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
摘 要:信息技術——它有著與別的學科明顯的不同的特點,它側重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要任務的課程。在大力提倡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新形勢下,如何把“任務驅動”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這是當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中之重。本篇文章對信息技術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探討。以下是本人在信息教學中總結出的一點不成熟的經驗。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一、 提出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通過一個個富有新意的任務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在運用任務驅動的方法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我激發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引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舉個例子,我在讓學生學習到“信息安全及系統維護措施”這一個知識點,于是我在課堂給學生們播放他們最為熟知并且感興趣的電影《黑客帝國》中的經典片段,讓學生們感受其中的氛圍,讓學生們知道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是有黑客存在的。要想防止黑客竊取到大家電腦中的數據,那么就需要大家能夠掌握到各種信息安全系統和維護方面的知識,對計算機病毒和計算機犯罪有一定的認識了。趁熱打鐵,我就向學生拋出任務,讓他們自己看書找出課本中講述電腦的信息系統安全維護的章節,以及維護電腦信息系統安全的具體方法有哪些,同時也要弄清楚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方法來維護。這時,在我提出任務之后,學生們都是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務,從而都投入到了認真的學習之中,學習效率也有了相對應的提高。
二、 培養學生能力,加強開放式的“任務”設計
“任務驅動”教學法適用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探究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提出了“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各個特殊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指引著學生從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困難一步步地去完成這一系列的任務,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在進行開放式“任務”的設計時,教師要注意防止學生思維上的絕對化和僵硬化,引導著學生盡可能全面去解決問題,用一種又一種方法來解決相同的一個問題。教學中教師應在不知不覺中滲透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注重講清思路,理清來龍去脈。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勢,把猜想作為一種發展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手段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和判斷。教師要重點運用“滲透”、“潛移默化”來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思想領會能力。讓學生通過不斷獲得的成就感而激發到對知識的渴求,也讓他們在單獨探索和開拓進取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要貫徹“以任做主線,教師來主導,學生成主體”的思想,打開自己的思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 合作項目,學以致用
在學習“圖形圖像的加工”這一課的時候,我給學生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學生們將他們自己拍攝的照片用他們所學到的技術進行處理和加工,從而使圖片的視覺效果更好一些。這個任務是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但為了使學生們能更加準確、完美地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之間一起選擇需要處理的照片,再一起討論,一起修改。在這個過程中記錄所使用的方法,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教學中,我就用上面所說的方法,總是布置一些他們日常生活會遇到的問題,再讓他們試著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學以致用地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中,我也會鼓勵學生多提問,常思考。不同學生提出的問題,再由大家一起來討論,并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 教學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布置不同層次的任務給不同層次的學生
在設計“任務”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自身接受知識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分層,不同層次的學生就給提出不同層次的任務。在學習信息技術的課堂中,學生自己能力的差異造成:學習能力好的學生“不夠吃”,學習差的“吃不了”的情況。對于良莠不齊的學生,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往往會有很大差異。由于信息資源的來源很多,比如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或者多媒體、書本等資源來開展個別化自主學習。教師要在教學中結合著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并且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來設計基本任務和創新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確保大部分學生能夠完成基本任務,而那些能力強的學生利用自己的特長來完成創新任務。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通過分組來完成任務,因為學生之間的能力有差異,教師可以在每一組選出一名能力強的學生做組長,來指導和管理自己的小組。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學到知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老師只需要負責整個大局就可以了,就好像進行教學組織,監督總局的情況,也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等。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練習的熱情,調動課堂氛圍,形成競爭氣氛。開放式的任務保證了教學基礎和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有很多,比如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通過網絡查閱對自己有用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通過教師制作的課件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
五、 任務評價
學生完成任務之后,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教師要展示學生任務作品,進行評價。例如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與構思,然后再讓學生們根據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討論,最后再評價。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興趣與渴求。教師在點評的時候要多肯定學生的優點,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要把評價的結果記入到學生的考查成績中。
教師應當將任務型教學法引入到教學中,根據當前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實際情況去教學,為推動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發展做出積極努力??偠灾?,任務驅動法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