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山,趙國榮,初建崇
(海軍航空大學 a.基礎實驗部,b.訓練部,山東 煙臺 264001)
瞄準實戰化需要推進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設
劉軍山a,趙國榮b,初建崇b
(海軍航空大學 a.基礎實驗部,b.訓練部,山東 煙臺 264001)
針對實戰化教學訓練改革需要,提出了“向培養學員能力聚焦、向部隊應用實際貼近”的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指導思想,在分析了當前基礎實驗教學存在的貫徹落實先進實驗教學理念還不夠深入,實驗教學內容體系還不夠完善,實驗教學方式與方法有些陳舊或僵化,實驗教學隊伍能力素質還不適應改革發展需要,以及實驗教學與創新實踐成果不夠顯著等主要問題的基礎上,聯系實際探討了突出課程建設、方法改革、隊伍培養3個重點,加強軟件建設;增強開放管理、創新競賽、拔尖人才3個意識,注重學員個性化培養;緊盯動手實踐、自主實驗、創新自信3個關鍵詞,建立特色文化品牌;把握夯實基礎、有所作為、質量核心3個原則,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
實戰化教學; 實驗教學; 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當前,全軍院校學習貫徹習主席改革強軍重大戰略思想和對軍隊院校教育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掀起了著眼打贏育人才的教育教學改革浪潮,吹響了“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的院校實戰化教學改革號角。為此,作為學歷教育院校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應當有何作為呢?換句話說,具體到基礎實驗教學究竟應該向部隊靠攏什么?怎么改革?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弄清當前實戰化教學改革目標任務對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指導意義,從檢討當前基礎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切合實際的建設思路與措施。
實戰化教學其內涵為院校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保障等方面貼近部隊、貼近實戰[1]。如果說“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是當前新一輪院校實戰化教學改革主題,那么我們理解“向培養學員能力聚焦、向部隊應用實際貼近”便是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貫徹這一改革主題之綱。所謂“綱”就是統領和要求,綱舉目張。只有準確把握改革主題對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提出的要求,才能確保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才能有效推進各項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設任務的落實。
“向培養學員能力聚焦”,就是以培養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線,在基本知識與技能訓練、自主實驗訓練、科學方法訓練等多個實驗教學階段中,將改革的方向、視線、注意力集中到學員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提高上來。“向部隊應用實際貼近”,就是以培養學員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作風和科學態度為主線,在理論知識運用、實驗原理與儀器操作、實驗結果與分析等多個實驗教學環節中,努力營造實驗室環境與部隊作戰訓練環境、武器裝備建設環境、學員第一任職需要相接近、貼近的氛圍[2]。
1.1切實夯實學員科學文化基礎
原副總參謀長在全軍院校訓練部長集訓會上指出,“學歷教育要突出打牢崗位任職和長遠發展基礎。”我軍院校干部成長學歷教育的主體是“合訓”本科教育。“合訓”作為培養鍛造高素質新型指揮員的基礎教育階段,教學改革一定要注重突出“基礎性”這著力點。依此,學歷教育“合訓”有3個含義:①打牢基礎;②滿足本科教育基本要求;③圍繞“崗位任職”需求打基礎。按照新的教學改革要求,作為學歷教育本科基礎實驗教學,在夯實學員科學文化基礎上下功夫,就意味著不能簡單為了基礎而基礎,而要適應學歷教育文化基礎轉型發展需要,從單一、寬泛的定勢中擺脫出來,緊緊圍繞崗位任職需求及未來發展打基礎。換句話說,就是要以“合訓”人才培養目標為需要,以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為依據,統籌協調崗位任職與長遠發展的關系,在打牢學員自然科學知識與工程技術素養上下功夫[3]。
1.2凸顯學員能力培養實驗教學主線
《軍隊院校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提出,要“以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構建與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原總參謀部《加強和改進軍隊院校教學工作的意見》強調指出,各級各類軍官都要注重戰略思維、信息素養、創新能力培養;著力培養學員問題意識、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拓展實踐教學形式,堅定不移地將教學重心放在能力培養上等。這一系列的指示和要求,體現了戰斗力標準是檢驗教學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的思想,表明了當前培養能打仗打勝仗新型軍事人才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能力來自于實踐。能力并不是直接教出來的,而是通過一定的保障體系,通過一定的活動激發培養出來的[4]。基礎實驗教學作為學歷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是學員進入院校后最早的、連貫的、綜合的、系統的實踐教學活動,起著奠定學員能力基礎的重要作用。因此,基礎實驗教學改革就必須堅持把學員知識運用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效果作為檢驗衡量實驗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學員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1.3注重實驗與部隊實際應用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是院校教學的基本原則,也是實驗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如果僅限于在實驗室內就實驗而實驗,不與工程實際、海軍裝備科技發展以及部隊訓練實際相結合,要培養出具有良好工程素養、適應裝備科技快速發展需要的創新型軍事人才是不可能的。實驗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訓練[5]。它既是對知識的應用,也是對學員將來從事海軍作戰指揮、裝備管理、技術保障的某種基本能力的演習。因此,實驗教學加強與部隊實際應用結合,對于學員不僅起著鞏固知識、提高能力,也為學員將來從事部隊訓練指揮與管理奠定基礎作用。在當前聚焦實戰、部隊院校的教學改革中,實驗教學注重部隊實際應用就顯得更加重要。
用改革主題審視當前的實驗教學現狀,對照國家、軍隊院校教學實驗示范中心評估標準,以及軍內外院校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水平,還存在一些問題或差距。
(1) 貫徹落實先進實驗教學理念還不夠深入。由于受傳統的實驗依附于理論教學觀念影響,對“以學員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知識、素質和能力協調發展”的實驗教學理念[6],內涵理解和認識上有差異,使先進理念未能實實在在地貫穿于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存在著為理論而實驗、為項目而教學的傾向。重視實驗為理論學習服務,忽視實驗為學科人才目標的支撐;重視實驗課程的共性要求,忽視自主學習與個性化需要;重視傳授實驗知識與實驗技能,忽視培養探索精神與科學思維。
(2) 實驗教學內容體系還不夠完善。在實驗課程設置上,雖然獨立設置了實驗課程,但還未能突破理論課程體系的制約,過于強調單門理論課程的需要。實驗課程的教學目標相對分散,不利于滿足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總要求。在實驗教學內容上,實驗項目的篩選和更新率較低,反映現代科技發展水平、體現先進性和時代感不強。有的實驗課程實驗項目類型和層次設置比例還不夠合理,與軍事工程、部隊訓練、裝備建設應用實踐聯系不夠密切。有的實驗教材類似實驗指導書或類似儀器設備操作說明書,不能滿足實驗學習多樣性的需求。實驗教學網上信息資源還不夠豐富,虛擬、仿真實驗與實際實驗還未能有機結合。
(3) 實驗教學方式與方法陳舊或僵化。當前的實驗教學總體上沒有擺脫按教材或指導書“照方抓藥”為主的教學方式[7],授課過程基本上是沿襲老一套的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實驗方法與步驟、實驗注意事項的“同一方式”,實驗課實施計劃基本上也是傳統的按規定時間、必做項目、統一方案進行的“約束方式”。這種模式限制了學員的思維空間、制約了學員實驗的主動性,不利于培養學員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實驗教員慣用傳統課堂教學思維,只注重了傳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忽視了兩者的深度和整合,缺少獨立自主、思維激蕩和探究創新的實驗室氛圍,抑制了學員主動參與實驗的興趣和積極性。
(4) 實驗教學隊伍能力素質還不適應改革發展需要。從我部現有專職實驗教學人員情況來看,其中50%是非現役文職,而且整體上75%是青年教員,這支隊伍先天存在著“三缺一不合理”的問題。①缺乏理論教學實踐的積淀,教學基本功還有待提高;②缺乏裝備科研實踐的歷練,科研學術背景有待貼近部隊實際;③缺乏對部隊崗位需求的了解,實驗教學的針對性指導性有待改進;④實驗教學人員結構比例還不夠合理,未能形成專兼結合的實驗教學隊伍,青年教員比例相對過高,高職實驗教員比例相對較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了教學改革發展的需要。
(5) 實驗教學與創新實踐成果不夠顯著。實驗教學課程改革與建設還難以取得省軍級以上的優質課程,還沒有形成在軍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實驗教學團隊和教學名師。開展學員創新實踐活動機制還不夠健全,具有較高創新性的作品還比較少,近幾年組織學員參加全國性大學生學科競賽還未取得一等獎的高獎,在學員中的影響力還不大。基礎實驗中心建設品牌意識不夠強,建設特色還不夠顯明。
解決上述問題或縮小差距的出路是改革創新,動力也是改革創新。一流的大學必須要有一流的本科教學,一流的本科教學必須要有一流的實驗教學為支撐[8]。學歷教育院校基礎實驗室承載著實施個性化培養、提高學員自主學習、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任,必將大有作為。此次軍隊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主題,不僅為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瞄準實戰化教學需要,如何推進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總體思路是:以突出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整體建設為重點,“重內涵、抓教改、搭平臺、爭先進”,抓住院校改革發展的機遇期,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統籌軟硬建設,以軟件建設為重點;以教學改革帶動實驗中心全面建設,努力完善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驗教學體系;搭建起良好的學員創新實踐活動平臺,努力形成實踐、自主、創新的特色文化,提高基礎實驗室建設質量與效益;為學院打造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品牌、爭創海軍一流學歷教育院校提供有力支撐。
3.1突出課程建設、方法改革、隊伍培養
以新一輪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為契機,突出實驗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項目改革。要有計劃地推進精品課程、精品教材、教材編寫、優質課件等建設。在分析研究傳遞接受、探究發現、協作交流、遠程學習等各種教學模式優缺點的基礎上[9],針對不同實驗類型實驗課程和實驗項目,結合、綜合與融合精講式、啟發式、問題式、討論式、匯報式等實驗教學方法。有計劃地重點組織進行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虛擬實驗室等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10]。持續推進基于學員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方法改革試點,不斷深化實驗教學模式改革。大力倡導學習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先進實驗教學理念之風,重點推行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堅持走“雙師+科研素養”的實驗教學人員成長之路,提高綜合能力[11]。堅持科研鍛煉隊伍、服務部隊、促進實驗教學的原則,鼓勵支持教員參與學院科研課題研究任務,鼓勵在基礎研究項目上多出成果。
3.2增強開放管理、創新競賽,注重學員個性化培養
加強并健全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將“探索之路”創新實踐活動、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計算機設計大賽、機械慧魚設計競賽、物理科技競賽等學科競賽辦成品牌,鼓勵和支持有興趣、有專長、有個性的學員自主進行科技創新、參加科技大賽。認真總結近年來組織學員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的經驗教訓,建立規范的培訓機制、選拔機制、競賽機制,組建相對穩定的、覆蓋一定技術專業的、高水平的指導教員隊伍。要進一步加強開展學員創新實踐活動模式研究,努力建成“競賽牽引、主題鮮明、課程支持、形式多樣”的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平臺。打破實驗教學中心界限,統籌現行基礎實驗室資源,建立五大基礎實驗平臺,即公共基礎實驗平臺包括大學物理實驗室、大學化學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技術基礎實驗平臺包括機械設計實驗室、力學實驗室、微機原理與接口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電工實驗室;工程訓練實驗平臺包括機械模型制作實驗室、計算機組裝實驗室、電子綜合實踐實驗室;探究創新實驗平臺包括物理研究實驗室、化學創新實驗室、機械創新實驗室、軟件綜合應用實驗室、電氣控制實驗室、EDA實驗室、電子技術創新實驗室;網絡學習實驗平臺,依托門戶網站整合網上實驗教學資源。
3.3積極推進實驗室文化建設
著眼發揮實驗室文化育人功能,積極推進實驗室文化建設。牢固確立“育人為本、實踐為基、創新為魂”的實驗室管理理念;“夯實基礎、注重實踐、培養能力、激勵創新”的實驗教學理念和“以培養學員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的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發展理念。讓學員一走進實驗室就由課堂思維立即能夠轉入實驗思維,接受的是開放模式、自主預約選題、自主設計實驗等,并由實踐激發學員的創新沖動、創新熱情和創新自信。在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改革上,堅持“三個結合”,即堅持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實驗教學與軍事工程相結合、實驗教學與創新實踐相結合;在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上,實現“三個轉變”,即實現由注重技術指向教學向注重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轉變、由單一傳授型實驗教學法向多元開放型實驗教學法轉變、由基礎驗證實驗為主向基礎綜合設計實驗兼顧轉變;實驗教學改革要達到“一個目標”,即以建立學員主體參與自主開放的基礎實驗教學新格局為目標。
3.4夯實基礎、有所作為、質量立校
質量立校、特色強校,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是建設現代化軍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然選擇。新一輪軍隊院校教學評價工作,是對院校全面性的一個教學工作評價,涉及教學各方面、各類、各層次。對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來講,要把握并做好3個特點的工作:① 評價模式體現發展性。新一輪教學評價既要考察與職能任務的貼近程度,也要考察同類院校的領先程度,還要考察相比上次評價的進步程度。因此,務必要把近年來或現在已進行的改革項目、增長項目、進步項目做好做精。② 評價方案突出個性化。新的評價“X”方案分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針對全軍院校制定的共性和剛性指標,另一部分就是院校自己的“X”指標,實際上方案要評價的是院校自身的特色和內涵,也是最能體現院校發展水平評價部分[12]。因此,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要堅持靜態管理與動態建設相結合,重點梳理今后幾年大項工作和改革舉措,理清下一步建設發展思路,保持和發揚基礎實驗教學在評價中的特色和優勢。③ 評價機制實現常態化。新一輪教學評價工作要求院校每年組織一次自查自評,年度自評數據上報備案,將大單位組織評價和各類專項評估結果納入指標體系,使教學評價與日常教學工作融為一體。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發展,要堅持把新一輪軍隊院校教學工作評價作為發展的挑戰與機遇,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長效機制,力爭在省軍級基礎實驗室評估中再創佳績。
軍隊院校推進實戰化教學改革,帶給了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新的發展要求和機遇。強調以學員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的實驗教學目標,將彌補傳統學歷教育的不足,在打牢基礎方面體現實戰化特色。為此,我們要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為先導,真正確立起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在院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進一步研究探索符合自身人才培養實際的基礎實驗教學體系,將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促進院校實戰化教學改革全面深入發展。
[1] 李建軍.關于實戰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政工學刊,2015(1):5-7.
[2] 程子光,楊兆民,馮亞軍,等.作戰實驗室實戰化教學的思考[J].空軍預警學院,2015,29(2):143-144.
[3] 郭云瑋,盧丹路.院校人才培養“靠攏部隊聚焦實戰”的三個著力點[J].海軍院校教育,2016,26(4):25-27.
[4] 王永生.創新方略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
[5] 張永兵,柳中海.教學實驗室導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6] 夏有為.建設教學實驗室的國家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3):335-338.
[7] 張立立,楊文谷,李大宇,等.基于開放實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模式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7):29-32.
[8] 高立模.“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總結報告[J].物理實驗,2008,28(12):2-3.
[9] 姚利民.打破教學改革堅冰創新高校教學方法[J].中國高等教育,2010(8):40-42.
[10] 肖學祥,郭梅初.基于信息技術的院校實戰化教學條件建設[J].國防科技,2013,34(3):78-80.
[11] 劉軍山,王成剛,王 文,等.“雙師+科研”型實驗教學隊伍培養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0):240-243.
[12] 彭安臣,雷勇軍,范玉芳.如何制定院校教學評價“X”方案[J].中國軍事教育,2015,27(1):41-44.
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BasicExperimentTeachingCenterAimingatActualCombat
LIUJunshana,ZHAOGuorongb,CHUJianchongb
(a.Department of Basic Experiment, b.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val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 Shandong,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form demand of the combat-oriented teaching and training, the guiding ide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is proposed,i.e., focusing on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closing to troops application.The main problems of basic experiment teaching at present are analyzed, e.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vanc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cept is not enough,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is somewhat rigid, the abi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m is not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are not significant enough.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measures are discussed with practice from the aspects of enhancing the software construc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personal cultivation,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culture brand, and taking the way of quality development.
combat-oriented teaching; experiment teaching; basic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G 647
A
1006-7167(2017)10-0270-04
2016-12-15
劉軍山(1963-),男,山東萊陽人,碩士,教授,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Tel.:13081609111;E-mail:lyx198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