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董少華
摘 要:本文從新聞輿論工作的黨性原則,媒體變革帶來的挑戰、對外傳播三個角度梳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5年至2017年新疆輿論引導工作取得的進步和成績,并就目前的媒體環境變化情況,從融媒體戰略、管理變革、激勵機制建設、技術一體化、健全評測體系、終生學習幾個方面提出可操作性建議。
關鍵詞:輿論引導;融媒體;智能媒體;機制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1-0063-04
一、引 言
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1]十八大以來,新疆的輿論引導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政府網站到兩微一端建設,從傳統媒體到新聞門戶網站,從文化建設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對外傳播,從形式、業態、內容、政策和法規層面保障了新疆輿論引導工作的穩步推進,對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影響深遠。
二、新疆的輿論引導工作
(一)堅持黨的輿論新聞工作方向,強化正面宣傳,壯大主流輿論,營造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
1.創新理念,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打破了過去僵化的工作壁壘、行業壁壘帶來的人際關系的疏離感,開拓了跨民族、跨行業、跨地域日常交往的新局面,領導干部帶頭結親,互幫互助,互相串門,互通有無,回歸熟人社會,讓普通人成為報道主角,開掘各族民智解決困難群眾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多民族社會交往活躍的強大生命力。在重大政治議程報道,特別是針對兩面人發聲亮劍活動中,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帶頭、形成了政治家引領,企業、各界人士跟進的團結局面,表達了我黨堅定的執政信念,塑造了多民族共同體的團體形象。
2.做好自治區重點工作的新聞輿論引導工作,主要集中在每年兩會、黨代會、自治區成立60周年、黨的十九大。針對這些重要工作,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及其下轄各部門已經形成了提前部署、提前策劃、提前準備、多元報道、用戶視野、重大專題、要聞及其他各類體裁齊頭并進,從報道數量、聲勢、權威性上看,新疆日報、天山網、亞心網、新疆網成為其他網站轉載數量最多的稿件來源。
3.部署和規范政府網站建設,做好政府信息公開、政務服務及評估工作,將之納入到新聞輿論引導工作中去,努力做好表率,適應時代對信息透明化的需求。
來自自治區經信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自治區已建設覆蓋20多個委辦局的政務應用系統。政務服務縱向延伸到所有地(州、市)和縣(市、區),橫向覆蓋了區本級100余個政務部門、4000多個地縣級政務部門,建成各級政府和部門網站1963個,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網上政務服務體系。
2015年新疆政府網站發展評估報告指出,2015年對新疆政府網站的評估考察,突出以下4個特點:首先強化信息公開發布力度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其次規范網上辦事流程,完善公共服務能力;再次加強互動交流效果;最后,注重用戶需求體驗,健全網站輔助功能。2015年,計劃評估160個網站(域名gov.cn),實際評估157個網站,其中A類和B類網站,總占比為60%。這兩類網站的主要特點是:能夠依法準確全面及時的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梳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每條目錄建立有效內容鏈接,優化分類、及時更新目錄內容;概況信息完善,人事任免、公務員考錄信息全面;重點公開行政權力、財政資金、行政決策、行業監管和解讀信息等內容;規章文件、規劃信息更新及時,重視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行政服務指南信息公開。網上辦事覆蓋大多數行政審批事項,服務資源開始向人性化、規范性整合,基本能夠實現辦事指南、下載服務、網上咨詢、網上申請和網上查詢全流程覆蓋。政民互動方式多樣化,及時準確的回應公眾關切的問題,多次舉辦實用有效的互動交流活動;積極利用新技術傳播政府信息,建立智能搜索平臺便于信息獲取。[2]
以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為例,截止2015年底,44個預算單位在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全面公開了部門財政預算及“三公經費”信息。建立了自治區重要政策信息協同聯動發布工作機制,實現全區政務微博、微信與政府網站信息及時發布和全面深度公開,對政府網站的“通知公告”“政務要聞”“政府文件”“部門預決算”等信息通過微博及時向網民推送。增加信息公開渠道和平臺建設。政府手機版網站運行正常,建立“政務新疆”手機APP,進一步擴大了政府網站信息公開覆蓋面。[3]2017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還使用自動語音識別系統建設了專供老年人和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通道,拓展了政務服務范圍,提升了用戶體驗。
4.黨媒首當其沖,占領輿論陣地,成為宣傳報道新疆的生力軍。
使用惠科新聞搜索搜索“民族團結”近3個月(即2017年8月16日~11月16日)可以獲得以下結果:共計獲得83076條結果,其中來自報刊9024條,網站71683條,論壇2195條,博客174條,社交媒體0條。其中涉及正面關鍵詞的條目占61.55%,占絕對多數
發稿量前十的媒體是(如圖1所示):今日頭條、聚點信息網等。可以看出,作為新疆影響力較大的新聞門戶網站如亞心網、新疆網名列前茅,互聯網的累積效應導致今日頭條等全國性的媒體影響力更大,但也要注意這些媒體中大部分稿件的稿源依然來自于新疆主流媒體。
媒體分布狀況是(如圖2所示):網站和報刊占絕對多數,主要原因是惠科新聞搜索還沒有兼容語音和文字處理的能力。文字搜索相關的廣播電視新聞網站會將稿件自動歸入網站的類型,所以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網站,其實也包括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網站新疆新聞在線。可以看出,有關“民族團結”的新聞宣傳稿件主要來源于報紙和網站,和我區著力做好新疆日報、天山網的新聞宣傳工作密不可分。
稿件來源情況是(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少數民族自治區媒體大多比較關心民族團結問題,其中以新疆為最,天山網作為自治區黨委的新聞門戶網站,比較出色的完成了喉舌的任務,在民族團結報道中成為發稿數最多的媒體。新華網、人民網的表現同時折射出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民族團結事務的高度關切。endprint
就媒體稿件分布地區看(如圖4所示),北京、上海、廣東等發達省區對民族團結問題也十分關注,新疆在所有少數民族地區中對民族團結最關注的地區。
(二)拓寬渠道,將布局輿論宣傳和規制工作的重點由傳統媒體轉向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并重
1.發力新媒體,建設兩微一端,涌現出最后一公里、訪匯聚決策參考等優質公眾號,移動APP建設如火如荼。
自2012年新疆政務微信公眾號“最后一公里”推出后,截至2015年1月,全疆15個地州、101個縣市紛紛建設了“零距離”微信公眾號平臺,形成新疆(區、地、縣)三級聯動網絡外宣大平臺。自此,通過互聯網,形成了以新媒體矩陣向外界展示新疆形象。[4]政務微信和微博作為政務傳播工作的延伸,扮演著新時期新聞機構的角色,與傳統媒體的新媒體賬號并駕齊驅。截至2017年9月,最后一公里公眾號粉絲已超過100萬,新疆訪匯聚公眾號粉絲已達113萬。另外,新疆共青團等公眾號也開始發力,為輿論引導工作保駕護航。
2015年,根據新疆政府網站發展評估報告公示情況,共計有10個地區和單位建立政務APP客戶端,分別是: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水利廳、自治區糧食局、烏魯木齊市、哈密地區、吐魯番市、阿克蘇地區、哈密市和五家渠市。新聞門戶網站中亞心網(新疆經濟報系)、天山網、分別推出了手機版,烏魯木齊晚報系推出APP掌上烏魯木齊。
2.加強法制建設,以立法規范新聞輿論宣傳工作,迎接UGC的挑戰。
UGC時代是用戶生產內容的自媒體時代,平臺賦能導致良莠不齊的眾聲喧嘩,營造清朗的新聞輿論空間成為新聞輿論引導工作的基石,如何加強法制建設,劃清法律界限,規范用戶傳播行為成為重要課題。
自治區層面,2015年自治區網信辦牽頭組織起草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范和懲治網絡傳播虛假信息條例》,已于2016年12月10日起正式實施。2017年4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已正式頒布實施,這是新疆首部去極端化方面的地方性法規,是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的一項重要立法。該條例共七章五十條,界定了極端化和極端主義的定義,指出了極端化的主要表現,提出了預防、遏制和消除極端化的具體舉措,明晰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主要職責,以及社會各方面應當履行的責任,明確了去極端化的法律責任。[5]
反恐工作、網絡安全立法也由自治區相關部委牽頭推進并上升為國家層面,其中兩項法律法規對新疆輿論宣傳重點工作影響深遠,分別為: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和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在法律的確權下,截至2017年9月,自治區網信辦和公安廳依法并曝光七批網上傳播違法信息典型案例,并呼吁網民恪守有關法律法規,文明上網,依法上網,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互聯網環境。同時,新疆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正式上線,并具有維吾爾、哈薩克文界面,疏通了少數民族群眾網絡舉報的新渠道,凈化了網絡空間。
3.嘗試新時代新形式表達,直播、短視頻受到關注。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科技媒體企業呈指數型增長,呈現了視頻和直播發展的井噴態勢,今日頭條、騰訊等公司紛紛加入了視頻直播的激烈競爭,我區媒體也紛紛開展短視頻業務和直播業務。截至2017年9月,來自trustdata大數據,我國視頻DAU達國內峰值近1.8億,短視頻快速增長DAU突破1億,視頻直播市場MAU達9221萬。[6]2015年以來,新聞門戶網站依托自己的APP開展視頻直播業務,同時部分傳統媒體依托全國較有影響力的APP開展日常直播業務,如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日常節目大部分通過花椒直播同步播出,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部分節目也使用映客、斗魚、YY等直播軟件進行同步直播。
直播業務開展方面,都市消費晨報(以下簡稱晨報)走在全疆前沿。晨報開展移動直播始于2016年年初新疆舉辦“十三冬”運動會期間,當時疆內的4G網絡開始布局,晨報所屬網站亞心網與北京奇虎360公司旗下的“水滴直播”平臺合作,引入了一批初始直播攝像頭,通過隨身攜帶的加裝了4G網卡的移動wifi設備對賽事及賽事周邊的新聞選題進行了一系列嘗試性直播報道,包括開閉幕式及一些戶外精彩賽事、新疆特色美景、美食、民俗、婚慶等;其中維吾爾族現代新式婚禮的直播最高在線人數突破兩萬人次,互動效果也非常好。移動直播的引入,顛覆了傳統媒體只能圖文敘事的模式,直播以更快的速度、更生動的畫面、更真實的表達成為新聞輿論引導工作的新手段。
4.利用大數據平臺,建設輿情管理機制,指導輿情引導工作。
輿情管理工作主要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網信辦安排部署。近年來,自治區輿情管理建設了較為成熟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流程,主要表現在:首先,建立完善的輿情監控系統,對論壇、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公開社交平臺進行24小時輿情搜集(目前微信平臺無法做到全面監控),采用人工主動檢索和網民舉報的方式進行查缺補漏,擴大輿情信息的監控覆蓋面。配合政法、公安等部門做好網上有害信息的發現與排查。其次,完善輿情分析、研判機制。探索利用大數據技術整理互聯網海量碎片信息,創新輿論監控方式,由以前的發現、歸類、整合逐步向分析、研判、凝練精華觀點轉變。最后,做好輿情引導工作。注意引導關鍵,將網民注意力引導到自治區、各地州、各市縣的重點工作上來,引導到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新疆精神和社會正氣的軌道上來;注意引導方法,針對社會負面、突發事件引發的過度偏激言論或網絡虛假信息,做到迅速發聲、澄清事實,隔絕網絡謠言生存的空間;堅守引導底線。對于特殊節點、敏感時期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惡意攻擊,組織輿論斗爭絕不退讓,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權、話語權,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網絡輿論氛圍。
(三)做好對外傳播工作,讓新疆文化走出去
新疆的對外傳播主要是針對中亞五國,多年來通過上海合作組織,新疆和中亞五國建立了較為友好的政治合作關系,亞歐博覽會加強了新疆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關系。長期以來,新疆的對外傳播工作主要由主流報紙、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新疆電視臺承擔。如新疆經濟報主辦的《大陸橋》雜志(俄文)和《友鄰》雜志(斯拉夫哈薩克文、英文)。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節目《中國之聲》,已在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土耳其五國落地。[7]endprint
近年來,網絡傳播成為對外傳播的新平臺,如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開設了英語版頁面,通過自我宣傳的方式向世界敞開懷抱。天山網新聞門戶則向中亞五國提供了5種語言信息服務,是新疆新聞門戶網站中語種最多的網站。微信、微博也為中亞國家與我國、新疆的友好往來提供了互通有無的平臺,中亞五國均建設了自己的中文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與我國、新疆各族人民開展信息交流,展現了互聯網信息傳播跨越地理邊界的強大優勢,成為新疆文化走出去的新平臺。
三、新疆輿論引導工作還需關注和加強的工作
從2005年媒體融合觀念引入中國,到自媒體崛起,再到視頻直播井噴僅經過了12年,這12年間,媒體發展主要依靠新技術推進,媒體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騰訊、今日頭條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為最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媒體,對新聞輿論工作的改革影響深遠。就目前情況看,新技術變革的腳步在不斷持續,要跟進時代步伐,迎接時代挑戰,新疆輿論引導工作還需要關注和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1.做好融媒體發展的頂層設計,制定新疆媒體融合戰略,加快新疆媒體融合步伐,有重點有步驟地幫助傳統主流媒體完成轉型。
目前,新疆媒體需要完成從互聯網+到智能+的轉型,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媒體發展服務,是未來提升輿論引導工作的基礎。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一是自主投入技術改造完成普通網絡媒體向智能媒體轉型;二是重視互聯網累積效應帶來的贏家通吃格局,動態關注全國較有影響力的網絡平臺,如騰訊、今日頭條等,有重點地選擇一些傳統主流媒體與新媒體結盟,實現強強聯合,打破地理邊界,拓展外部邊界,實現信息與用戶的智能連接。如引導新疆日報、新疆電視臺與騰訊建立合作關系,重點建設騰訊新疆頻道,輻射新疆社群;將重要輿論宣傳視點從微博逐漸向今日頭條號或鳳凰號轉移,建設層級合理的輿論引導格局;保持政策調整的靈敏度,適應技術導致的媒體格局變化,動態挑選合作伙伴,做好內容供應。
2.從管理上進行變革,重新定義媒體,重新定義媒體員工,開拓社群,逐漸實現扁平化管理,提升媒體應對競爭風險的敏捷性。
隨著技術的發展,媒體組織的變化演進,媒體工作流程的全程再造,對傳統的媒體管理也發起了挑戰,黨媒要學會積極應對這些挑戰,實現多元化管理。管理變革需要重新定義媒體,媒體需要思考自我定位,是成為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內容供應商,還是內容供應和渠道平臺兼而有之?新聞門戶網站和APP需要準確的定位,要適度打破行政界別,比如政府網站實現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新聞門戶網站實現新聞信息+社會服務。公眾號、新聞門戶網站、APP都可進行此類嘗試。那么在這一定位之下,如何開展多元化管理呢?首先,我們面臨的情況是,傳統的事業單位的“鐵飯碗”是否需要變革為隨需隨聘制?大數據為我們提供了新聞傳播的題材富礦,打通技術人員與采編人員的管理壁壘,實現扁平化管理是大勢所趨。媒體還需要培育自己的職業社群,與職業社群建立長期伙伴關系,實現輿論引導工作的多渠道、多層面融匯貫通的多元化格局。
3.建立新疆自媒體傳播的全民獎勵機制,將全民納入到新疆輿論引導和正面宣傳的隊伍中來,制定相應的獎勵策略和獎勵額度。
鼓勵所有的記者編輯申請或制作公眾號或者移動媒體公號,給予適當補貼。有選擇地與影響力較大的自媒體合作,并根據自媒體發展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合作對象放眼全國,形成自媒體與大眾傳播兼容的開放有序的新局面。
4.加強智能語音識別系統一體化建設。
實現跨語種實時翻譯、跨語種交互互動。整合國家語委,科大訊飛,新疆大學提供的少數民族語庫數據庫。建設媒體技術開源平臺,提倡智能語音系統技術開源,利用社會力量和社群力量,加快完善智能語音系統建設。為新聞網站、APP實現跨語種語音文字輸入,跨語種語音即時翻譯打下基礎。制定多語種網站規范計劃,嵌入智能語音翻譯系統作為本土新聞APP、新聞門戶網站走向全國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5.開展各族人民終生學習計劃。
首先,要提升全民辨識謠言的能力和水平,這就需要組織不同層面的社會培訓,教授辨識謠言信息真偽的技巧方法。其次,要提升專業采編人員使用現代媒體的能力。隨著智能媒體技術的快速革新,新聞媒體的記者編輯的知識更新速度變化越來越快,知識和技能淘汰也在加速,這就需要媒體樹立全體員工終生學習的理念,都市消費晨報副總編代立在談到視頻直播工作經驗時感慨地說:“直播背包”“視頻流” “推流拉流” “導播軟件” “多地連線” “多畫面切換” “云空間存儲” “實時互動”等各種與移動直播有關的新名詞、新概念,對采編人員而言,要掌握這些內容,相當于重學了一門外語。”因而建議在媒體層面開展大規模的記者編輯定期培訓,主要針對新媒體技術、國家及新疆政策變化以及知識更新三個方面進行,形成培訓-考核-上崗新機制。就記者編輯本人來說,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至關重要,只有及時跟進技術更新帶來的知識更新、技能更新才能更好的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再次,引進和學習新的新聞報道題材模式,如非虛構寫作,將之作為新聞輿論引導講述新疆故事的重要形式。最后,引進重要的技術人才,培養自己的輿情分析師、網絡安全師。
6.與第三方機構建立完善的新聞輿論引導力評測體系,并將之常態化。
目前接受常態化的監管的媒體主要是傳統媒體,并且形成了閱評制,由各級宣傳部門組織對報紙、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動態監測,從內容、形式、手段加以評議,并針對問題及時整改。我區新聞門戶網站、APP可參考業已形成的輿論引導力評測體系,建設行業專家智庫,確立上級監管和自主監管的雙重模式,動態管理所屬新聞機構和媒體網站的實際傳播效果情況,及時查漏補缺。
近年來,新疆輿論引導工作展現了對新時代、新技術的快速適應能力,相信在未來更快速的變化中,新疆輿論引導工作在適應性、敏捷性、學習型和開放性上與世界智能互聯,讓世界看見新疆,讓新疆看見世界,讓新疆與世界互動。
參考文獻:
[1] 王星民.新華網評:構筑人才優勢高地 全面推進新聞輿論工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2/29/c_1118182609.htm,2016-02-29/2017-11-16.
[2] 新疆天衡信息化評測中心.2015年新疆政府網站發展評估報告[EB/OL].http://www.xjpc.org/News_details.php?id=WT0BNQE8VGs%3D&Newsbigtype=UMNTlACyDshWule3BrgL%2FQ%3D%3D,2017-11-16.
[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機關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EB/OL]. http://www.xinjiang.gov.cn/2016/03/28/67299.html,2016-03-28/2017-11-16.
[4] 劉杰,龐雪芳.新疆政務微信聚合效應凸顯[EB/OL].http://news.ts.cn/content/2015-04/16/content_11203595.htm,2015-04-16/2017-03-20.
[5] 韓婷.新疆首部去極端化地方性法規4月1日實施[EB/OL].http://xj.people.com.cn/n2/2017/0330/c188514-29946278.html,2017-03-30/2017-11-16.
[6] Trustdata.2017年Q3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EB/OL].http://www.sohu.com/a/201318333_503324,2017-10-31/2017/11-16.
[7] 帕哈爾丁,何春江.新疆對外傳播的特點及功能[J].青年記者,2015(06).
[責任編輯:艾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