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及高校的擴招,對高校財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加嚴厲的要求。隨著我國逐漸與世界的經濟、文化開始交融,文化教育的建設首次被擺在了國家戰略的首要地位。國家在高校科研經費和教學基建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信息技術的應用也逐漸呈現開始成熟。高校的財務管理不單單是學校內部的改革建設,同時還將涉及到許多方向的投資和發展,這將直接影響到高校的發展高度。通過加強信息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力度,有利于幫助高校財政控制管理成本。這對解決高校財政問題十分重要。
【關鍵詞】高校財政 財務管理 信息一體化
一、前言
高校的擴招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一般,一方面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更多接觸高等教育的學習機會。而另一方面,則大大增加了高校的管理壓力。尤其是高校的管理核心,也就是高校的財政管理部門壓力。高校活動的運轉與擴建,離不開校園財政部門的支持。加強高校財政管理能力,既可以提高高校的管理能力與效率,又能夠降低高校財政管理成本。隨著信息技術逐漸開始在辦公、生活中普及。高校的管理工作可以將信息技術適當引用至財政的管理工作中,從而使高校的財政管理趨于規范化、系統化。
二、高校財務管理在信息一體化背景下的應用概念
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如若高校的財政管理模式一直停留在過去,那么高校的管理能力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為了適應現代化的技術發展與應用速度,高校應積極接收先進的信息技術,將其融入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之中,尤其是財政管理。過去,由于高校多為公立制,因而大部分高校對于財政支出都不會投入過多的關注。這就導致許多的高校在財政管理上都潛藏著不穩定因素。近些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和社會發展要求,高素質人才的養成和發展成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學生擴招及校園擴建,帶給高校的不僅是大量的新生力量,同時也對高校的財政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過去潛藏在高校中的財政隱患逐漸浮現于水面。許多高校都出現了財政流通管理難的現象。因而為了解決及避免財政危機給高校辦學帶來的風險,加強高校財政管理能力便成為了維持高校管理質量的關鍵。
信息一體化這一概念的提出,無異于為高校財務管理指明了方向。將信息技術和概念引用至高校的財政管理,能夠大幅提高高校財政部門資金周轉能力。財務部門在網絡平臺上對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進行財務業務的處理工作[1]。通過這種財務運營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杜絕財務管理危機,并將零散的財務信息整合,能夠將完整的信息資源內容呈獻給管理者。進而幫助高校更加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三、在高校財政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技術的原因和意義
高校財務管理一體化是適應信息環境建設,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關鍵。這是因為,受目前社會市場經濟的影響,以及對高校財務管理漏洞的觀察。高校財政缺少規范化的管理制度,及管理能力是高校財政出現危機的直接原因。因此從高校發展的角度來說,加快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對于高校的現代化建設而言至關重要。
國務院就目前我國高校的信息化建設,于2006年便提出了信息化發展戰略這一概念。其中特別指出了高校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方針[2]。作為國家人才培養輸送基地,高校的辦學宗旨和目標一直以來都是為社會與國家輸送大量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然而作為國家科技和教學能力的領軍者,不應該在教學理念和管理建設上落后于他人。因此才需要高校的管理核心,財政部門加快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確保在提高高校辦學質量的同時,提高高校財政管理能力,促進財政管理現代化的建設。
我國的高校在爭奪生源上十分激烈,為了加強高校整體辦學質量和學生素質,許多高校都會將高校的教學資源基礎建設擺在高校建設首位。這對于高校財政管理來說是一筆不菲的資金。因而落實信息一體化建設,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管理化是高校財政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信息技術在高校財政管理中的應用途徑
(一)加大信息一體化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力度
提高高校財政信息化管理能力的首要前提,便是尋求合理的一體化信息技術發展途徑。將國家的政策與指導方針落實在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確保財政管理工作準確到位,對財政部門的基層人員和管理人員而言,首先要做的便是必須加強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
通過對國家的政策和規定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真學習,尤其是信息化建設改革等文件,從自身發展方向和環境因素出發。依據高校管理特點對自身信息系統進行技術升級[3]。在加強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購入信息化設備和財政管理基礎設施,并對相關技術進行升級,確保信息化財政管理的有序進行。
(二)做好高校財務安全管理,從根本降低財務風險事故的發生幾率
在信息一體化時代背景下,整合財務管理信息資源,并在分析和存儲信息資源的過程中,統籌安排,是實現信息共享,提高財政管理能力的關鍵。不過由于互聯網是開放的系統,因而在進行必要信息的存儲時,必須加強相應的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在進行信息資源上傳的時候,必須嚴格遵守上傳規定,避免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或是信息資料被他人攔截。
之后還要建立相應的備份庫,管理人員應具備備份意識[4]。從而避免當資料出現丟失,或是財務信息被他人攔截損壞時,可以及時彌補財務信息的丟失造成的損失。最后還要對財務部門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工作。尤其是培養工作人員的安全工作意識,在使用財務信息系統的同時,做好安全預防管理工作。健全財務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每一名登錄財務信息平臺的工作人員相關信息都能夠被記錄下,以此提高財務信息管理安全效率。這對于系統性的對抗財務管理危機也能有所加強。
五、結語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為公立制高校,因而多年以來的建校宗旨多以加強文化輸出,培養高素質人才為主。淡薄的高校財務管理意識,使得如今許多的高校隨著擴建陷入了嚴峻的經濟問題,出現了資金問題混亂現狀。如若不加以及時改正,那么必然影響到高校的可持續發展質量。在信息一體化的背景下,將信息技術和工具應用于高校的財政管理,不僅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加強高校的信息發展可行化能力。同時也為高校培養財務人才奠定了充足的技術人才基礎,從而使高校的財政管理更加規范化、合理化。
參考文獻
[1]錢玉竺.關于信息一體化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7,(12):87-88.
[2]李強.信息一體化背景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模式[J/OL].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04):54-56+83.
[3]許佳.信息一體化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模式[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6):154-155.
[4]孔莉.信息一體化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分析[J].管理觀察,2014,(09):80-81.
作者簡介:王曉明(1976-),女,漢族,云南建水縣人,本科,經濟師,任職于云南財經大學財務處,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經濟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