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 要: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文化交流面向全國范圍,從而加大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新課改背景下,對于中職英語教學有了新的要求,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非常的關鍵,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當中,遇到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英語學習更沒有動力等問題,尋找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英語教學方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些難題,本文針對性地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對應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
一、 前言
在中職學校教學當中,英語是一門教學上具有難度的學科。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是主要的原因。事實上,我國有很多的英語培訓班,而且很受大家的歡迎,為什么在中職學校當中英語卻沒有市場?對社會上相關的英語培訓機構進行研究發現,很多培訓機構在英語教學當中采用的方法都是先進的,課堂當中教學內容非常生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當中集中注意力,學習有興趣。想要學生能夠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作為中職英語教師,必須在英語的教學方法上進行不斷地創新和研究。其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生營造生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英語,豐富教學方式和手段,讓學生能夠樂學、愛學。
學生對于學習并不是一開始就不喜歡,是因為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不當,只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生就會愛上這門學科。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以教學學生為宗旨,這也是教師在教學當中的根本任務。教師想要教會學生,必須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不斷地創新專研,總結一些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
隨著我國對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以及新課改的實施,在教學理念、教法以及教材上進行了不斷地創新。尤其是對于教材進行了創新,有一些教材確實更為適應現代中職學生的知識學習,但是,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教材的完善是不行的,必須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進行配套。因此,教師需要對日常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鉆研,通過嘗試和運用,分析出情境模擬教學法、互動參與教學法、競爭激勵教學法,對這三種教學方法在課堂當中進行了實際運用,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現在就將這三種教學方面的意義以及相關內容等進行如下總結。
二、 情境模擬教學法
(一) 情境模擬教學法的意義
什么是情境模擬教學法?教師在課堂當中,在一種近似于真實的環境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這就是情境模擬教學法。當然了,和傳統的英語教學當中的情境法是不一樣的。傳統英語教學當中,情境教學法也就是情景教學,學生學習英語是在一種真實的英語情景當中,對于語言環境著重強調。
情境模擬教學法和情景教學不同,其教學實際是中職學習的基礎,理論依據是中職教育學的基本教學方法,并且將這兩者進行結合。這種教學方法更強調模擬,對情景進行模擬。例如,可以模擬購買東西、咖啡廳喝咖啡、公司招聘等各種真實的情景,所以被稱為情境模擬教學法。模擬的對象除了情景以外,還可以是人物,比如,店員、客人、收營員等。讓學生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是情境模擬教學法的宗旨,將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從而讓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通過真實的環境,讓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就是情境模擬教學法。
(二) 情境模擬教學法的特性和教學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在學校將學業完成后就要走入社會,并且進行就業。學校的教學就應該根據這一特性展開工作,這樣學生才能對老師教的科目產生學習的興趣。只有跟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讓學生感覺到所學的內容是有意義的,尤其是與自己未來的生活和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讓學生能夠提早體會“崗位”就是情境模擬教學法的最終意義,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并且了解以后的工作需求,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師在教學實際當中,應該是“導演”的作用,讓學生做“演員”,可以是一個學生或多個學生,在角色上扮演特定的,另外的其他學生可以作為觀眾的角色。這樣的教學方法更突顯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充分發揮了教學方法的“真實性”、“實踐性”、“模擬性”等特點。
三、 互動參與教學法
(一) 互動參與教學法的意義
在教學當中對學生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的彼此作用就是所說的互動參與教學法,在課堂當中教師和學生應該進行互相激勵,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教師再適當的啟發。傳統教學方式有“四忽視”問題,即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和全面發展;忽視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忽視學生主體的地位;忽視教學效率的提高與學生關系的作用。在教學課堂當中,教師就是主導作用,就是通過對學生的“愛學、學會、會學”進行引導。而學習取決于掌握和接受知識和技能,所以,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隨著基礎教育課改提出新的理念: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是教學的統一,這里所指的統一就是互動和交往。因此,對于新課程的教學,在課堂當中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交往的過程。如果教師和學生不互動,不交往,那么教學就不存在了。
(二) 互動參與教學法的重點和教學
對學生進行啟迪創新、潛能的開發、主體的尊重、導學的激勵就是互動參與教學法的基本重點?;訁⑴c教學法“參與”是關鍵,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動”起來,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在教學當中進行充分的發揮,就是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充分的“動”起來,讓學生能夠動口、動腦等,通過“動”起來,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及語言能力。
互動參與教學法中的“參與”,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機械相加,而是讓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互相教學和互相學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是教師式學生和學生式教師。教師應該是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過程當中也是在教。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是讓教師和學生都要參與到其中,這樣才能讓教師和學生進行平等對話,更體現了合作的作用。endprint
四、 競爭激勵教學法
(一) 競爭激勵教學法的意義
在教學課堂當中,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競爭和激勵的方式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且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是所謂的競爭激勵教學法。在德育教育中一般都會采用激勵教育手段,通過行為、動作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調動,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這就是激勵教育的核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力,也利于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競爭激勵教學法就是借鑒了德育教育中的激勵教育,并且與中職學校教學的特點相結合,其媒介是以競賽為主,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其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對學習產生興趣。
(二) 競爭激勵教學法的意義和教學
以競賽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是競爭激勵教學法的主要核心。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運用一種簡單的形式是教學法的意義,將競賽形式和學習活動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更好的掌握。此類教學法的出發點就是通過競賽,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讓這種興趣與學習知識進行轉換,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更大的熱情。這樣學生能夠對競賽和成績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利于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掌握。
在教學實際當中,對于競爭激勵教學法的運用,應該對比賽形式的設置特別的注重。因為班級的人數和教學的內容是個變量,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班級的情況對比賽的形式進行合理的調整和設置,這樣才能讓教學順利的開展,達到想要的效果。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有效的調動,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如果遇到較為枯燥的教學內容,而且不能實施情境模擬教學法和互動參與教學法,就可以通過競爭激勵教學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當然了,任何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實施的開始,會讓學生有些不適應,尤其是競爭激勵教學法,學生不能積極的參與到比賽中來,教師應該多加注意,對比賽的形式進行及時的調整,這樣讓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比賽的學習當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更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
五、 結束語
中職英語教學通過上述三種方法的實際運用,并且對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作為教學基礎,對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進行有效的發揮,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的激發,讓學生能夠樂學、愛學。
參考文獻:
[1]閔婕.淺談怎樣激發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6(04).
[2]王菲菲.提高中職生英語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4).
[3]王春艷.淺談英語教學中改進中職生學習興趣低下的幾點意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5(25).
[4]管燕.激發中職生英語學習興趣方法探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09).
[5]孟慶玲.中職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J].濰坊學院學報.2015(01).
[6]吳繼婷.淺議中職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