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巧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一科,江蘇 徐州 221000)
對圍手術期青光眼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對其青光眼知識掌握情況的影響
趙金巧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一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討對行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對其青光眼知識掌握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229例青光眼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7月至12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237例青光眼患者作為觀察組。在圍手術期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路徑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對青光眼知識的掌握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對青光眼知識的總掌握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可提高其對青光眼知識的掌握度。
青光眼;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圍手術期
青光眼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眼部疾病。該病的發病率居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發病率的首位。該病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視力減退、視野縮小及視神經萎縮等。青光眼患者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可在一段時間后失明。進行手術是治療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大部分青光眼患者對該病的認知水平不高,其對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不愿配合圍手術期的治護工作。因此,護理人員應重視對進行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護理。健康教育路徑護理是指在患者整個住院期間按照其不同時間段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科學的健康教育。為探討對行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對其青光眼知識掌握情況的影響,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對近期在該院進行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路徑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將2016年1月至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229例青光眼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6年7月至12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237例青光眼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
在圍手術期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術前告知患者手術的流程,協助其進行相關的檢查,了解其所患有的基礎疾病和過敏史。術后按時為患者用藥、換藥。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前,成立健康教育路徑小組。由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作為組長。由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小組組長和小組成員共同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和治療方案制定健康教育路徑護理流程。護理人員根據健康教育路徑護理流程實施護理服務。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當天,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醫院的環境、醫療水平、規章制度及責任醫師和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手術前需要注意的事項、檢查項目及大致的治療流程,使其對治療方案有所了解。2)在患者進行手術前1天,護理人員告知其進行手術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為其列舉手術成功的病例,告知其手術的安全性較高,減輕其心理壓力,消除其不良的情緒。3)在患者進行手術的當天,護理人員為其沖洗淚道,剪除鼻毛。告知患者手術期間可能出現的癥狀,使其做好心理準備,以免其在發生正常的應激反應時感到恐懼,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手術前為患者更衣,協助其排尿,并將其送入手術室。與手術室護理人員做好患者交接和信息核對工作。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將患者接回病房,詢問其有無不適感,盡量滿足其心理訴求。4)在患者完成手術后的第2天和第3天,告知患者多臥床休息,盡量避免突然變換體位或扭頭。若患者感到傷口疼痛難忍,遵醫囑為其使用鎮痛藥。告知患者食用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告知患者注意保持眼部衛生,不可揉眼。5)在患者完成手術后的第4天至其出院前1天,指導其按摩眼球。教患者學會測量眼壓的方法,使其能夠了解自己身體康復的程度。6)在患者出院當天,告知其遵醫囑定時定量服藥,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
在患者出院當天,使用該院自制的青光眼知識調查問卷調查其對青光眼知識的掌握情況。若患者答對三分之二以上的問題,則判定其對青光眼知識完全掌握。若患者答對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問題,則判定其對青光眼知識部分掌握。若患者答對三分之一以下的問題,則判定其對青光眼知識未能掌握。總掌握率=(完全掌握例數+部分掌握例數)/本組總例數×100%。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對青光眼知識的總掌握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青光眼知識的掌握情況[n(%)]
施行手術是臨床上治療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可因對青光眼知識的認知水平較低而不能良好地配合手術治療,從而影響其治療的效果。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對青光眼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能提高其對青光眼知識的認知水平,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及病情的復發率[1]。健康教育路徑護理是指在患者整個住院期間按照其不同時間段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科學的健康教育[2]。對行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健康路徑護理能提高其對青光眼的認知水平,使其更好地配合進行治護工作,增強其進行自我護理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提高護理的效果[3-4]。此外,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還能使護理人員明確護理目標,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對行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可提高其對青光眼知識的掌握度。
[1]陳茂林,楊青松.健康教育路徑在青光眼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6,29(3):110-111.
[2]柴樹潔,趙靜,梁義紅.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患者圍術期中的運用[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2,24(1):51-53.
[3]李光霞.臨床護理路徑對青光眼患者健康行為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5):977-979.
[4]陳少梅,周鳳平,許貴珍,等.臨床護理路徑在青光眼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運用[J].黑龍江醫藥,2016,29(4):806-808.
R473.77
B
2095-7629-(2017)18-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