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玉泉
(淄博市周村區人民醫院,山東淄博 255300)
心血管內科感染因素以及臨床治療研究
苗玉泉
(淄博市周村區人民醫院,山東淄博 255300)
目的 探討心血管內科的感染因素以及臨床治療的研究成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89例心血管內科疾病且有感染癥狀患者,收集病情以及臨床治療資料進行研究與觀察。結果 分析發現院內感染等六項感染因素,包括住院時間、有無侵襲性操作、心功能級別、有無使用抗生素等因素來進行甄別和研究判斷。結論 心血管內科的患者經過研究后感染因素明確,感染幾率大大減少,臨床治療效果更佳,使患者的疾病好轉程度更佳。
心血管內科;感染因素;臨床治療
心血管疾病近年來越發普遍,已經成為除癌癥外的第二大威脅人類身心健康的疾病。心血管內科接診的主要病癥有心絞痛、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心率不齊等[1]。常見癥狀多為胸痛、胸悶氣短、頭暈暈厥、氣促無力等。目前心血管內科疾病常用的藥物主要有①抗高血壓、血脂藥;②抗心絞痛和抗心律失常藥;③抗心衰藥物;④抗凝藥;⑤改善血液循環藥物;⑥改善心肌代謝藥物等六種藥物。若疾病發生感染則加大治療難度。現對本院心血管內科感染癥狀患者的治療和護理資料進行對比,分析感染的原因和臨床治療的研究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289例心血管內科疾病且有感染癥狀的患者。將其臨床治療資料進行觀察分析,其中男185例,女131例,年齡(48~79)歲,平均年齡(62.76±7.21)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83±3.94)年。其中院內感染19例(6.57%),上呼吸道感染41例(14.18%),胃腸道感染65例概率為(22.49%),下呼吸道感染36例(12.45%),泌尿系統感染85例(29.41%),皮膚軟組織感染43例(14.87%)。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對比患者感染的發生率和分析發生感染的因素,對每一項因素進行排查,總結感染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感染情況將患者進行不同的分組。對比患者的年齡、性別、住院時間、是否有合并病癥、是否有器質性心臟病等進行分析。保持病室干凈整潔,定時通風;根據病情病種進行分類安排病房;根據病情為患者安排合適的體位。定期測量基礎生命體征,隨時監測患者身體狀況;收集病患資料進行評估;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每日按醫囑為患者進行輸液或其他措施等。
1.3 療效判定
對比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情況,以及自身身體狀況和其他影響疾病判斷的疾病等。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的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感染因素比較分析(例%)

表1 感染因素比較分析(例%)
項目 院內感染 胃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皮膚軟組織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例數 19 65 41 36 43 85百分比(%) 6.57 22.49 14.18 12.45 14.87 29.41 χ2 - 5.09 4.53 6.32 7.76 6.72 P-<0.05 <0.05 <0.05 <0.05 <0.05
感染因素的比較分析,院內感染幾率為6.57%,上呼吸道感染概率14.18%,胃腸道感染概率為22.49%,下呼吸道感染概率為12.45%,泌尿系統感染幾率29.41%,皮膚軟組織感染概率14.87%。
心血管疾病難以徹底治愈病癥,所以需要長期性的治療,在冗長的療程中,很容易被病原體侵襲導致感染。針對感染進行的治療調整主要有:①對于有合并病癥的患者要重點觀察,必要時給予增強免疫力的藥物;②注重患者飲食,根據病情給予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等飲食調整;③嚴格遵守無菌操作;④長期臥床的患者注意清潔和調整體位,避免壓瘡的出現和加重;⑤盡量減少對患者的侵襲性操作,以免損傷患者黏膜,增加感染的幾率[2]。
臨床上對于內科感染治療并沒有明確性的針對治療,只能盡量減少感染的發生。主要治療還是針對感染的病原體進行藥物治療,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藥物。但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管有一定的炎癥或損害或堵塞等,往往藥物難以進行有效的治愈。
根據本文所選的289例心內科疾病且感染的患者進行資料對比分析,院內感染的情況發生遠比其他感染因素小,而泌尿系統感染因素是所有感染因素中最多見的。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患者不重視外陰護理等原因。綜上所述,應增強自我防護能力,應重視且嚴格執行各項防護護理。
[1] 王偉燕.5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感染因素的調查及應對措施[J].醫學信息,2014,20(108):46-48.
[2] 董金祥.淺析心血管內科患者感染因素與臨床治療[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1(15):76-77.
Infection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Research
Miao Yuquan
(Zibo City Zhoucu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Zibo,Shandong 2553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28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and symptoms of infection were included,the disease and treatment data were colected 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ere six infection factors includ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Factors a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invasive operation,the cardiac function level,can be used for discrimination of infection and judgment of antibiotics application. Conclusion Infection factors analysis in patients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could greatly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s,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better,improve the patient's recovery.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department;lnfection factors;clinic treatment
苗玉泉,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心血管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