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朝芹
摘 要:綜合實踐作為一門新型課程實施起來難度最大的應該是缺少一支優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隊伍。本文就如何做好綜合實踐課淺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綜合實踐課;小學
長期以來,基層教師始終置身于實踐教育第一線,親力親為積聚起豐富的感性知識,讓他們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理念與目標有了更多的感知與認同。時代呼喚寓教于樂,寓學于樂。而綜合實踐教研員作為內外兼修的職業操守,肩負著重要使命,引領新一輪的綜合實踐教師向更高、更深層次邁進,使綜合實踐活動賦予生命、生機盎然。
一、 拉手前行幫扶到底
綜合實踐活動能夠成功地開展,只憑借學生的熱情是不夠的,教師在學生實踐活動中的指導作用不容忽視。但是在活動中遇到問題就采用傳統的教授方式,又達不到我們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創新與發展的目的,所以提高綜合實踐教師駕馭課堂,掌控課堂,為學生創設創新與發展的空間是我們教研員工作的重心。如我區開展了手拉手共提高活動,首先選定幫扶的教師是和平小學楊宏宇老師。接著到和平小學,讓楊宏宇老師獨立設計她選定的主題《雞蛋撞地球》動手操作課,發現她在活動設計中忽略了學生探究與體驗的過程,這樣就會禁錮學生開闊的思維。我建議這位老師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并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興趣。果然這位老師在設計環節上強調了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注重了學生對體驗、研究,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當我們再次跟蹤這位老師,聽了這位老師精心設計的《雞蛋撞地球》一課,發現新的問題,楊老師設計的課堂環節沒問題,但楊老師評價機制運用的不及時,調控課堂上出現了問題。課后我及時地幫楊老師如何調控課堂進行了分析。為了使楊宏宇老師業務能力提高,我決定跟蹤到底。我組織全區綜合實踐教師在和平小學召開了《雞蛋撞地球》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先觀摩楊宏宇老師執教的《雞蛋撞地球》一課,接下來參會教師互動評課,獻計獻策,這次教研活動結束,楊老師笑了,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教師從困惑中走出來,笑得是那樣甜美、幸福。
二、 攜手同行,智慧共享
由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隊伍的薄弱,多數學校都是由一名教師任課。無法集體備課,備課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研究,教研活動形同虛設。正在我著急、困惑的時候,業務能力很強的宋曉娟主任為我指出了科學性建議,組織開展片教研活動。于是學期中期我把全區綜合實踐教師分為中心片和偏遠片進行跨校集中教研活動,綜合實踐中心教研組開啟探究之旅。骨干教師結合自己授課的經驗、感受、及問題進行教研活動,并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智慧共享,共同解疑。
半個月之后綜合實踐中心教研活動在二緯路小學進行精品展示,并進行研討,由二緯路小學郭杰老師上一節微課,參加活動的骨干教師對郭杰老師執教的課進行剖析。本次活動老師們明確了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具體目標及其達成的程度。提升了綜合實踐教師教學行為的指向性,指導活動的目的性,有助于促進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活動成效。郭杰老師成功地執教了《神奇的莫比烏斯圈》,受到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綜合實踐教研員進行了點評,接下來中心教研組的教師又分別進行了展示:二緯路小學許靜老師進行了說課,東山小學周亮老師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做了經驗交流,紅樹小學肖穎老師談了《綜合實踐活動課沒有差生》,和平小學楊宏宇分享了她從事綜合實踐教師的心得。本次展示會不僅展示了綜合實踐中心教研組教師的風采,也為我區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今后的發展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我區各校綜合實踐活動生機盎然、蓄勢進發。
三、 骨干培養,搭建平臺
為加快骨干教師培養步伐,促使骨干教師盡快成長,學科教研員在骨干教師培養上頗下工夫。綜合實踐學科以走出去學習、課堂中實踐、同行間交流、典型課例共享等活動帶領骨干教師不斷提高專業素質。開學初,綜合實踐教研員就潛心籌劃月底即將召開的研討會,首先為會上展示的兩節活動課進行把關指導,多次深入學校和老師們一起探究交流,力爭為我區綜合實踐教師展示最優的活動觀摩課,使綜合實踐教師盡快掌握教學的流程及活動方式。
準備就緒,綜合實踐學科在和平小學召開綜合實踐活動課三種典型課的探索研討會。會上由實驗小學的姜威老師、和平小學的閆雪梅老師分別展示了《水果探秘》方法指導課,《美麗風箏》動手操作課,為全區綜合實踐教師在活動課的探索上起到引領和導向作用。兩節觀摩課之后,綜合實踐教研員針對三種典型課進行剖析。讓教師們看到三種典型課各有特點,指導教師只有在充分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的基礎上,牢牢把握三種活動課型的操作特點,從而實現有效實施。
例如建業小學張金華老師是一位本學期新任綜合實踐的一位教師,也是本學期中心教研組重點培養的教師。她責任心強,積極向上。又基于教育的意義不再是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技巧的訓練和掌握,而必須把每個學生的潛能開發出來,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變化所必需的自主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使教師盡快進入角色,承擔重任,我們教研員就要發揮為新任課教師的引領和把舵作用。通過到建業小學幫張金華老師首先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讓她明確綜合實踐課同學科課不同,綜合實踐一定要在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的能力上重點培養,結合區域骨干培訓會課的觀摩,這位教師很快進入角色,在調研時,聽了張老師設計的《紙的另類功能》,整個課堂凸顯了綜合實踐的教學理念,將觀察、感悟想象、操作、體驗、探究、發現、討論、質疑貫穿整個活動,活動過程三維目標出色達成。張老師也很快完成了角色轉變。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師資的短板凸顯著綜合實踐教育的饑渴。突破困境開拓新局,現實召喚我們綜合實踐教研工作者為教師搭建平臺,加大培訓力度的同時,多措并舉,組織與引領更多的綜合實踐教師在綜合實踐的廣闊樂園里,孜孜不倦,流連忘返。讓課程豐盈生命,讓實踐伴隨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
[2]郭元祥,伍香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綜合實踐活動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