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丁銘,劉明軍,王朝輝,張 欣,陳邵濤,王儲平,王 宏,景 寬,尚 坤
(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
首要教學原理下中醫藥學科APP移動學習模式探究
治丁銘,劉明軍,王朝輝,張 欣,陳邵濤,王儲平,王 宏,景 寬,尚 坤*
(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
以首要教學原理為指導,從中醫藥學科APP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設想出發,探討中醫藥學科APP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思路、APP學習模塊的設計思想、APP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研究, 認為這種APP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是大數據時代中醫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可行有效的輔助教學模式。
APP移動學習;首要教學原理;教學模式;中醫藥
首要教學原理是美國著名教學設計專家、教育心理學專家M.戴維.梅里爾教授提出的一組相互關聯的教學設計處方性原理,具體是指聚焦問題或者面向任務開展教學,并以此經歷激活舊知、示證新知、應用新知和融會貫通的教學循環圈[1-2]。APP是Application的縮寫,是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APP客戶端的使用已經初露鋒芒,其帶來的流量遠超過了傳統互聯網(PC端)的流量,極大范圍內充盈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慣。
中醫藥教學承載著繼承與發展的特殊歷史使命,時逢萬物互聯的大數據時代,中醫瑰寶借勢“互聯網+”實現傳承與發展是學科發展的必然[3-5]。這種APP教學模式的發展狀況已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價值[6]。通過對各知識點的梳理、總結和歸類,配合恰當的3D影音制作技術,以不同模塊呈現生動形象的教學視覺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輔助學生有效預習,并隨時、隨地查缺補漏,更能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首要教學原理是在有效的教學原理和模式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即:聚焦問題;激活舊知;應用新知;示證新知;融會貫通。對于復雜問題或現實教學任務的解決時,這種教學循環性原理是更為適應且有效的。
日前,中醫藥的世界化進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尤其針灸推拿在國外的發展更迸發著蓬勃的朝氣與活力,中醫藥學的實用型人才培養更面臨空前壓力。基于首要教學原理而設計的APP教學模式,將是對現代中醫藥人才的科學有效的教學補充模式。
中醫藥學科是對基礎知識、實踐技能和辯證思維要求極高的專業性學科,基于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APP移動學習模式的設計是對以往教學方式的補充(見圖1)。

圖1 APP移動學習輔助課堂教學
在APP移動學習模式設計中,將中醫藥各學科分別設計制作APP應用程序,如:中醫基礎學、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推拿學、氣功學、運氣學等,并根據各學科的學科特點獨立設計模塊內容和學習目錄,而所有學科APP學習程序又組成一整套中醫藥APP學習系統。這種APP移動學習模式以首要教學原理為指導,聚焦中醫藥教學過程中的若干問題,將歷史醫話、經典解讀、醫藥文獻、醫家推薦、基礎知識、臨床技能、醫家醫案、自檢自測、學科講談、專科常識等分以不同模塊,按照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確定各知識點和技能點的組成后,配合3D制作、動畫制作、圖文編輯等現代影音技術,組成微型學習模塊(見圖2),適合隨時、隨地學習與專業知識查詢,能夠有效彌補課堂教學因時間有限、大班授課等客觀因素的不足,更適合學習者在業余時間通讀古今醫話,了解中醫歷史,讀懂中醫,繼而更明白地學好中醫。
中醫藥學科APP移動學習的設計,囊括中醫藥領域的全部內容和知識點按照首要教學原理,中醫藥學科APP移動學習模塊的設計一方面融合了對中醫歷史、經典文獻、基礎知識等“舊知”的激活,另一方面容納了對臨床技能、醫家醫案、專科常識等“新知”的示證,同時還包括了對自檢自測、學科講談等“新知”的應用和貫通。這些模塊的設計以首要教學原理為指導,將中醫藥學各類知識匯總、歸類,再分別以不同模塊呈現在讀者眼前,形成完整的學科學習系統。

圖2 中醫藥學科APP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
這些模塊統稱為基礎模塊。根據各學科特點,在各科APP移動學習塊模的設計同時需要適當調整模塊內容和學習目錄。如:針灸學APP學習模塊,可設置為針灸醫淵、醫家醫案、經典解讀、基礎知識、臨床技能、標準手冊、解剖學知識、理化學常識、專家講談、自檢自測。中藥學APP學習模塊,可設置為藥淵醫話、藥家案驗、經典解讀、藥性藥效、炮制常識、國家標準、大家講壇、自練自查。中醫基礎APP學習模塊,可設置為中醫學史、杏林醫話、經典解讀、中醫基礎、陰陽五行、五運六氣、臨床醫案、醫家講壇、自學自查。
目前,比較著名的APP應用主要有蘋果公司的APP Store、谷歌公司的Google Play Store、諾基亞的Ovi Store、塞班的BlackBerry APP World等[3],APP移動學習資源的開發分為Android端和IOS端[7],即常說的安卓系統、蘋果系統。對這兩種系統的APP學習資源的開發,首要任務是做好充分調研,其次重在寫好腳本[8-10]。其中,調研工作包括對模塊的設計、內容的選擇、視頻技術的精煉,以及對APP開發的價格、流程等的充分考量;其次,腳本撰寫的越清楚、詳盡,對APP學習資源的開發即越完善和細致。因此,對中醫藥教學工作者來說,中醫藥學科APP移動學習建設的重點,是清晰的設計思路和詳盡的設計腳本。
中醫藥系列APP學習資源的建設構想,是分別從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的程序設計入手而撰寫腳本,分別設計不同界面樣式并測試調研,最終完成合格的中醫藥系列APP教學應用。
2015年4月,美國教育部在《教育技術開發人員指南》中提出,有效的教育APP十分匱乏[11]。中醫藥學科APP移動學習模式的提出,將中醫瑰寶、氣運哲學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呈現在讀者眼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人類文明的必需。這種移動教學模式能夠彌補課堂教學因時間、空間受限而產生的不足[12],同時,將現代3D制作等影音合成技術融合到移動教學當中,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興奮度,提供學生隨時、隨地、隨意愿學習,有助于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樂趣、效率和質量[13]。這種APP教育學習模式的設計,通過音樂、圖片、動畫、微視頻等音頻和視頻技術,完整生動地把知識展現在移動屏幕上,用于學習者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地預習、溫習和括展新知。
[1]M.戴維.梅里爾,盛群力,何珊云,等.首要教學原理[J].當代教育與文化, 2014(6):1-7.
[2]劉明俊.基于手機客戶端APP的移動學習資源開發研究[J].軟件導刊, 2016, 15(6):104-106.
[3]鐘元生,曹權.App開發教學案例設計[J].軟件工程師,2015 (8):65-68.
[4]胡月,王以寧,徐鵬,等.互聯網時代教育類APP開發--美國《教育技術開發人員指南》手冊解讀及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 2015 (12):41-48.
[5]亞歷山大J·羅米索斯基.華煜雯,盛群力.首要教學原理:再議知識和技能[J].遠程教育雜志, 2007 (4):23-27.
[6]王杰.基于Android與App Inventor的移動學習資源開發實踐與思考[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 2016, 25(4):38-42.
[7]牛麗,殷凡,熊志勇.iOS平臺移動學習資源構建及終端實現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5 (12):18-21.
[8]張彥玲.基于云服務的手機App客戶端學習平臺的設計研究及構建[D].聊城:聊城大學, 2015.
[9]單興苗.基于Android系統的移動學習平臺研究與實現[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 2014.
[10]章全.基于APP的通用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科技廣場, 2016 (9):33-35.
[11]劉丹,胡衛星,李玉斌,等.移動教育APP的研發現狀與應用問題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 2016 (8):47-52.
[12]蔣杉杉,李惠青,張秋東.探討APP下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模式分析[J].亞太教育, 2016 (18):276-277.
[13]俞振海,史曉穎,王燕,等.在線互動學習APP設計與實現[J].海峽科技與產業, 2016 (3):93-94.
Research on APP mobile learning model of Chinese medicine under the principle of primary teaching
ZHI Dingming1, LIU Mingjun, WANG Zhaohui, ZHANG Xin, CHEN Shaotao, WANG Chuping, WANG Hong,JING Kuan, SHANG Ku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primary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PP mobile learning model of TCM su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PP mobile learning model in Chinese medicine discipline, the design idea of APP learning module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PP learning resourc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 mobile learning model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uxiliary teaching mode for the training of TCM skilled personnel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PP mobile learning; primary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Chinese medicine
G642
A
2095-6258(2017)06-1014-03
10.13463/j.cnki.cczyy.2017.06.052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ZD16040);中國醫學氣功學會科研資助項目(YXQG2015017);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2016B215)。
治丁銘(1983 -),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醫藥教育教學研究。
*通信作者:尚 坤,女,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電子信箱- 495218735@qq.com
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