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嬌
摘 要:后進生是普遍客觀存在的一個群體。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客觀認識后進生的存在,并認真分析后進生產生的因素,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促進后進生的不斷轉化。本文中,筆者主要是從學生自身、家長以及教師三方面闡述了產生后進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轉化后進生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初中化學;后進生;原因;對策
后進生也稱為學困生,是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后進生是普遍客觀存在的一個群體,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任何一個班級、任何一個年級都存在后進生。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轉化后進生成為了教學過程中最艱難的事情。在農村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后進生的存在,會影響一個班級整體素質的提升,同時對學生自身今后的發展也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作為農村初中化學教師,應當認真分析后進生產生的因素,努力找到解決的辦法,通過積極的轉化對策,促進后進生轉化,為班級的共同發展,為后進生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本文中,筆者主要立足農村后進生的視角,分析產生后進生的因素,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以及自身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對策。
一、 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任何一種事物都不可能孤立于其他的事物存在。在農村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后進生產生的因素是很多的,有學生自身的因素,有家長的因素也有教師的因素。以下,筆者主要是從學生自身、家長以及教師三方面分析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1. 學生自身的因素
從哲學的角度理解: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原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決定外因。將這句話運用到農村初中化學中后進生的學習上,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后進生的產生,最主要的還是學生自身的原因,而家長以及教師則是后進生產生的外部因素。從學生自身的因素解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首先,部分后進生在學習上顯得比較遲鈍,什么事情都要慢半拍。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很多后進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思維能力還是理解能力,相比其他同學而言,都會慢一點。有時,教師講解一個簡單的化學問題,一些靈活的學生基本上是一點即通,而后進生則無論你如何講解,都要反應好半天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基于這個因素,使得后進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處于低效的現狀,從而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其次,部分后進生存在偏科的現象。對于一部分后進生而言,要說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反應遲鈍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學生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就比較靈活,而且學習成績也較好,但就化學成績比較差。分析原因:在于這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偏科現象。他們喜歡文科而不是理科,對理科的畏懼,使得學生難以提升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第三,部分后進生學習態度較差,缺乏刻苦的精神。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有部分后進生,他們既不是能力方面存在問題,也不是偏科問題,而是學習態度的問題。這部分后進生,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是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使得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認真付出努力。這部分學生一般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的學生,正是因為家庭條件的優越,從小過著富足的生活,學生對未來的生活沒有顧慮,所以對學習也就無所謂了。
2. 家長的因素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在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落后以及家長文化水平的低下,使得很多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往往存在方式不對的現象。正是因為家長的教育和引導能力低下,影響了一部分孩子的學習。
首先,部分家長不懂得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從根本上講,孩子的學習態度、生活方式等都受到父母的影響。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家長不懂得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不懂得以身作則,將會讓孩子養成不正確的學習態度和不科學的學習心態。例如,一些農村地區的家長,在日常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是打就是罵,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也不懂得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從而使得很多孩子在家庭中,自主能力低下,遇到困難和問題不敢跟家長溝通,長期的心理壓力,難以促進孩子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提升。
其次,大量的留守兒童成為了后進生的主力軍。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群體,這些留守兒童,一般都是自小就跟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生活,有些甚至是跟叔叔嬸嬸、姑姑姑父一起生活,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上難以得到健全發展。尤其是一些教育意識低下的父母,把孩子丟在老家之后就再也不聞不問,不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也不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久而久之,孩子連自己的親身父母長啥樣都不知道。對于一些長期和叔叔嬸嬸或者是姑姑姑父生活的孩子,由于長期的寄人籬下,使得孩子在心理上存在很嚴重的壓抑感,而這種壓抑感對孩子學習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
3. 教師的因素
對于后進生的產生,教師也占有一定的因素:
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落后,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講,學生的學習興趣跟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整個課堂教學都比較有趣,充滿活力,勢必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如果教師的教學手段落后、沉悶、枯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昏昏欲睡,那又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呢?所以說,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后進生的產生,一個重要因素在于教師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落后。
其次,教師的教學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對于教師的化學教學而言,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要,避免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消的教學現狀出現,是每一名化學教師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但是,在實際的初中化學教學中,一些教師著實沒有考慮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的需要,從而使得后進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跟上教師教學的步伐,最終使得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成為名副其實的后進生。endprint
二、 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對策
針對當前農村初中化學后進生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應當重視后進生的轉化,通過積極的引導對策,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后進生的存在,一個主要的因素在于學生自身。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轉化后進生,需要的是從學生個體入手。首先,教師應當樹立后進生學習信心。樹立學習的信心,是轉化后進生的第一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后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鼓勵,讓后進生有受到重視的感覺,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努力;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態度,對于后進生的轉化是比較有用的。尤其是對于一些調皮的或者是自暴自棄的后進生,教師對其學習態度的培養,有利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為此付出努力;第三,培養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后進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不好的現狀。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如預習的習慣,復習的習慣等等,都是促進后進生學習效率提升的基礎。
2. 加強和家長的聯系,讓家長主動承擔起轉化后進生的責任
在后進生轉化的過程中,家長的責任和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針對當前很多農村家長不懂得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的現狀,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重要責任,并逐漸采取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引導和轉化學生,促進后進生的不斷轉化。
3. 創新教師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化學課堂的教學中,對于后進生的轉化,教師的作用也是比較大的。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結合后進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新,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效率,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
總而言之,后進生是普遍客觀存在的一個群體。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客觀認識后進生的存在,并認真分析后進生產生的因素,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促進后進生的不斷轉化。本文中,筆者主要是從學生自身、家長以及教師三方面闡述了產生后進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轉化后進生的對策。
參考文獻:
[1]熊新華.論化學學科教學的價值.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4).
[2]王晶.手持技術促進學生化學變化和化學實驗觀念轉變的實證研究.化學教育,2011(3).
[3]趙敏.如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進行探究式教學.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中學化學教學發展論壇論文集,2011.
[4]周娜.新課程改革中化學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