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舒
刊首語
共享經濟下創新與破局
鄭舒
最近朋友圈連續幾天被這樣一則新聞刷屏:無人超市正式開業,沒有一個售貨員、收銀員……從最先爆料的繽果盒子到如今馬云無人超市的開業,一場“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的革命,浩浩蕩蕩開始了。2017年7月,將是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場革命中,店鋪老板高興了。因為他們可以在跟上時代潮流的情況下,還能大量減少人工成本,大幅提高店鋪運營效率。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將能對自己的店鋪、客人產生前所未有地了解。客人逛超市最喜歡走哪條路線,哪個貨架客流最密集,哪個貨架客人停留的時間最長……
從無人超市到如今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網購、高鐵、支付寶和共享單車,哪一項都凝聚著技術創新的影子。在大數據時代,傳統行業與新興行業由碰撞再到融合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同樣臨近7月,兩件大事引發行業高度關注:一是央視“焦點訪談”繼曝光山東非法改裝超限掛車、河北危化品運輸亂象之后,又一次將鏡頭對準了專用汽車領域。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了《無奈的違規》,把鏡頭對準了平板自卸半掛車和集裝箱運輸車(詳見本期焦點)。二是6月30日也是轎運車治理整頓的第一個時間節點,但實施效果并不如人意。觀望、槍打出頭鳥、對治超的不看好等成為轎運車企業的普遍心態(詳見本期專題)。
從出生即違規的平板自卸車到集裝箱運輸普遍的超高,再到轎運車亂象,這三種車型是目前專用汽車領域問題最多,也是劣幣驅逐良幣最典型的車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基礎。然而在現實情況下,由于執法部門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等公路三亂屢禁不止,個別地區以罰代管、同行惡性競爭以及車企的縱容,導致了這三種車型的畸形。
在現在的物流行業,“多拉快跑”成為業界的常態。與置換車輛的成本相比,罰款只是九牛一毛。很多用戶寧可罰款,也不愿意淘汰自己超載的車輛,而不公平的執法環境和個別車企縱容也讓超載超限愈演愈烈。
正如開頭所說的無人超市、共享單車等,共享經濟正在從一個新鮮事物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一個新時代被開啟了。移動互聯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既為共享經濟營造空前契機,也為政府治理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共享經濟的管理,政府既要避免監管過度以致扼殺創新,也要避免監管不足放任自流。
當前,國家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供給側改革”,專用汽車行業面臨庫存壓力大、轉型困難等問題。而共享經濟的互聯網思維,可以低成本、高效率、集約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中國專用汽車乃至商用車轉型升級探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在互聯網時代,專用汽車企業用共享經濟思維破局供給側改革,提高產品和管理升級,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督促管理者創新觀念,破除“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魔咒,推動產業的轉型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