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巍,陳 蕾,梁伍今*
(1.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長春 130021;2. 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
·辨證施護·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中醫集束化護理研究
明 巍1,陳 蕾2,梁伍今2*
(1.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長春 130021;2. 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
目的 觀察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中醫集束化護理效果。方法 將58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 組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以集束化護理理論為指導,除了進行常規護理外,同時聯合應用藥熨、平衡火罐、耳穴埋豆等中醫特色護 理方法,分別觀察2組護理前后的病情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病情恢復及護理滿意度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集束化護理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集束化護理;中醫特色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中醫“腰痛”范疇,多由肝腎虧虛引起筋骨不力,進而出現腰椎椎體之間的軟骨盤突出壓迫神經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1]。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我科采用以“集束化護理”(Bundle of care)理論為指導,給予常規護理及聯合藥熨、平衡火罐、耳穴埋豆等中醫特色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患者病情恢復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均良好。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隨機選取2012-2014年在我院針灸科接診的、符合診斷及納入標準[1]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8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齡45~65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8例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30例實施以集束化護理理論為指導,除了進行常規護理外,同時聯合應用藥熨、平衡火罐、耳穴埋豆等中醫特色護理方法。2組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制定護理流程 以集束化護理理論為指導,根據患者的作息時間特點,于患者入院時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腰痛特點,選擇合適的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實施護理措施;在患者辦理出院時對其進行出院指導。經過以上護理流程,統一協調為患者服務,達到改善患者病情恢復水平及提高患者滿意度的目的。
1.2.2 護理方法 1)常規護理。健康指導:入院時向患者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特點及發展規律,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認識及思想準備,以免患者在面對各種問題時出現過度的心理反應;指導患者正確的活動及坐姿,避免久坐、彎腰駝背、搬抬重物等動作及活動,坐立及行走時應保持上身挺直,以免腰部承重過大;避免過度勞累,加強休息;指導患者進行自我康復訓練,可適當進行散步、游泳等活動,可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如“燕飛”等動作。出院時向患者詳細講解本病的出院后注意事項,建議在出院半年內避免重體力勞作,激烈運動及彎腰提重物、久坐如開車等。必要時患者可佩戴腰圍、寬腰帶等護具,進行如踩單車等體育鍛煉,加強腰背肌力量。向患者講解本病的基礎知識,在出現早期癥狀時,盡早進行治療及養護,避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損傷[2]。環境休息護理:病房應保持適宜的溫濕度、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治療環境。切忌貫通風,生活環境不宜過度潮濕及過熱環境。告知患者要睡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涼;休息時將小腿抬高,睡眠時采取屈髖屈膝的仰臥位,有利于減輕體質量對椎間盤的壓迫,有助于病情的改善[2-3]。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吃營養均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多吃含纖維素較多的水果蔬菜(如菠菜、芹菜、香蕉等食物),促進腸蠕動;不吃或少吃油炸、油膩等食物,以防發生便秘;戒煙、戒酒,切忌過度飽食[4]。2)中醫特色護理。藥熨[5-6]:適用于虛寒病癥患者。患者取仰臥、俯臥或坐位等舒適體位,將藥物(以藥袋、藥膏或藥酒等形式)加熱放置于腰痛部位,對局部進行藥物熱敷,1次/d,15~20 min/次,2周為1療程。平衡火罐[7-8]:適用于氣滯血瘀癥患者。患者取俯臥位,于其后背涂抹潤滑油,先在患者腰背部兩側閃罐3次,然后對腰部、腰骶部等存在疼痛或可捫及陽性反應物(結節、條索狀物) 的“痛敏點”,重點進行閃罐、走罐、留罐等手法。每3天治療1次,30 min/次,半個月為1療程。耳穴埋豆(又稱耳穴壓豆)[9-10]:適用于腎虛所致者。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用膠布將王不留行籽準確地粘貼于耳穴腰、腎、肝、神門等處,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每日按壓數次,1~2 min/次,每次貼壓1周,4周為1療程。
1.3 療效標準 病情恢復標準參考《中醫骨傷科病證診斷標準》[11],痊愈:主要癥狀和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腰部活動度正常;顯效:主要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消失,腰部活動度基本恢復;無效:治療前后主要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護理滿意度標準依據我院針灸科實際情況及患者特點,對北京協和醫院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進行了修改。該問卷主要包括:入院宣教、健康教育、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出院指導等內容。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結果使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 = 0.05。
2.1 2組病情恢復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2組病情恢復情況比較 例
2.2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2。

表2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集束化護理”概念最先由美國健康促進研究所提出,是指針對某一類或某一例患者實施一組護理干預措施[12-17]。該組措施中的每一項干預都是經過臨床證實能改善患者結局。執行過程中必須持續地執行該集束化干預措施中的每一項,不能間斷或選擇性應用其中的某一項或幾項。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病情的恢復效果與合理的護理方式、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國內外相關研究證實,不同的護理方法對患者的康復均有一定的幫助,但各項護理方法獨立、隨機進行,缺乏相互間配合,其治療效果及患者護理滿意度不十分理想。本研究中,研究組與對照組病情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以“集束化護理”理論為指導,按照患者的作息時間,將常規護理與中醫特色護理有機結合,合理應用上述護理方法,將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做到系統化、聯合化,真正做到協同護理,達到改善預后狀態的目的。
本研究證實,以“集束化護理”理論為指導的中醫特色護理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法,藥熨具有致密腠理、調和經脈、流暢氣血等作用,平衡火罐具有調理全身臟腑,疏通經絡,激發經氣,疏通瘀阻等作用,耳穴埋豆具有補養肝腎等作用。以“集束化護理”理論為指導,結合中醫特色的護理措施能顯著改善患者病情恢復情況,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社區、家庭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中廣泛應用及開展。
[1]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453-459.
[2]劉寶華.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康復知識與行為的影響[J].護理研究, 2012, 26(33):3125-3126.
[3]吉木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護理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 2013, 13(29):269-270.
[4]王小亮,張月娟.中醫護理腰椎間盤突出的進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 11(20):162-164.
[5]徐立婷.蠶沙藥熨結合理療治療腰痛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 2009, 28(36):39,41.
[6]蔡曉燕.口服中藥配合中藥藥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18):142-143.
[7]王文遠.平衡針灸學最新理論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04, 2(12):18-21.
[8]馬立嵩,羅曉曦.平衡罐治療急性損傷性腰痛的療效觀察及辨證施護[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19(11):1394-1395.
[9]魏慶禎.耳穴埋豆聯合中藥濕熱敷治療腰椎問盤突出腰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 2012, 50(22):95-97.
[10]何玲.耳穴壓豆配合辨證施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光明中醫, 2014, 29(2):373-374
[1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186-201.
[12]單君,朱健華,顧艷葒.集束化護理理念及其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 2010, 25(10):889-891.
[13]CAMPOROTA L, BRETT S. Care bundles: implementing evidence or common sense[J]. Critical Care, 2011, 15(3):159.
[14]O’ MALLEY T A, DERR J F. Adopting care bundles and electronically transmitted quality measures[J]. Journal of AHIMA, 2012, 83(11): 60-63.
[15]吳密彬,胡雁.集束化護理的誤區分析與正確應用[J].護理學雜志, 2013, 28(18):84-86.
[16]陳杰.集束化護理的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4, 7(19):1744-1745.
[17]肖霞,孫艷杰.集束化護理在癲癇專科病房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 2015, 17(2):192-193,196.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ndl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ING Wei1, CHEN Lei2, LIANG Wujin2*
(1.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ff i 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021, China;2.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ndl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58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on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care bundl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roning, the balance cupping, the seed-embedding at otopoints and so on. Compare the two groups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atients’recovery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condition recov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he bundle nursing care is an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undle nursing ca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R248.2
A
2095-6258(2017)06-0966-03
10.13463/j.cnki.cczyy.2017.06.035
吉林省教育廳課題(吉教科合字〔2014〕第81號)。
明 巍(1984 -),女,碩士,主要從事針灸臨床與護理研究。
*通信作者:梁伍今,女,教授,電子信箱- 573196831@qq.com
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