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燕京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應當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重視。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豐富情感和審美情趣,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可以使課堂教學的氣氛不再枯燥乏味,對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展現更加生動生動。將情感教育融入到語文課文的講解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叩擊學生的心靈,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本文將詳細分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現狀和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情感教育方式。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教學
情感就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做出的心理反映的一種現象,可以表現出喜怒哀樂或者好惡愛恨等方面。情感教育是指教師以規定的教學目標為依據,采用開展教學活動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情感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從而培養出新的且更高級的情感,最終形成新的高級的情感品質。初中時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一個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該在這一時期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給予格外的重視。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因素,努力拓寬學生的情感空間,進一步提高情感教育的質量。本文將結合當前初中語文教育的現狀,對情感教育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
一、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現狀
情感教育作為教育任務中的核心部分,是我國當前正在積極開展學生的素質教育。雖然通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傳統應試教育的模式的影響下,教育模式的本質并沒有發生,學生為了取得良好的考試成績,必須整日埋頭學習,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完成課業,教師在講課時突出的重點依然是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沒有將學生情感的培養放在首要的地位。因此,當前由于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教師容易忽視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教育,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學生的情感素養,這也成為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教育的相關部門已經清楚地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也提出會更加重視這個問題的解決,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難。受限于當前整個教育制度體系中的問題,教師不可能忽略學生的成績,對教育方式進行徹底的改革。
二、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作用
初中階段對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影響,該時期的教育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時期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對其人格的建立非常有利,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和教材、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文中出現的優秀人物形象,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指引其向心目中的榜樣學習。初中時期的學生對所遇見的人、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他們的情感狀態尚不穩定,興趣和愛好會隨著周圍的事物和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轉變。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有助于激發出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熱情,從而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 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體會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讓他們對教材的學習抱有一種欣賞、研究和運用的態度。學生只有對語文教材有深入的探究,才有助于他們以更加清晰的態度去發現自我,塑造自我,從而激發出更大的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努力去創設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對學生的學習進程給予適當的指導和推動,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與自己的親身感受結合起來,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和體會初中語文教學的意義。在教師科學合理的指引下,學生漸漸地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開始主動地進行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情感和經歷,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 合理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發展給予合理地引導是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客觀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既要注重鍛煉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發現和感受美好的事物,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教師自身還要注重提升理論修養和知識水平,切實地培養學生的情感素養,把情感教育當做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著手,多渠道、全方面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有相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教育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許多的中學生都會表現出很喜歡或者崇拜一些老師的行為,從而對教師所帶的課程也比較有興趣,且會主動努力地去學好這門課程。因此,在初中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感教育的方式,更深入地去引導學生和激發學生。初中語文教師充分利用情感教育這一方式的特征,為語文教學開創一條情感教育通道,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于教師,要善于運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初中語文的教學活動中。
3.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時非常有必要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學生,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努力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充分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熱情,更好地開展情感教學活動。在創設教學氛圍時,教師要注意的是,創設出的必須是能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的一種氛圍,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從枯燥無趣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變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動去探索和求知,這樣才更加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全面發展。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還要善于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手段,圖文并茂、生情同存,將教學內容展現地更加生動有趣,既將語文的魅力充分展示出來,也在無形之中創造出積極的學習環境,更加合理地將學生引入到教學過程中,最終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愛好,讓語文教學與閱讀的情感有機結合,實現學生對知識、思維和素養的全面提升,促進情感教育更好地發展。endprint
4. 通過朗讀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情感
對課本上的文章進行朗讀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指導并鼓勵學生參與朗讀,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養成朗讀文章的好習慣。在每一次的朗讀中積累感觸,有助于增強對情感的領悟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最好能與學生一同進行文章朗讀,帶動并且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從文字中領悟到作者的感情,實現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誦讀文章是一種培養學生情感的有效方式,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情實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好的文章誦讀次數越多,所領悟到的情感越真切。
5. 找尋師生心靈的契合點培養學生的情感
作為教師必須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所具備的人格魅力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作為初中的語文教師,既要認真完成教學的任務,還要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教學事業中,用自己的真情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真心去和學生接觸,培養師生間良好的感情,這會縮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語文教師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課堂中講授知識、表達情感時,盡量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比如有教師曾在講解詩詞時,與某些歌曲中出現的古詩句相結合,這立刻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熱情明顯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這些小細節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6. 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的情感
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應該依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和啟發,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通過啟迪心靈的方式,完善學生的思想認知和態度觀念。
四、 小結
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正確的引導作用,因此必須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健康完善的情感因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地發展。根據初中時期學生的心理特征及發展規律,采用多樣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并且認真地落實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認知能力,這將在明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對學生思想情感的健康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敏.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融合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17):191.
[2]吳玉生.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2015,(09):2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