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彥
摘 要:為了喚起小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孩子與漢字交朋友,提高識字效率,就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的天性,對新鮮、新穎知識的興趣。語文老師根據漢字的構造特點、漢字的由來、漢字的發音差異,靈活多變地采用看圖識字、畫圖填字、故事識字,游戲識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識字教學簡單化、童趣化、直觀化、藝術化、容易化。在和諧、民主、快樂的識字教學課堂上,充分展示孩子的個性,挖掘孩子的聰明才智,使孩子快樂識字,在識字中分享快樂,真正把小學識字課堂當成樂園。
關鍵詞:識字教學;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我國的漢字文明有著很深的精髓,其藝術性博大精深,而且源遠流長,承載中華文明的有效載體。萬丈高樓平地起,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離不開漢字的積累,所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漢字成為教學“重中之重”,為此我們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應切實采取適宜小學生識字的有效方法,把識字教學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加突出地位。我們如何使小學識字課堂生機勃勃,滿堂生輝;破解令小學生望而生畏、教師頭疼這一難題,那就看我們語文老師是否精心、有效、藝術性的組織教學。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育者的藝術表現在使學生能夠透徹地、迅速地、愉快地學習知識技能。” 德國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本文根據我從事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來淺析如何拋磚引玉誘導孩子識字,供同仁們切磋。
一、 營造識字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成功的動力。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同樣也需要小學生能帶著期盼、好奇、喜悅的心情參與識字教學。這需要老師創設識字教學情境,在班級張貼字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熏陶;利用多媒體,配著輕音樂,創設美輪美奐的漢字情景,例如山、水、火等象形字的演變歷史過程;播放古代最原始的計事方法,例如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進行圖文并茂;例如一些動物名字的由來,也可以多媒體播放,例如,顯示大象,馬的圖像,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圖像就不再逼真,文字開始從圖畫中分離出來了,原始文字出現了,大象、馬的圖就變成“象”“馬”的文字了,這使孩子懂得漢字起源原來還有這么多的故事,使孩子在快樂中輕而易舉掌握漢字書寫、發音了;我在教一年級時,根據孩子好自我表現的特點,希望通過背寫漢字來贏得老師的贊賞,我每周舉行一次漢字默寫比賽,每次默寫漢字50個,對于默寫漢字優秀的小學生進行物質獎勵,例如,男同學獎勵一支鉛筆,女同學獎勵一個練習本,這極大地刺激了學生寫字識字的積極性,不再把寫字當成沉重的負擔,隨著漢字的積累越來越多,孩子說話、寫作能力不知不覺中得到極大地提升了。
二、 選擇藝術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
我在教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時,經常發現孩子對一些漢字讀錯音,寫錯、寫別字,這種現象屢見不鮮,這主要是小學生對漢字基礎掌握不牢,識字方法不科學,關鍵是我們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往往只運用傳統意義上分析字形如“加一加”“換一換”“減一減”等簡單方法進行教學,因而難以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造成課堂氣氛壓抑、沉悶,學生參與率低下,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不到充分調動。下面介紹一下具有藝術性的識字方法。
1. 看圖識字
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形象直觀思維占據主導地位。如果單純、孤立記憶一些冰冷的漢字,對于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實屬不易,同時也不能激發其識字的興趣和欲望。為此,我們在從事一、二年級漢字教學中,應把抽象的漢字與具體的實物聯系起來,使這些漢字具體化、形象化,實踐證明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月、日、鳥、山、火”等象形字時,我先出示相關的實物圖片,然后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再把自己的“杰作”與這些漢字連一連,試著說出它們之間的聯系。通過這個方法,實現了有形物體與抽象文字之間的轉換,從而把文字形象化、具體化。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2. 比較識字
不怕不識字,就怕字比字。比較識字容易啟發學生的抽象思維而產生聯想,從而使識別漢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記住很多字形相似相近的漢字。例如,在教學“瞟、飄、漂、瓢、螵”等字時,首先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說出這些漢字有什么特點,孩子們會不約而同地舉起手來,開始爭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說只是偏旁不同,有的說他們都含有“票”字。那你們平時有的老是錯用,現在能區別開來嗎?瞟字是目字旁,說明要用眼看,例如瞟一眼;飄字風字旁,與刮風有關系,例如紅旗飄飄;漂字是三點水旁,說明此字與水有關系,例如輪船漂在海面上;瓢字瓜子旁,與瓜有關系,例如瓢潑大雨;螵字蟲子旁,與蟲子有關,例如瓢蟲。孩子通過比較一下子區分開了,不再使用這些別字了。以此類推,我寫出一個粉字,要求學生找出帶“分”的相似字并且組詞,結果學生列舉了如“粉、份、紛、扮、芬”。接著我又寫一個青字,要求學生加上偏旁舉出4個以上的字,學生毫不費力寫出如“請、情、清、晴、箐”。如此舉一反三,由一字帶一串,由一組帶多組,既讓學生學會了新字,又鞏固了已學過的熟字。
3. 猜謎識字
說到猜謎語,是小學生所好,那我就為了迎合孩子的天性,誘導孩子猜謎識字。例如,我在教高興的“高”字時,我出了一個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子在中央,大口張張嘴,小口往里藏。當孩子苦思冥想不出答案時,我在公布謎底,孩子們會會心地笑著發出“噢……”,開始恍然大悟,受到奇效。再如我給學生一個謎面:“四四方方一座城,一個寶玉里面座。”當有的孩子猜出來時,我及時表揚“你很棒”“你很聰明”,孩子享受成功喜悅溢于言表,這種提高識別漢字的效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這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有力促進識字教學,我們何樂不為呢?
總之,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很多,不勝枚舉。只要我們能找到識字的規律和藝術途徑,進行因材施教,就一定能突破“識字教學難”這一難關,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美紅.借助繪本閱讀,構建識字平臺[J].課外語文,201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