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李智夤
【摘要】隨著融資渠道多樣化和“互聯網+”時代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資產托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托管業務也以拓展客戶、開拓業務領域、增收創收、控制風險等強大作用,成為各大商業銀行搶占的主要業務之一。本文從托管業務基本情況介紹、現狀分析入手,提出下一步商業銀行托管業務發展幾點的建議。
【關鍵詞】資產托管業務
一、資產托管業務概述
(一)資產托管業務的定義
資產托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資產委托人的委托,擔任委托資產的托管人,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資產托管協議的要求,保管全部委托資產,監督資產管理人的投資運作,對委托資產進行會計核算和資產估值,辦理委托資產的資金清算等的一項綜合性業務。其服務范圍涉及投資基金、保險資產、金融理財產品、信托產品發行、QFII等多個領域。
(二)資產托管業務主要特性
本質:是一項風險隔離機制,確保委托投資資產的安全。
在投資托管運作機制中,投資人將投資資產委托管理人進行投資運作,為保障投資資產的安全,往往會引入第三方(托管人),來實現投資資產和投資操作的分離,交易與清算的分離。作為托管人主要起到了以下作用:一是防止資產被挪用等損害投資人利益情況的發生;二是解決投資人與管理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三是確保投資資產的安全。
托管人提供的服務:作為托管人主要提供兩類服務,一類是基本服務,主要包括:資產保管、支付清算、核算估值、投資監督、信息報告;一類是增值服務,主要包括:證券借貸、風險評估、績效分析、委托外包。
托管業務的好處:作為銀行來說發展托管業務,可以帶來基本賬戶的開戶、托管資金的存款沉淀、帶來優質客戶、促進中間業務收入的增加等等。
由于資產托管業務帶來低成本存款和高資質客戶,而且它的發展基本不占用銀行資本,有利于提高銀行股本回報率和市場價值,目前資產托管業務已成為銀行一項重要的中間業務收入來源。雖然該業務帶來的直接受益不算高,但是由于它與資本市場緊密連接,可以與其他金融產品形成完整的服務體系,所以具有比較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資產托管業務現狀分析
隨中國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資產托管業務發展日益加速,逐步來到普通群眾的身邊,從以前主要面對單位客戶、金融客戶擴大到目前包含單位和個人、金融與實業公司為對象的比較廣泛的群體。資產托管業務已經成為一個創新力強、活躍性高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其業務范圍遍及證券、保險、信托等多個領域,為商業銀行調整收入結構,加快經營轉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下圖為近年來我國資產管理市場中托管規模增長情況概括:
通過上圖也不難看出,隨著經濟市場及金融領域的不發展,相應的資產托管業務也得到進行進一步的創新,以滿足市場的激烈競爭。
從目前新興市場來看,有一些行業如保險代理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都是監管層要求必須由商業銀行來做托管,以此來保障其資金安全。還有些領域如P2P資金托管,則是以第三方支付機構托管為主,商業銀行托管為輔。而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的業務即交叉又重疊,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競爭與合作并存。
綜上所述,當今以大數據、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為主的新時代,資產托管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凸顯,已成為商業銀行創新范圍最廣、發展前景最好、規模增長最快的新興業務之一,也是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重要轉型點。
三、商業銀行托管業務發展的建議
(一)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托管業務的資源整合優勢
伴隨現代金融領域的發展,客戶的需求從單一金融服務逐漸向多樣化、綜合化轉變。就托管業務來說,客戶不僅需要銀行提供托管服務,還需要提供資金結算、綜合融資、項目推介、代理代銷等方面的綜合金融服務。目前資產托管業務已經從純粹的投資產品、投資資產的托管向投資與非投資產品的托管發展;從對金融機構管理的資產或者產品進行托管走向即能對金融機構、也能對普通公司客戶的產品和資產進行托管;從單純的委托管理服務走向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的方向發展。托管業務已經不能單純地就“托管”而“托管”,而是要站在銀行整體發展的角度,做金融資源的整合者,為商業銀行帶來綜合性利益。
托管服務水平的提升,是銀行資產托管市場競爭力的直接體現,作為商業銀行的一個金融服務單元,這種競爭力不僅僅體現的是“托管服務”,而是在與客戶的合作中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綜合性金融服務的能力。這種能力單從資產托管自身來說不容易實現,但托管業務借助商業銀行的平臺,可以創造出這樣的能力。即,要發揮資產托管業務的橋梁作用,整合商業銀行內部資源、整合外部社會資源,發揮其跨多領域的平臺作用,鏈接多項金融服務的能力,更好地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實現個體業務發展和整體業務帶動式發展的優勢局面。
(二)托管服務系統的升級優化
目前國內工行和招行已經在采用自主研發的托管系統了,建行的新一代系統也在2016年實現了托管業務板塊的上線。而其余大部分管理人和托管人采用的都是贏時勝的金手指托管系統。在與同業的交流中可以獲知,工行和招行所采用的自主研發的托管系統在托管服務效率方面比贏時勝金手指系統要高很多。托管系統的升級優化不僅極大提高了托管服務效率,也給基金管理人帶來了更好的托管服務體驗。工商銀行的市場份額一直排名較前,以及招商銀行的新系統上線后托管服務加速發展,都佐證了系統優化的正溢出效應。但需注意的是,新系統的開發需要托管人具備扎實的托管業務能力及龐大的資金和人才投入,規模較小的金融機構在考慮到投入產出不成比的前提下,難以負擔如此之高的成本。因此,大型金融機構應該憑借本身的人才和資金優勢,及早將自己的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并以此鞏固自己在托管業務市場的地位。
(三)托管業務的創新研究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金融市場產生了巨大的變革。最典型的例子還是“余額寶”,天弘基金憑借“余額寶”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從默默無聞的一個小型基金管理公司蛻變成國內資產管理規模排名第一的基金管理公司;中信銀行作為“余額寶”的托管銀行,托管業務也同樣實現了爆發性的增長,2014年的托管費收入同比暴增了大約400%。隨著“余額寶”的成功,市場上出現了大批“寶寶類”貨幣市場基金,試圖復制“余額寶”的成功模式。“互聯網+”這個風口,使天弘基金和中信銀行的業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下一個風口在哪里?是P2P、非標投資還是一種我們尚未可知的投資模式?目前我們都還不得而知。但是在下一個風口出現前,托管人應該積極做好托管業務的創新研究,將市場上不斷推陳出新的金融產品更新到自己的業務知識庫中來,做好最全面的準備去迎接新的風口的到來。
參考文獻
[1]張鑫.對我國商業銀行資產托管業務風險管理的建議.《中國商論》.2016.
[2]謝璟.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探索.《經營管理者》.2011.
[3]孫海波.淺析商業銀行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增值服務的必要性.《經濟》.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