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鮮,周 強,劉 睿
(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二病區,四川 遂寧 629000)
聯用FOLFOX4方案和替加氟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化療的效果研究
楊 鮮,周 強,劉 睿
(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二病區,四川 遂寧 629000)
目的:聯用FOLFOX4方案和替加氟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化療的效果。方法:將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間某院收治的9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化療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有46例患者。為兩組患者均使用FOLFOX4方案(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進行化療。在此基礎上,為研究組患者加用替加氟進行化療。化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化療后1~2年的生存率。結果:化療結束后,研究組患者化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轉氨酶升高的發生率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化療后1年及2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用FOLFOX4方案和替加氟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化療的效果較為理想。
晚期胃癌;聯合;化療;替加氟
研究發現,胃癌患者在發病的早期多無明顯的癥狀。當患者出現劇烈的胃痛、嘔血、便血的癥狀時,其病情已經進入了晚期。臨床上無法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根治手術。此類患者需要進行化療,以延緩其病情的惡化,延長其生存期。近年來,我院開展了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化療的研究。在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常規化療的基礎上,為其加用替加氟進行化療,效果確切。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確診并進行化療的92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有男53例,女39例。他們的年齡為27~76歲,平均為(46.8±11.5)歲。在這些患者中,TNM分期[1]為III B期的有60例,為IV期的有32例。這些患者的卡氏評分均不低于70分,其預估的生存期均在3個月以上。本次研究的排除標準是:1)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2)患有嚴重血液疾病的患者。3)合并有廣泛的癌灶轉移、晚期惡病質的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兩組患者均使用FOLFOX4方案進行化療。FOLFOX4方案所用的藥物包括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奧沙利鉑的用法是:在進行化療的第1 d,將85mg/m2的奧沙利鉑放到500ml的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亞葉酸鈣的用法是:在進行化療的第1 d及第2 d,將200mg/m2的亞葉酸鈣放到500ml的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氟尿嘧啶的用法是:在進行化療的第1~第5 d,將500mg/m2的氟尿嘧啶放到500ml的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氟尿嘧啶注射完畢后,休息25 d。化療30 d為1個療程。對兩組患者均進行4個療程的化療。在此基礎上,為研究組患者加用替加氟進行化療。替加氟的用法是:在進行化療的第1~第5 d,將1 g/m2的替加氟放到500ml的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
1)觀察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不良反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轉氨酶升高)的發生率及化療后1~2年的生存率。2)在化療結束的3 d后,使用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實體瘤療效評定標準[2]對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進行評定。具體的評定標準是:(1)完全緩解(CR):化療結束后,患者的癌灶徹底消失,且持續的時間在4周以上。(2)部分緩解(PR):化療結束后,患者腫瘤的體積減少50%以上,且持續的時間超過4周。(3)病情穩定(SD):化療結束后,患者腫瘤體積的增減幅度在25%以內,且未出現新的病灶或轉移病灶。(4)病情進展(PD):化療結束后,患者腫瘤的體積增大在25%以上或出現新的病灶及轉移病灶。總有效率=(CR例數+PR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其近期療效、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化療后1~2年的生存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化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的比較
在進行化療期間,在研究組患者中,骨髓抑制的發生率為34.78%(16/46),消化道反應的發生率為43.48%(20/46),轉氨酶升高的發生率為17.39%(8/46)。在對照組患者中,骨髓抑制的發生率為28.26%(13/46),消化道反應的發生率為47.83%(22/46),轉氨酶升高的發生率為10.87%(5/46)。兩組患者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進行隨訪的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化療后1年及2年的生存率依次為91.30%(42/46)、69.57%(32/46)。對照組患者化療后1年及2年的生存率依次為63.04%(29/46)、28.26%(13/46)。研究組患者化療后1年及2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據調查,晚期胃癌患者化療后5年的生存率不足10%[3]。臨床上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其生存期作為治療的宗旨。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FOLFOX4方案對兩組患者進行化療。該方案所用的藥物包括奧沙利鉑、氟尿嘧啶及亞葉酸鈣。奧沙利鉑是第三代抗癌藥。此藥中的活性鉑能夠結合腫瘤細胞核內的脫氧核糖核酸,并與其進行結構交聯,從而使腫瘤細胞DNA的合成受阻,最終導致腫瘤細胞的凋亡。氟尿嘧啶在細胞內可轉化為氟尿嘧啶脫氧核苷酸。該物質能夠與腫瘤細胞內的胸苷酸合成酶相結合,干擾腫瘤細胞內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進程,進而使腫瘤細胞凋亡。亞葉酸鈣進入人體后,可被四氫葉酸還原酶還原成四氫葉酸。四氫葉酸可通過一系列的生化作用增強氟尿嘧啶脫氧核苷酸與胸苷酸合成酶的結合力,從而增強氟尿嘧啶的抗腫瘤作用。
FOLFOX4方案是臨床上治療晚期胃癌的常用方法。但其遠期療效始終難以提升,故臨床上亟需改進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化療的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為研究組患者在使用FOLFOX4方案進行化療的基礎上,加用替加氟進行化療。替加氟進入人體后,可轉化為氟尿嘧啶,從而發揮氟尿嘧啶的藥理作用。替加氟在人體內轉化為氟尿嘧啶的過程非常緩慢,故可確保氟尿嘧啶在人體內的血藥濃度。同時,在制作替加氟的過程中,使用了藥物濃度緩釋技術,因此使用此藥進行化療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聯用FOLFOX4方案和替加氟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化療的效果較為理想。
[1]李宗林,姜淮蕪.進展期胃癌術中組織間靶向注射化療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5,36(10):1589-1591.
[2]孫震.新輔助化療治療進展期胃癌療效的Meta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6(3):393-398.
[3]陳瑞紅.中晚期胃癌介入化療的臨床研究[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5,32(3):481-482.
R735
B
2095-7629-(2017)12-0107-02
楊鮮,1987年6月出生,女,四川射洪人,醫師,研究方向為腫瘤放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