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祺君+侯力介+林麗萍
【摘要】隨著家政服務行業的蓬勃興起,家政服務員作為一個新職業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其職業認可度對家政服務員的職業化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章以長春市的家政服務員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現狀,分析影響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的諸多因素,探究提升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的對策和措施,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家政服務員 職業認可度 社會支持 職業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務逐漸成為居民生活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家政服務員是一個新興的職業,由于政府對家政行業的重視、社會對家庭服務人員需求越來越大,使得家政服務員成為市場上比重相對較大的職業工種。在“十二五”期間,吉林省家政服務員每年遞增10%,截至2015年,吉林省家政服務員總量超過20萬人。然而,家政服務員作為家政服務的提供者,其自身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技能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其職業準入門檻低、“低人一等”的社會地位使職業無法得到個人和社會的普遍認同。
一、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選取吉林省長春市的424名家政服務員為研究對象,采用實地研究法,以社會學研究方法為依托,收集資料時選用問卷調查法和文獻法。
二、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現狀
在家政服務行業蓬勃興起的同時,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影響著家政服務員作為一個新興職業的發展。
(一)收入差距懸殊,工資滿意度普遍較低
目前,長春市大多數家政服務員的工資水平主要集中在最低工資標準線上,大部分家政服務員都屬于中低收入群體。因此,家政服務員對于工資的滿意度普遍較低,僅有少數人對目前的工資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而其中以高收入的家政服務員滿意度最高。
由于當下家政服務行業的服務項目種類繁多,且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體系及標準,家政服務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懸殊,其中“老年護理”和“保潔”的薪資普遍較低,“母嬰護理(育嬰師)”的平均工資最高,這也導致了家政服務員在上崗后大多數愿意從事母嬰護理工作,而老年護理人員則相對匱乏、缺口較大。
可見,家政服務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懸殊、工資滿意度普遍較低的這一現象,不僅影響著家政服務員自身的職業認可度,同時阻礙了家政服務行業的穩態運行。
(二)受到雇主和社會的歧視
在本次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家政服務員職業歧視現象仍然嚴重,大多數家政服務員在工作時或多或少的會感受到雇主及其家庭成員的歧視。
由此可見,家政服務員這一職業目前并沒有受到雇主和社會的廣泛認可,歧視現象時有發生,更有雇主將偏見和歧視延續到了下一代。這不利于家政服務員樹立職業信心,更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三)缺乏社會保障,健康狀況堪憂
在本次調查中,大部分家政服務員每日工作在13小時以上,遠超過法定的每天工作8小時,而多數家政服務員對與工作強度也并不滿意,經常感覺到疲勞。同時,在薪酬方面也缺乏保障:家政服務員每月的休息時間普遍為2天,僅有少數人有3天或者4天的休息時間。而法定節假日是否有額外工資報酬、支付多少工資報酬都是由雇主單方面決定的,家政服務員處于被動的狀態。
由于家政服務員的勞動時間普遍較其他職業的勞動時間更長,長期從事對于家政服務員自身的生理健康損害較大,同時又缺乏合理的社會保障,這不僅不利于家政服務員自身職業認可度的提升,更不利于家政服務員職業的構建和發展。
三、影響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的因素
(一)傳統觀念影響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
由于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腐朽觀念影響,以及在發展初期家政服務市場魚龍混雜,導致社會上有很多人對家政服務缺少正確了解,片面的認為家政服務是一種下等與卑微的職業,把家政服務員等同于封建地主家庭的“仆人”、“奴才”、“丫鬟”等,家政服務員作為一個職業并沒有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并存在著諸多的誤區,不僅不利于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的提升,也嚴重阻礙了家政服務行業職業化、規范化發展。
(二)經濟收入影響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在家政服務行業中,經濟收入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家政服務員對自身職業的滿意程度。工資的收入與工資滿意度成正比,工資收入越高,家政服務員對工資的滿意度隨之提高,最終對職業的認可度也普遍較高。
(三)文化水平影響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
在本次研究中調查的家政服務人員中,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高中,可見,現階段家政服務員隊伍的文化水平整體較低,并且在調查中還發現,家政服務員普遍缺乏法律常識和維權意識。由于多數家政服務員在工作前并沒有與雇主簽訂雇傭合同,也沒有明確工作內容和工作時間,僅僅與雇主達成的口頭協議。因此,部分家政服務員在完成工作后并沒有如約得到相應報酬的事件時有發生,但又缺乏申訴渠道,最終影響家政服務員對自身職業的認可度。
(四)行業發展水平影響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
目前,我國家政服務行業的準入門檻較低,很多家政服務員入職前并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僅有少數人經過簡單的家政服務培訓。
因此,家政服務行業出現了雙向制約的現象,家政服務員的整體素質較低制約了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同時家政服務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缺失也影響著高學歷群體的進入,導致了家政服務員這一職業難以被公眾認可。
四、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提升路徑探究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促進行業標準化發展
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更離不開法律法規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約束,離不開行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這是必由之路。
由于家政服務工作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適用于勞動法的一般規定,但是,家政服務員作為廣大勞動者中的一部分,其勞動權益亟需得到法律的保障。endprint
綜上所述,家政服務行業的良態發展不能脫離法律的保障和監管,建立適用于家政服務行業的法律法規,讓家政服務行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不僅能夠保障家政服務從業者的自身權益,更是促進家政服務行業走向標準化、規范化的根本基石。
(二)搭建行業聯網誠信平臺,讓家政服務在陽光下進行
目前家政服務行業沒有建立全國性的誠信記錄平臺,缺乏行業誠信規范,對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沒有相應的誠信記錄,雇主對于從業人員缺乏誠信判斷和評估,導致家政服務員隊伍中屢次出現惡性事件。
可見,家政服務行業需聯手建立起聯網的征信平臺,及時更新家政服務員的誠信狀況,讓家政服務在陽光下進行。
(三)積極培養專業型人才,加強家政應用理論研究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各行各業都需要高素質人才,家政服務行業也是如此,大學生進入傳統服務行業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應加強家政學專業的學科建設,積極培訓符合家政服務市場需求的高質量、專業型人才,同時不斷深化家政應用理論的研究,推進家政服務的理論化,在根本上促進家政服務行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從而使家政服務員對自身職業產生認同感。
(四)提高家政服務職業素養,樹立職業信心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于家政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家政服務市場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細分化,對家政服務員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家政服務市場對家政服務員的需求已經不僅是簡單的保潔工作,
因此,家政服務員應該努力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感,同時樹立職業信心,相信家政服務員這一職業的發展前景,并對自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將家政服務從謀生手段變成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
(五)破除陳舊觀念,反對職業歧視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全社會應該打破陳舊觀念,樹立職業平等觀,反對任何形式的職業歧視。而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式,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應正確看待家政服務員這一職業,以平常心對待高學歷人才在家政服務行業就業的現象。
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家政服務行業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提升家政服務團隊的職業素養、加強家政服務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家政服務行業立法,讓家政服務員得到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參考文獻
[1]吳瑩、梁青嶺.家政學概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2]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204-282.
[3]胡玉霞.家政服務員的社會支持[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6.
[4]王紅芳.非正規就業——家政服務員權益問題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基金項目:2016年吉林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項目“家政服務員職業認可度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課題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晏祺君(1996-),女,吉林農業大學,本科生,家政學專業;侯力介(1996-),男,吉林農業大學,本科生,家政學專業;林麗萍(1996-),女,吉林農業大學,本科生,家政學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