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濤
摘 要: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有著較強的實踐性、技術性,基于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已難以適應當前社會對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課程的整合,是我國中職教育改革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以理論性教學為基礎,加強專業實踐的教學,全面地提升技術型人才的綜合素養,從而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本文將探討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課程整合的策略,闡述信息技術在中職電工電子教學中的優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整合
基于中職電工電子課程自身的特點,其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秉持中職院?!耙苑諡樽谥?,以就業為導向”的理念,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與實習相結合,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人才。傳統的中職電工電子課程的教學模式有著諸多的問題,比如實踐與理論相脫節、實驗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等。信息技術于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課程的整合,是推動中職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如何才能實現二者的整合,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 實現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課程整合的策略
(一) 借助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
多媒體技術發展的日趨成熟,促進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多媒體課件有著直觀形象、色彩鮮明、圖文并茂等特點,多媒體課件于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有著較強的實用性,加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使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學習,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比如,對于電工電子課程中“安全用電”的教學來說,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展示一些比較容易發生觸電危險的畫面或動畫短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觸電的危險性,并對觸電防護引起高度的重視,進一步學習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再如,對于“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的教學來說,教師可以將三相異步電動機根據電磁感應原理來工作的過程制成演示課件,向學生直觀地展示“當定子繞組通過三相對稱交流電,則在定子與轉子間產生旋轉磁場,該旋轉磁場切割轉子繞組,在轉子回路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和電流,轉子導體的電流在旋轉磁場的作用下,受到力的作用而使轉子旋轉”,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 運用實物投影來呈現操作
對于電工電子課程的操作示范教學來說,相關元器件的識別、導線的連接、焊接操作手法等,往往涉及比較細致的內容,實驗儀器的可見度較小,大班授課的模式極其不利于學生對于操作示范要點的掌握。利用實物投影儀可以將較難識別、微型的元器件及相關操作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并展示給全體學生。實物投影儀可以將畫面根據實際需要放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視覺效應。比如,對于“練習使用萬用表”的教學來說,教師可以借助實物投影儀來演示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的具體操作過程,并強調注意事項“被測電阻應從電路中拆下后再進行測量;兩只表筆不要長時間碰在一起;兩只手不能同時接觸兩根表筆的金屬桿”等。借助實物投影儀的放大功能,將操作的畫面投影到大屏幕上,學生可以詳細、全面地觀察操作的整個過程以及掌握讀數的方法,有效地增強了實驗演示的效果。
(三) 利用仿真軟件來模擬實驗
實驗是電工電子課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傳統的實驗操作比較容易引發機器的磨損、故障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電工電子課程的實踐教學。如今,虛擬實驗作為新興的實驗技術正在迅速地崛起,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可以利用仿真軟件來消除實驗設備發生故障的后顧之憂,借助仿真軟件來模擬實驗,極大程度上增加了實驗操作的準確性,有效保證學生能夠在實驗操作中驗證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比如,對于“RLC串聯諧振電路”的教學來說,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口頭講解為主或在實驗中因信號源電壓的不穩定而引發的實驗效果欠佳,都難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通過計算機虛擬實驗軟件的運用,預先對數據進行設定,可以得到較為準確的實驗結果。
二、 信息技術在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的優勢
(一) 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傳統教學模式的電工電子課堂,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中職院校學生來說,會感到枯燥乏味,但信息技術的融入,將知識的傳授方式由靜態轉化為動態,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知識。比如,教師在講解電磁感應現象時,可以運用 Flash 軟件來制作動畫課件,構建特定的教學情境,將較為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同時高效運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從而實現電工電子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二) 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所要講授的內容傳播到網絡中,以便于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的信息容量,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預習與復習。在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仍然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指導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主動收集與整理相關知識。
(三) 彌補實驗教學的缺陷
虛擬仿真技術有著可操作性、實用性強的優勢。電子電工課程涉及大量的實驗操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可以通過動手操作來完成,有些實驗過程有著一定的危險性,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具體操作。借助虛擬仿真技術來模擬電工電子實驗,能夠快速、準確地構建出難以實際操作的實驗過程,達到逼真的效果,并得出實驗的結論??梢姡畔⒓夹g的應用,有效地彌補了實驗教學的缺陷。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校電工電子課程的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融入,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構建數字化教學模式,對提高中職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有效地提升了電工電子課程的教學質量,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玉福.中職電子電工專業課程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2013,(05).
[2]劉久凱.論多媒體技術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3,(04):9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