人,增長率超過700%。2016年一年里共享單車快速發展,截止2016年底,OFO與摩拜單車分別進入D輪以及以上融資,OFO共享單車更是在D輪獲得了4.5億美元的融資金額。截止到2017年3月,共享單車城市覆蓋幾乎全部一線城市,目前共享單車在全國的投放量已經超過400萬輛,北上廣深占比重超過70%。
(二)共享單車在青島地區運營現狀
截止到2017年6月初,青島市投放共享單車已超過10萬輛,注冊用戶超過150萬人次。目前市內投放的共享單車主要以OFO小黃車、摩拜單車、酷騎單車和市政府投放的公共自行車為主。其中OFO小黃車投放量居首位,為4.5萬輛,廣布市內主要景點及商圈;摩拜單車在市內的投放量則較少,主要在黃島區、平度市、城陽區等地,投放時間較短,預計短期內將再投放1萬輛;酷騎單車投放數量則增長較快,在兩個月時間內已經投放逾4萬輛;市政府投放的公共自行車則主要在高新區、即墨市等地。
但是相較于共享單車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的飛速發展,其在青島的進程似乎受到了阻礙,在從17年3月到7月的4個月的時間里,使用率很低,甚至出現了近千輛僵尸自行車,自行車上布滿了灰塵,增加城市公共出行負擔。
二、共享單車運營發展分析
(一)共享單車在青島市發展遇冷的原因
1.地勢問題。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靠近黃海,為海濱丘陵形城市,超過60%的地形為丘陵、盆地和山地;作為旅游城市沿海地區地勢起伏較大,本地及外地游客難以通過騎自行車的形式進行游覽,容易出現事故;市中心及其他地帶雖然地勢起伏較小,但車流量較大,自行車很難起到“最后一公里”的最佳效果。
2.城市規劃問題。青島在進行城市建設時就極少設置自行車道,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流量較小的區域進行了建設;且青島作為中國新一線城市馬路車流量較大,而自行車在非自行車道區域騎行是十分危險的。而當初政府未對自行車道建設一是因為上文所分析過的地勢問題,二是如今城區較為擁擠,市民多居住于多層及高層建筑內,上下搬動自行車極不方便;三則是青島的公交車系統比較發達,通過公交車就可以方便地前往市內各處,且地鐵也在建設當中,通過地鐵與公交樞紐的轉換基本可以覆蓋市民出行范圍。
3.道德問題。共享單車的道德問題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針對共享單車公司而言,共享單車統一停放的位置可能會接近盲道或者覆蓋盲道區域,影響盲人出行;侵占機動車道也將同時為市民出行帶來不便,適得其反;二是針對用戶而言,有市民將車隨意停放,并將自行車私自上鎖據為己有,不按照規定按時間計費騎行,更有甚者將共享單車放到網上售賣,售價達300元。而除此之外還有在共享單車上扎針的惡劣行為。某共享單車公司在一個月內某城市投放了近1000輛車后丟失率高達76.5%。
(二)共享單車行業現存運營問題
1.用戶使用規范問題。隨著共享單車用戶數量的爆發式增長,各式各樣的問題也層出不窮。用戶的信用體系不完善,違規成本較低導致單車的損毀率大幅上升。市民素質有待提高、未成年人騎行、單車進出小區,甚至改裝單車在網上進行售賣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2.資金管控問題。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公布的數據估計,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的用戶將突破2億人,增速高達600%。爆發式增長預示著共享單車已成為國內的又一個共享經濟新亮點。
而如此飛速的增長不僅拉動了組裝行業,還同時拉動了制造設備、零配件的行業以及生產線的擴建,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實業投資并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陀^來講共享單車將帶來一輪較為短暫的繁榮。但更需要注意的則是盈利模式的多樣化為共享單車行業催生了極大的利潤空間。共享單車一輛的押金約為300元,而用戶進行騎行后公司就將收到300元,而押金何去何從即資金的托管去向將會成為需要規范的問題。
同時過高的單車成本和運營調出支出問題,自然及人為因素對單車的高損毀率都導致了共享單車盈利難。所以,公司未來的主要收入方向和資金流向都需要慎重考慮。
3.執法難問題。因前文提到過的隨意停放、侵占盲道等問題,共享單車常被大量舉報;而現在執法措施也只能對用戶進行罰款或扣車,但用戶只對共享單車擁有使用權并無所有權,因此嚴格執法難度增加。同時,共享單車分布較為零散廣泛,數量較多,需要消耗人力物力也因此增加。
三、共享單車在青島本地化發展
(一)國際經驗
1.法國的共享自行車Velib。來自法國巴黎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Velib一年的營業額可以高達1.5億元人民幣,而其使用方式則是注冊App,通過App來確定附近的可租自行車位置。與中國的注冊App方式不同的是,Velib采用會員方式。加入會員后,每年只需繳納29歐元便可不限次數騎行,而這個價格只相當于在巴黎搭乘20次地鐵的費用。endprint
Velib如今的良好經營得益于初期的高瞻遠矚。Velib公司與政府達成協議,政府每年出資負責修復及更新損壞的自行車;Velib則降低每次的騎行價格,吸引更多藍領階層人群;同時Velib還通過免費贈送騎行時間的方式來鼓勵人們歸還單車。
2.倫敦街頭的共享單車。倫敦的共享單車系統盡管沒有完全智能化,還車時仍需要一個車樁(Docking Station)。但是2016年倫敦為公共自行車安裝了激光燈,大幅提高了騎行者在夜間騎行的安全性。
3.美國小紅車。雖然美國的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共享單車公司,但都偏安一隅,尚未形成競爭格局。即便如此,美國對于自行車的法律仍然嚴苛,如夜晚行駛時,自行車必須要開車燈,使用者也必須佩戴安全帽。車輛丟失時客人最高將被罰款1200美元。
4.荷蘭。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于2016年推出了首任“自行車市長”,由在自行車生產商公司任職的安娜·魯特娜出任。自行車市長沒有任何行政權,其工作是在政府和市民、民間組織之間作為第三方建起溝通的橋梁,聽取各方意見。
(二)發展建議
根據國際經驗和對以上共享單車仍存在的運營問題的分析及對青島本土問題的考量,筆者進行總結提出以下共享單車青島本地化改革發展建議。
1.自行車技術革新。針對青島復雜的地勢問題,可以從自行車本身的設計著手。除了以高水平的汽車級別技術對共享單車進行制造,同時設計特色輪軸,避免自行車在騎行過坡度過高路段時車鏈掉落;也可以考慮參考山地自行車安裝變速器,提高單車的越野性能;對車身骨架采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制作,減輕車體重量,增加騎行舒適感。共享單車公司則可以通過評估自身的經濟狀況和核算邊際利潤來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案。
2.政府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明確人行道、車行道、自行車道以及單車停放區域等的分配,明晰單車行駛規則;保證共享單車使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便用戶出行,維護共享單車“最后一公里”的特點。
3.出臺共享單車監管細則。政府需要明確各個部分對共享單車市場的監管職能,出臺相關細則對共享單車用戶、公司進行指導和約束,杜絕不文明行為和不規范現象的發生和出現,明確各方的責任和義務,促進共享單車市場良好發展。例如美國對車輛丟失最高將罰款1200美元,高罰款金在加大了監管力度的同時也能促進監管細則有效實施。
4.完善用戶信用體系。推動企業開發更加完善的信用體系系統,一旦有違規現象立刻記入用戶信用記錄。同時鼓勵舉報他人違規行為并予以如免費騎行天數等的獎勵,形成相互監督的局面。同時可以將共享單車平臺與公共交通安全平臺聯網,對違規行為進行監控,將違規用戶納入政府交通違法平臺,使共享單車有法可依,提高用戶違規成本,減少違規數量。通過媒體、地鐵廣告等的宣傳,提升用戶素質,營造更加美好的共享單車使用氛圍。
5.建立共享單車行業統一標準。政府需要建立共享單車行業統一標準,為共享單車企業發展樹立目標方向并促進其進行良性競爭,提高互聯網自行車行業企業的自律性,避免投放過多或投放過少的情況出現,避免出現違規停放現象,影響城市交通。并且統一優惠政策和押金政策以及騎行價格,也可參考巴黎的Velib對共享單車市場普遍實施會員制度,促進良性市場份額競爭。
參考文獻
[1]李琨浩.基于共享經濟視角下城市共享單車發展對策研究[J].城市,2017,(03):66-69.
[2]張子軒,吳蔚.共享單車的現狀、問題以及其發展對策建議[J].現代商業,2017,(15):162-163.
[3]李蕓.共享單車陷入道德困境的原因及其對策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11):266.
作者簡介:鄭雅源(2000-),女,漢族,上海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