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全國各地陸續的建立。村鎮銀行是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中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個。其顯著促進了農村金融服務市場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新農村的經濟建設。但是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從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入手,對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現代村鎮銀行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實踐的基礎和借鑒。
【關鍵詞】村鎮銀行 可持續性發展 農村金融 發展路徑
一、前言
中國首家村鎮銀行于2007年3月1日在四川隴縣成立,至今已有10年歷史之久。村鎮銀行的興起,為農村金融注入了一支新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問題,拉動了農村金融經濟的發展。但是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覆蓋范圍窄、籌集資金困難、專業性人才匱乏等諸多問題,如何實現村鎮銀行可持續性發展,成為村鎮銀行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分析
自2007年3月1日中國首家村鎮銀行在四川隴縣成立至今,村鎮銀行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截止2016年末,我國中西部村鎮銀行已建立980家,全國村鎮銀行數量已高達1519家,資產規模已突破百萬億。相對農村信用社、合作社而言,我國村鎮銀行無歷史遺留問題、審批機制靈活、主發起行扶持力度高、應對能力強,這些諸多優勢使得我國村鎮銀行近十年來的發展態勢呈現平穩、快速增長趨勢。現今隨著國家出臺的《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建議》中相關支農惠農政策,國家未來一段時間將改革重心放在農村經濟發展建設上,而村鎮銀行作為新農村金融機構的典型代表,發展前景遠大[1]。
三、村鎮銀行可持續性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村鎮銀行機構少,覆蓋范圍窄
雖然我國村鎮銀行發展迅猛,但是總體的覆蓋面相對較窄,其在農村設置網點分布少且不均衡。村鎮銀行機構多聚集在經濟發達區,偏遠村鎮的農民難以辦理存貨款業務。這種發展態勢與農村金融供需不相適應,阻礙了村鎮銀行的可持續性發展進程。
(二)資金籌集困難,可用資金有限
村鎮銀行自身運轉來自于民間融資的注入,籌集資金一旦缺乏,村鎮銀行將面臨發展瓶頸。相對各大商業銀行而言,村鎮銀行機構少、網點覆蓋范圍窄等特性,決定了其資金的籌集規模也較小。其次,由于村鎮銀行成立時間較短,在農村廣大農村儲蓄戶對其認可度較低,使得廣大農村儲蓄戶難以將自身儲蓄存入鄉鎮銀行。再者,鄉鎮銀行籌集資金也深受當地經濟水平影響,一般鄉鎮居民與企業收入水平普遍不高,閑散資金也很少,嚴重阻礙了村鎮銀行資金的籌集。最后,假如村鎮銀行在政府與央行政策的支持上處于缺失狀態,鑒于村鎮銀行不能發行債券進行融資,這將影響村鎮銀行的進一步發展進程[2]。
(三)專業性人才缺乏
我國較成熟的商業銀行不但經營范圍廣、經營產品多,其金融人才也較專業。與眾多商業銀行相比,鄉鎮銀行金融專業人才缺乏尤為顯著。金融專業人才的缺乏嚴重限制了鄉鎮銀行的發展。鄉鎮銀行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金融專業人才招生上,人員一部分來源于相關商業銀行,另一部分來源于自主招聘的本土化人員。來源于相關商業銀行人員,擁有最專業的知識素養,但是對農村當地本土化認識不足,真正做到為農村服務能力明顯不足。來源于企業自主招聘的本土化人員,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雖然對本土化認識足夠,但是卻又不具備專業的知識素養。這些都嚴重阻礙了鄉鎮銀行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村鎮銀行可持續性發展路徑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優化村鎮銀行經營環境
為使村鎮銀行在支農惠農政策中發揮其職能作用,并實現自身可持續性發展目標,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對其扶持力度與激勵政策[3]。例如,政府建立政策性擔保機構和擔保基金,為村鎮銀行發放資金貸款提供制度保障,降低村鎮銀行的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放寬對村鎮銀行支農再貸款的審核要求,降低對村鎮銀行利率的管轄力度,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的實際狀況,能夠靈活的、自主的確定貸款利率;政府要建立相關風險補償機制、經營管理機制、監管機制及正向激勵機制,支持和鼓勵村鎮銀行進一步向前發展;對于當地新創建的村鎮銀行,政府相應的減免企業的所得稅與營業稅,在政策上對村鎮銀行給予優惠,扶持其發展壯大;政府培養和推薦一批當地信用極好且愿意與村鎮銀行進行業務往來的用戶,改善當地的信用環境,積極優化村鎮銀行在本地的經營環境。
(二)加強宣傳力度,拓大融資渠道
關于資金籌集困難局面,我們可以實施以下幾點措施:村鎮銀行增設機構網點,擴大網點服務輻射范圍,尤其是在廣大偏遠村鎮,進而擴大自身籌資規模;村鎮銀行在成立初期,加強對自身企業宗旨、服務對象、服務產品的宣傳力度,在思想上,打消農民的疑慮,加深農民對村鎮銀行的了解,提高其對村鎮銀行的社會認知度;在行動上,通過為農民提供快捷、方便、優質的營業服務,增添支民惠民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增加農民的信任感,以良好的形象與服務口碑,擴大在當地的影響力;與當地其它金融機構合作,積極引導其參股,增加村鎮銀行資金供給量。
(三)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
面對鄉鎮銀行金融人才專業知識素養匱乏現狀,鄉鎮銀行可以實施以下幾項措施:加強鄉鎮銀行內部從業人員的培訓制度,針對當地本土化狀況及銀行多元化金融產品業務進行培訓,兩者雙管齊下,進而提高鄉鎮銀行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素養;選調鄉鎮銀行內部人員到相關商業銀行學習和考查,向其它商業銀行汲取經驗教訓,不斷提升內部從業人員業務水平,進而促進鄉鎮銀行的可持續性發展;國家從多個方面對鄉鎮銀行給予扶持政策與鼓勵政策,激勵從業人員不斷地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水平,進而推動鄉鎮銀行進一步向前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分析,研究村鎮銀行可持續性發展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明確了村鎮銀行可持續性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才能提出相對的應對策略,從根本上解決鄉鎮銀行發展的瓶頸問題;另一方面,健全可持續性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才能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的繁榮發展,推動新農村的建設進程,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然而將鄉鎮銀行可持續性發展策略落實并非一時之功,這不僅需要鄉鎮銀行內部自身的調整,更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與鼓勵。
參考文獻
[1]解夢輝.淺析我國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7,(03):36-40.
[2]張正平,魏楠.村鎮銀行目標瞄準問題、原因與對策[J].農業發展與金融,2017,(03):51-52.
[3]高梓涵.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基于法律監管視角[J/OL].新鄉學院學報,2017,34(01):18-20.(2017-03-07).
作者簡介:鄒正勤(1983-),男,漢族,江西鄱陽,中國人民銀行新建縣支行,助理經濟師,管理學學士,研究方向:縣域經濟金融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