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微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家的經濟發展也離不開小微企業的幫助。促進小微企業發展需要在財稅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幫助。除了提高流轉稅起征點,減免企業所得稅,更在于降低整體稅費負擔,降低小微企業的成本,緩解其經營壓力。中央各部委對于小微企業的扶植有目共睹,但是從長遠看來,有的政策有利于小微企業發展,有的則充滿爭議,需要相關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進行研究探討和實踐。
【關鍵詞】小微企業發展 財稅政策 政策改革
小微企業的財稅政策改革應該以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為導向,是一系列政策組成的體系,具備鮮明的層次。首先應該是維護小微企業的權利,為小微企業創造公平公正的經濟大環境,維護小微企業的財產安全。其次是全面降低稅負,特別是不合理的收費,降低小微企業的稅費負擔。政府應長期穩定,讓小微企業有穩定的預期,而不是在政策上朝令夕改,讓小微企業惟政策馬首是瞻,不敢做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規劃。
一、以小微企業成長過程為考量制定財稅政策
在企業創立初期,政府向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并進行信息共享。創業者在創業前和創業初期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策信息,準確把握經營方向,制定公司管理制度,經營方式,盡可能避免因為信息問題導致的創業失誤,提高小微企業創業成功的概率。
企業經營過程中,為企業資產提供產權和各項權益的保護,放手讓企業自由經營,不多加干預。在小微企業與大企業交易受到利益損害時,要做到公平公正,提供相應的法律救濟,維護小微企業的合法權益。
有小微企業的企業主表示,在經營良好的時候需要繳納稅費,承擔社會責任,在經營出現問題的時候,各大銀行卻不愿意提供一點貸款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在小微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時,通常資金鏈斷裂,支付能力降低,政府可減免稅費,允許其延期繳納,或者與企業商討設置適宜的還款方式和期限。鼓勵小額貸款進入小微企業,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1]。
小微企業一旦遇到經營失敗,政府為經營者提供失業救濟,保證其生活基本需求,幫助其渡過難關,為再就業或者再創業提供幫助。
二、對小微企業與其他企業做到一視同仁
政府對于小微企業一直以來與大型企業,國有企業有所差別。如果很難做到一視同仁,至少應該減少對小微企業的差別對待。在資源配置方面,差別對待會導致小微企業得不到相應的資源傾斜。差別對待會讓資源定價發生錯誤,低價資源定高價,高價資源被大企業占據,引導人們做出錯誤的決策,或者基于利益的考慮,一窩蜂去做不是自己最擅長的卻是最有利可圖的行業,遲早會在市場上受到懲罰。
小微企業是否能夠成長為大企業,是有一定概率的。并非政府基于優惠政策,小微企業就能夠成長起來。政府并不知道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哪些小微企業會得到成長,所以最佳選擇應當是對所有小微企業一視同仁。企業或者產業是否具有發展前景,市場自會選擇,不以政府意志為轉移。當小微企業發生資金困難時,政府需要開放信息通道,不設置任何障礙,由市場為小微企業提供經營所需[2]。
三、清除企業不當責任
企業并無義務承擔政府應該承擔的責任。如果政府采用懲罰的措施,加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時,對于企業的發展不利,無異于變相阻止企業發展。部分公共負擔應該由政府負擔,從稅金中分配,小微企業已經依法繳稅,不應在稅金之外再承擔其他公共負擔。例如殘疾人保障金這項費用,如果企業聘用了殘疾人,則不需要繳納殘疾人保障金并且可以獲得稅費減免,但是部分企業無法聘用殘疾人,就需要繳納一部分殘疾人保障金,這也是企業需要承擔的稅費之一。殘疾人保障本應該是政府的工作,政府從稅金中分配殘疾人保障費用,不應該將這部分壓力轉嫁到小微企業身上,成為壓迫小微企業的各項稅費之一。
四、全面降低稅費負擔以減小企業成本壓力
雖然當前政府發布相應政策減少小微企業的稅費負擔,部分微型企業幾乎不需要繳納稅收,但是這并不代表小微企業不交稅,小微企業的負擔仍然很重。我國稅收制度是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金是產品和服務的成本之一,小微企業即便不納稅,也是稅金負擔者,負擔的稅收是附加在產品之中的。企業的產品成本仍然較高。當前市場低迷,生產制造業成本普遍上揚的大環境下,全面減稅才能夠切實降低小微企業的運營成本,延長企業存活時間,幫助企業渡過虧損期,重新步入健康成長的階段。在全面推行營改增之后,可以將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費統一降低到5%,部分政府應負擔的公共費用,包括教育附加費,城建稅,殘疾人保障金等由政府從稅收中劃撥,減輕小微企業的公共責任壓力。
五、降低小微企業繳納五險一金的標準
當前政府要求企業要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小微企業直接繳納的稅費與大企業相比來說較少,但是為員工繳納的五險一金是一樣大的比例。企業的負擔指的就是繳費的負擔,并非單指繳納稅費的負擔。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一名月薪三千元的員工,企業要付出五千元能夠滿足員工薪資和五險一金的費用,對于企業來說這是非常大的一筆支出。應放寬小微企業繳納五險一金的要求,單獨制定小微企業繳納五險一金的標準,低于大企業的標準,小微企業繳納一部分,由政府補充一部分[3]。或者采用由員工自主選擇的方式,五險一金中的部分險種可以由員工自己選擇,單位繳納還是發給自己由自己繳納,繳納的數額和方式更靈活一些。對于一些剛剛步入社會的員工,他們考慮的是每個月多一些可支配薪資,可以用這些薪資自己去繳納商業保險。對于小微企業來說也可以減輕負擔。
六、結語
可以看到,每當遇到經濟下滑的大環境時,小微企業都難逃一劫,大量的小企業人去樓空,導致了失業率的增加。小微企業為國家貢獻了總體稅收的一半,創造了六成的GDP,屬于技術創新的重要部隊,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企業中99%都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對于國家經濟的推動力量是不容忽視的,但是長期以來小微企業卻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政府在方針政策上給予的支持較少,現今的減稅政策未能對小微企業起到足夠的幫扶作用。政府應該加強對國內環境下小微企業的研究,對小微企業采取扶持的態度,降低小微企業的各種稅費負擔,幫助小微企業得到更多的發展條件,實現小微企業的健康成長和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石祝英,陳春林著:《小微企業如何成長為大企業——企業發展導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32-132.
[2]朱勇勇,張曉飛著:《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研究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2-122.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著,趙億建,周銘助等編譯:《企業發展的使命——面向21世紀的經濟發展宣言和行動綱領》,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19-119.
作者簡介:陳鑫(1970-),男,吉林長春人,本科學歷,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稅法規其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