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映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快速推進的作用下,各個領域都面臨著嚴重的市場競爭壓力,尤其是建筑行業這類大型建筑工程,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是前所未有的。為了確保我國建筑企業在市場中能夠占據一定的地位,就必須從企業自身的經營模式入手,對經營機制進行改革,以此推進建筑企業發展的進程。為了尋求改革的正確途徑,我們對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民營化改革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 經營機制 民營化
當前形式而言,國有建筑企業表現出產權可被任何人所有,卻沒有專門人員進行負責的態勢。造成國有建筑企業的產權關系無法得到明確的問題,致使出現國有企業欣然接受政府資金和政策的扶持,卻沒有做出應有的社會貢獻的現象。企業內部也存在只對公司上級負責的態度,沒有真正做到為企業負責以及為政府負責,企業內部員工都存在吃大鍋飯的嫌疑。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對現有的經營機制進行改革,將其轉變成民營化模式,通過此種方式來提升我國建筑企業在市場中的份額。
一、民營化面臨的產權制度改革
(一)產權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鑒于國有建筑企業單一的股權體制,無法在發展的過程中接受外部的監督,對社會資源的利用能力也有所欠缺,致使其相對民營企業來說在發展速度上產生一定的差異。除此之外,國有建筑企業在運行出現問題時政府會出面幫助解決,致使其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緊迫感,對市場中的競爭機制也全然不顧,公司內部又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致使在市場中的份額逐步降低。為了提升國有建筑企業在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就必須對自身的經營機制進行調整,對原本的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實行民營化管理,從根部上解決國有建筑企業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競爭意識薄弱等問題。
(二)產權制度改革的方式
要想實現產權制度的改革就需要從原有的企業經營模式入手,將原本的資產進行合理的拆分與重組,根據國有建筑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法人結構。國有資產人的確定對后續的改革工作具有一定影響作用,為此,這方面需要經過多方考慮之后再進行確認,資產人的確立同時也關系到后期經營活動中的領導班子所能發揮的作用。具體可以通過政府方面的監督,聽取原有企業領導層人員的建議,確定資產人,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派出的人員作用優先考慮對象,這也是在民營化管理的同時,保證國有體制的主要辦法。
資產重組可以采用改革股份制的方式進行,股份制改革之后社會上的法人和自然人均可以通過出資的方式來獲得國有資產,完成國有企業向民營化的轉變。除此之外,還有通過經營者和經營層人員持大股的機制,來提升經營者和經營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對企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此種控股方式有效解決了原國有建筑企業中吃大鍋飯、責任意識不強的問題。
(三)產權制度改革的成效
據相關數據顯示,現階段,已經有很大部分國有建筑企業通過改革經營機制實現了快速發展的目標。某國有建筑企業在實行民營化體制之后,年產值同期增長了一倍,職工的薪資待遇也提升了不止10個百分點,在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了有了明顯的提升趨勢,由此可見實行民營化改造對國有建筑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二、民營化面臨的人才管理變革
(一)激勵性的管理機制
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市場競爭機制愈演愈烈,要想在市場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手段來提升自身企業的競爭優勢。除了要加強建筑工程的質量之外,還可以通過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來提升員工的凝聚力和工作動力。員工作為建筑企業的主體,只有確保每個員工發揮出自身的作用,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有序運行,為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以通過設定對應的薪資待遇和獎懲制度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提升整體的工作效益,推進建筑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關于激勵方式的探討
對于激勵方式而言,以往使用的薪酬激勵方式雖然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工作積極性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不會持續很久,當員工覺得受到能力限制無法繼續提升薪資待遇時就會產生消極怠工的思想,也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影響。為此,在實行激勵方式時要多種激勵制度共存,充分了解員工的自身需求,如在設立報酬獎勵制度之外,為員工提供一定的晉升機會和參與管理的機會,這無疑是對員工自身能力的一種肯定,當員工的工作受到認可時,自然就激發了潛在的能力,使其在生產活動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通過工作效率的提升為企業創造更多收益,從而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
三、民營化的財務管理制度
(一)財務分析
成功的民營建筑企業的財務部門目前通常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參與新投資項目、資產重組項目的風險、成本與收益等論證考核評價工作,從財務管理角度提出改善投資管理,采取強化管理抑或合并、轉讓、終止、撤銷、清理出售等建議,供領導決策參考。
(二)財務控制制度
建筑企業任何重大的財務和經營活動決策,應當有科學的財務處理程序。例如,凡投資性支出和非經常性大額貨幣資金支出須由業主(或董事長)或其授權指定的專人簽字審批;其余日常貨幣資金支出由分管財務副總或其授權指定的專人簽字審批。帳、款、物應設專人分管。財務人員要參與制訂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把好資金支付審查關。
(三)加強管理工作
建筑企業應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樣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維護安全。對財產的管理與記錄分開,以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決不能把資產管理、記錄、檢查核對等交由一個人來做。定期檢查盤點財產,督促管理人員和記錄人員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四、結語
國有企業在處理在資金方面獲得政府的支持之外,相較于民營企業的人才儲量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卻表現出與民營企業相差甚遠的發展速度。產生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國有建筑企業的經營機制相對匱乏,企業內部缺乏完善的經營管理體制,長期受到政府的扶持,致使管理層人員失去競爭意識,而員工只對上層領導負責,這就導致了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份額逐漸減少的問題。要想打破這種局面就需要將現有的經營機制轉變成民營化的經營機制,通過將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掛鉤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促進建筑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和平.國有建筑企業經營機制民營化探討[J].金融經濟月刊,2008(11):204-205.
[2]董延芳.國家持股制度與國有企業民營化——兼評『從公司治理結構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J].特區經濟,2004(8):54-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