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梅+李梅霞++喬治·德沃爾斯基
2030年,地球的大功率無線電將會將信息傳輸到距地球約12.4光年的一顆外行星,那里具備了人類生存的條件。如果當地有外星人接收無線電,那么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音樂盛典,因為發送的二進制數據流中涵蓋了地球一流電子音樂家的音樂片段。一半是藝術,一半是科學,但人類對外星人幾乎一無所知。我們是否該真正開始關注自身呢?
2017年10月,西班牙舉行了為期三天的聲吶電子音樂節。在此期間,各主辦方將歐洲非相干散射科學協會(EISCAT)運行的32米寬的無線電天線對準天空,連續向紅矮星GJ273(又名魯坦星)發射無線電信號。就目前所知,紅矮星GJ273有兩顆行星,其中一顆叫GJ273b的行星可能具備維持生命的環境。在“主動搜尋地外文明”計劃(METI)的天文學家和加泰羅尼亞空間研究所
(IEEC)的協助下,聲吶團隊發送了奧泰克爾、霍莉·赫恩登、讓·米歇爾·雅爾、莫德塞萊克
托爾、馬特莫斯、科德9以及勞蕾爾·哈洛等音樂家的數字化音樂片段編碼。
2018年4月,團隊將從參加本屆音樂節的33個音樂家的作品中再選出15個片段發送出去。
這次活動取名為“聲吶呼喚活動”。官方網站報道稱,本屆音樂節是“音樂、創新和技術的盛宴,也是人類與外星人的共同反思”。這次活動顯然在為音樂節做宣傳,以出售更多的門票,此外,還意欲促成“人類與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觸”。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兒天花亂墜,不過,的確是在做一些科學實驗工作:“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比較保守,只是被動地接收外星信號,這項活動卻試圖真正接觸到外星人。
這讓我不禁發問:這到底靠不靠譜?的確,這個活動聽上去無害而有趣,但也并非毫無風險。外星人也許正在屏息傾聽,他們會做何反應,我們無從得知。整個活動似乎有點為時過早,甚至有些魯莽。
但是,非營利性組織METI的總裁道格拉斯·瓦科卻不這么認為。他認為,“聲吶呼喚活動”是個不錯的途徑,可以測試和改進基本的星際通信原則,有助于公眾理解METI 的理念,還可以搞清楚到底有沒有外星人。
瓦科說:“我們正在測試費米悖論的一種解決方案,叫作動物園假說。動物園假說認為,與以往的看法不同,外星人的散布之廣也許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附近的行星上也許就有他們的足跡。簡言之,他們已經知道我們居住在地球上,但他們只是看著我們,就像我們看動物園里的動物一樣。”瓦科希望我們能發送一些更有趣的信息,以博得外星人的回應。
瓦科說,這項活動的另一個目的是,研發一個發射途徑,可以反復多次將信息發射到眾多的恒星上。多的恒星上。
他說:“準備工作包括傳輸將要發送的信息、運用歐洲非相干散射科學協會的傳輸格式等對信息進行編碼,并將信息歸檔,以便后人查詢、記憶,清楚人類自何時開始期待外星人的答復。從現在起的25年里,假設METI能成功創建一個組織機構,允許人類長期思考,鼓勵天文學家尋求來自行星GJ273b的答復,那么哪怕沒有收到外星人的回復,也可以說這次活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聲吶呼喚活動”不由讓人想起之前試圖建立的星際通信計劃,包括1974年的阿雷西博信息、1999年俄羅斯的“宇宙訪問”計劃、2013年的“孤獨信號”工程,以及規模更小的NASA發射的“旅行者”號的“金唱片”。但這些計劃都沒有下文了。
瓦科說:“我們已經連續三天向同一顆行星GJ273b傳送信息,并留給那里的科學家足夠的時間,請他們的天文臺同事觀察我們的多次傳輸過程,以便確認其探測到的信號的確是人為發出的。此外,我們將于2018年4月發送第二套數據,多給了6個月時間,讓魯坦星的行星GJ273b上的外星人做好準備,來觀察地球活動,以進一步確認我們的信號。”
此外,加泰羅尼亞空間研究所和METI的科學家設計的信號傳送過程,本質上來講屬于“預設信息”。換言之,信息的每個部分都蘊含著隨后信息的解碼方法。“聲吶呼喚活動”團隊聲稱,外星人足夠先進,應該能監測到我們傳送的信息,并能辨別出這并非自然現象。第一次發送的音樂現在正以光速向GJ273b飛馳而去,將于2030年年底到達。因此,我們期待在2043年得到他們的答復。
每位參與計劃的音樂家都必須作曲,并特地為傳送音樂做準備。由于傳輸速率非常低,只有每秒500字節的數據,音樂家的作曲時長只有10秒,并且音頻比特率特別低。對音樂發燒友而言,它是一個只有8位的脈沖編碼調制(PCM)編碼,而且是單聲道,采樣頻率僅為8千赫,沒有使用數據壓縮。每首樂曲之前都配有數字“教程”,說明聲波的數字編碼,聲波使用的是不同的頻率及諧波。10月16日至18日,在挪威的特羅姆瑟,音樂片段已經從歐洲非相干散射科學協會的天文臺發送出去了。
瓦科認為,所有有能力來到地球并造成傷害的外星人,都已經知道了我們的存在,所以,宣稱向外星人發送信息的行為很危險的說法,有點夸大其詞了。他說,人們總是自然而然地認為,做事比無為更危險,所以相較于不發送信息,發送信息的風險更大。
他說:“但當我們停下來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時候無為反而更危險。有些人選擇不接種可預防嚴重疾病的疫苗,但是這實際上增加了他們的患病概率。如果更多的人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這將對公眾健康造成毀滅性影響。”瓦科假設與外星人接觸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有些善良的外星人可以把我們從熟知的原始模式中拉出來。或者最起碼,證明外星人的存在可能會引導我們的文化、社會和政治價值觀(更不用說技術了),朝著更積極的方向發展。
當然,謹慎行事絕非壞事。瓦科自己也承認,這次活動的首要任務是測試費米悖論的潛在解決方案。但是,要說“大靜默”的確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銀河系中尚未發現任何地外文明的蹤跡。130億年以來,在1.5億光年的范圍內,古老的星際文明可能存在于銀河系的每個恒星系。費米悖論并非無聊的哲學問題,實際上是相當可怕的。有某種東西阻止了外星人公然踏入銀河系。盡管我們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但理性的做法是心懷憂慮。
瓦科又補充道:“我們需要警惕偏見,因為偏見是會引起恐懼的。”
瓦科說:“如今,國家間彼此敵對,再加上環境惡化,我們需要擔心的事情太多了。認為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來自邪惡的外星人,只需靜默就能避免災難,這種想法真叫人欣慰。我也很希望自己說,如果我們不向GJ273發送任何信息,人類就更加安全,但我不能昧著良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