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74-01
無論是從應試教育還是從素質教育出發,閱讀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大綱精神和各類考試對考生閱讀能力提出了更突出的其重要性。因此,對于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而言,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徑,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培養閱讀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
由于閱讀理解題能全面透視考生對詞、句、文的掌握程度及綜合運用能力,所以它在考試中所占的分值越來越高,而且難度也在大幅度加深。在這類題型中能否得高分是取決英語成績好壞的關鍵所在。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能直接閱讀英語書籍、報刊、雜志,從中獲取必要信息,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閱讀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學藝術以及科普知識方面的信息,從而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所以說閱讀也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
二、培養閱讀能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正確處理閱讀與聽說讀寫的關系
聽說讀寫是相互聯系的統一體,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而不應只是訓練閱讀。當然,綜合訓練在不同階段可以有所側重。在初學階段應以聽說訓練為主,同時進行適當的讀寫訓練。在學生具有一定聽說能力和習慣后,獨立思維能力逐步完善,學習自覺性增強了。這樣先抓讀寫,即讓學生預習閱讀課文,并做一定寫作訓練也是可行的。教授新課時,以聽說為主,盡量做到每一堂課在英語環境中進行。這樣既提高了聽說能力,又鞏固了對課文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2、正確處理課文與課外材料的關系
(1)課文為主,課外材料為輔
課文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對課文材料要進行有重點的深入,細致地分析性講解,以求理解所讀材料中的語言現象及內容。但我們要擺脫傳統的講解單詞,分析句子的教法,而要充分利用課文材料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然而 閱讀能力是在大量閱讀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單詞只有在語言環境中才能確定其意義。大量的閱讀才有單詞的大量復現。單詞復現頻率越高,就會記得越牢、越活。必須給學生選擇一定量的適合他們語言水平的課外材料,這樣既鞏固了課文的詞匯,又增加了課外知識。
(2)適當選擇課外材料
要使學生對閱讀有興趣,選材很關鍵首先是思想性,內容要健康;其次要有趣味性;然后是多樣性,讓學生瀏覽各種題型的文章,以擴大視野,增長見識,最后是可讀性,選材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先易后難。
通過閱讀大量的適合學生語言水平的閱讀材料,不僅可以使學生復習許多學過的單詞、短語、句型,而且可以增加詞匯量,反過來會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3)正確處理片段與篇章的關系
一篇文章的整體性是由許多段落組成的,各個段落的語言構成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因此,千萬不能把段落孤立出來。在閱讀過程中,要求達到對整個段落一掠而過之后大體了解的基礎上總結大意或劃出關鍵句。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就可略去與文章中心關系不大的內容,做到取其精華,大大提高閱讀速度。
三、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
閱讀能力是指準確理解原文,正確閱讀速度,提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這一能力,就是培養高速度和準確性。我們不妨試試以下幾種訓練方法。
1、瀏覽法
這種方法的目的不是鼓勵學生逐字逐句地去閱讀,而是要求學生快速閱讀,略去不重要的詞或短語而對全文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解。這種方法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還能快速獲取文章的整體內容。
2、猜測詞義法
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于生詞,通過上下文猜測詞是跨越生詞障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閱讀時要做到既看懂材料又不至于花太多時間,我們就只能猜測其大概意思。
3、意群視讀法
意群視讀法是一種科學的閱讀。它是指以意群為最小單位進行閱讀的方法。意群是由單詞、詞組、短語、從句或一定的語法結構構成的介于單詞和句子之間的意義單位。意群閱讀以意群而不是以單詞為最小閱讀單位,因而可以大大加快閱讀速度。
4、結構閱讀法
閱讀速度慢,理解有困難的句子往往是長句。在閱讀過程中,可借助結構閱讀法來處理詞匯多,句子結構復雜的材料。在練習過程中,遇到長句要做必要的句法分析,分析時先找出主語和謂語,再找出主句和從句,就可以基本弄懂句意了。
總之,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過程,只要指導學生堅持閱讀實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拓展各種知識,培養發展思維能力,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水平和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