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萍
【摘 要】高職學生是以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為目標的,《產品設計實訓》課程更是強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掌握產品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并要求學生具備突出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在課堂中探索基于大班規模的前提下,開展基于微課的大小班相結合教學模式,既是符合高職院校教學資源現狀,又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切實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微課;小班化;大班;課堂教學
0 引言
隨著教育水平的日益提升,小班化教學已成為一種優質教育發展趨勢,其好處不言而喻,在發達國家,小班化教學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近年,我國在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小班化教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小班化教學CSR(Class Size Reduction)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模式,就是在小班條件下開展教學活動,以提高每一個學生接受充分教育為目的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1]。小班化教學,一般要求班級人數不超過25人,然而受限于當前高職院校師資、場地等資源的制約,大部分專業課程的班級人數都在40-60人。在高職院校中, 專業課程開展小班化教學還處于初級研究階段 , 還沒有真正形成一個很好的可以值得推廣的教學案例[2]。
那么,在大班授課前提下,如何靈活運用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巧妙融合小班化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最大程度地能接近小班化教學效果,值得專業課教師思考和探索。
1 《產品設計實訓》課程特點和現狀
《產品設計實訓》課程是一門專業實訓課程,主要采用項目化、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基于一個產品設計項目,分階段完成各項任務,最后形成一個產品設計方案的過程。重點考查學生產品需求分析、概念創新、軟件建模、產品效果表達、報告總結等專業技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目前課程主要采用的教學方式,是以學生個人為單位完成一個產品設計項目,或者一個大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完成項目,任課老師教學工作量大,老師與學生的交互不充分,教師的教學也會顧此失彼,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特別是部分學習習慣差的同學,單獨完成不了任務,組隊又拖組員后腿,往往成為那個不勞而獲的人,對于學生的評價很難做到充分。課堂教學效果往往非常不理想。要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的專業教學設計 , 課堂教學模式必然要進行小班化組織。
2 《產品設計實訓》課程基于微課的大小班相結合模式的實施
基于課程性質,本課程的教學重點是為了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而另一方又受限于教學成本的制約,不能完成真正的小班化教學的情況下。對課堂組織形式、課程設計等方面做了研究分析,并且充分發揮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1 課程設計
完成任務形式:
布置任務/學習任務知識點(微課)+小組實踐
2.2 課堂組織形式
“大+小”模式:即大班學習微課,小班(5人一組,分成)完成工作任務。每個子任務的介紹或者相關知識點以及完成任務的要求等信息都通過微課的方式完成,這種方式不局限于班級人數,可以滿足大班授課的要求,同時減輕老師的工作量,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到完成任務階段又采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師可以分組進行指導,師生交流充分,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3]。
“1 +1+50” 模式 :即 1 個教學場地 , 1位教師,50位學生 。這里對教學場地有比較高的要求,必須是符合理實一體化教室。既能滿足理論知識學習,又可以進行實操。
“多元評價”模式:即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以達到最大程度的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微課學習階段加入考核方案,對個人進行學習效果的考查,在完成任務階段,采用教師評價、小組間互評、組員間互評的方式,做到每一位組員學習效果更準確的評價。預防個別懶惰的同學搭順風車的現象。重分發揮每個同學的積極性。
3 基于微課的大小班相結合模式實施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學成本的增加制約了基于微課的大小班相結合模式的實施,必然會影響在其他專業課程中的推廣。其次,基于微課的大小班相結合模式教學對教師和教學實踐場所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需要更加充分,工作量繁重。
綜上所述,基于微課的大小班相結合模式的實施需要更多的借鑒國內外成功的實踐經驗,同時還要結合教學條件、課程性質等方面,進行不斷的實踐總結, 真正讓課堂教學質量得到切實有效的提高,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來勤,曹蘭芹.美國的小班化教學實踐、績效分析及啟示[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93-97.
[2]胡賢民.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的研究初探,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54-55.
[3]何雅葉.大班化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課堂有效探索[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59-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