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劍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要求,確保偵查、審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的檢驗。要實現審判環節對案件事實認定和證據采信的最終決定權,要求偵查、起訴階段必須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客觀審查運用證據。改變“坐堂式”的辦案模式,從孤立、靜態、封閉的書面審查向全面、動態、開放的親歷性審查轉變。庭審實質化的要求重視對客觀證據的審查,發揮實物證據和鑒定意見等專門技術性證據在認定案件中的作用。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要求“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據此,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以及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作證并接受質證將成為庭審常態。司法實踐中,檢察官在審查證據合法性、可采性過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具有專門知識人員的專業意見幫助進行判斷和甄別并在法庭上進行必要的解答。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帶來福音的同時,網絡犯罪也悄然而至,犯罪行為從現實世界逐漸向網絡空間高度滲透。大量傳統犯罪開始將網絡作為犯罪工具、犯罪場所,例如利用網絡盜竊、開設賭場、銷售假藥、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等,同時伴隨著傳統犯罪的還有大量涉及侵犯網絡本身的高科技犯罪,給社會企業帶來極大的危害性。
案件情況分析
上海市徐匯區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要承載區,轄區內云集了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包括巨人網絡、游族網絡等知名互聯網公司也落戶在徐匯區,對檢察機關有效打擊互聯網犯罪,提供優質司法服務的需求愈顯強烈。
犯罪網絡化趨勢明顯
從案件數量上,徐匯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轄區內涉互聯網案件始終呈上升趨勢,這也是徐匯互聯網企業聚集、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區域特點決定的。近兩年來本院公訴部門受理的公安機關移送審查的網絡犯罪案件240件400人,僅今年受理的某網絡金融平臺被盜案涉及的犯罪嫌疑人就達百余名之多。應當說,涉互聯網案件在總案件受理量中的比重是在不斷上升的。
高學歷、高智商犯罪呈常發態勢,司法機關面臨新挑戰
在司法實踐中,我們發現涉互聯網案件所涉及相關知識具有越來越強的專業性。從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的網絡賭博、組織賣淫等傳統犯罪,到利用計算機手段進行網絡盜竊、詐騙等高科技犯罪,再衍生為當下“域名劫持”“流量劫持”等新型犯罪手法,特別是檢察官在處理以計算機網絡作為犯罪對象的案件時,往往涉及數據抓包、修改、DNS域名劫持、網絡攻擊等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對承辦檢察官網絡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如張某等兩人侵犯商業秘密案,犯罪分子都具備研究生學歷,利用在被害單位擔任高級主管的職務便利,非法使用被害單位的技術信息,并另行開設公司,制作同類產品出售牟利。司法機關為查明犯罪分子是否使用涉案技術信息,多次委托鑒定機構鑒定并邀請行業專家對技術難題進行論證,僅鑒定意見就多達20余份。又如汪某等8人侵犯著作權案,犯罪分子都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精通計算機專業技術知識,利用個別犯罪分子在被害單位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職務便利,非法復制被害單位的軟件程序,并另設公司制作軟件出售牟利。因作案手段極其隱蔽且技術性強,極大增加了認定是否構成侵權的難度。在法庭審理階段,控辯雙方分別申請了鑒定人、專家證人出庭作證,以解決定罪的核心問題。
犯罪手法不斷翻新,司法認定難度增大
為逃避法律打擊,牟取更多的非法收益,犯罪分子不僅在實施專業技術型知識產權犯罪過程中,翻新犯罪手法,即便在長期以來犯罪手法簡便,技術含量低的案件中,也有翻新犯罪手法的新趨勢。
如余某等多人侵犯著作權案,犯罪分子通過反編譯手段破譯并復制了某知名游戲公司運營的一款網絡游戲的客服端程序及相應通訊協議,制成一款脫機“外掛”軟件,再招募多人使用該軟件生產網絡游戲金幣,對外銷售牟利。該起案件中,犯罪分子突破了常見的直接銷售侵權軟件牟利的方式,而是使用侵權軟件制作游戲金幣,再出售牟利,以獲取更多的非法收益。又如李某等2人假冒注冊商標案,犯罪分子利用蘋果公司的保修政策,使用二手蘋果手機從蘋果公司置換出新手機,而后在新手機上加裝假冒手機后蓋,對外出售牟利。該起案件,并不是傳統作案手法中的完全制假,而是生產、銷售正品部件和假冒部件混合的侵權產品。
應對措施和解決路徑
網絡犯罪案件所涉及相關知識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特別是在處理以計算機網絡作為犯罪對象的案件時,僅憑案卷中的書面鑒定意見往往并不能讓司法人員明確行為人的作案手段和方式,而控、辯、審三方僅憑“外行人”的粗略理解難免產生意見分歧,影響案件準確定性。
成立互聯網案件專家咨詢組
2017年8月16日,徐匯區人民檢察院舉行了互聯網專家咨詢組聘任儀式,聘請了金波、郭弘、張凱、朱士行等6位來自科研院所、鑒定機構、知名網絡公司的互聯網專家“智囊團”助力專業化辦案,聘期為5年。專家咨詢組成立后,在辦理此類案件過程中專家們可以從科學性、技術性和專業性上幫助我們在審查批捕、起訴階段答疑解惑,準確定性犯罪,也能在必要時申請這些專家作為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作證,通過舉例、說明等方式,將晦澀難懂的計算機網絡術語轉化為較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法庭能夠依法對其行為進行準確的定性。同時在專家們參與訴訟的過程中加深對檢察工作、對整個刑事訴訟工作的了解。
專家證人出庭
在實際辦案過程中,鑒定人與具有專門知識的人的出庭也呈常態化趨勢。余剛侵犯著作權案、李丙龍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典型案例,通過審查起訴階段以及庭審前的充分溝通,公訴人與我們的專家在法庭上配合默契,由專家通過舉例、說明等方式,將晦澀難懂的計算機網絡術語轉化為較為通俗易懂的語言,駁斥了被告人的辯解,也讓法庭能夠依法對其行為進行準確的定性。修改后的刑訴法對此作出了兩方面的規定,一是鑒定人員出庭作證制度,即在法庭認為必要的情況下,要求出具鑒定意見的鑒定人出庭作證,否則排除其鑒定意見作為定案依據;二是公訴人、辯護人及案件當事人均可以向法庭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結論發表意見。
構建專業化辦案組織
目前,徐匯區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捕、審查起訴部門都組建了涉計算機網絡犯罪的專業化辦案組,涉及互聯網、金融、職務犯罪偵防等23個主任檢察官專業化辦案組,并以檢察官績效考核為抓手,壓實司法責任制,真正實現專案專辦、術業有專攻。其中,許軍作為辦理涉互聯網犯罪專業化組的主任檢察官,他所帶領的辦案組2015年以來,主辦涉計算機網絡、假藥、賭博等案件數達到570余件,其中涉計算機網絡案件170余件。作為法律+互聯網專業辦案組的主任檢察官,不僅要不斷研究最前沿的法律規定、法律適用等問題,不斷學習、更新網絡方面知識;更重要的是身為檢察官的一種責任和擔當。當厚厚的、沉甸甸的案卷擺在面前,當犯罪嫌疑人行為認定、法律適用存在疑義時,深夜伏案辦案的情形時常發生。該辦案組辦理了劫持網絡流量案件、網絡侵權案件、侵犯計算機信息系統等一起起有影響、史無前例的案件,件件都成為典型案例。徐匯區人民檢察院也因此獲得國家版權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一等獎。
成功案例
許軍辦案組曾辦理了一起涉及11人的外掛類侵犯著作權案。被告人余某、曹某、馮某通過反編譯手段破譯了某大公司運營的《龍之谷》游戲客服端程序及相應的通訊協議,利用從客戶端程序中復制的1000余個涉及地圖、物品、怪物、觸發事件等代碼的游戲核心數據庫文件、登錄文件及完全模擬的通訊協議,編寫了能實現自動多開登陸、動作操作、轉移物品等作弊功能的脫機外掛軟件。
2010年7月底至2011年1月,被告人余某、賴某先后招募被告人張某等六人成為加盟商,由加盟商利用前述外掛軟件登陸大量賬號“生產”《龍之谷》游戲金幣,此后統一匯總并在“淘寶”“5173”等網站銷售。經審計,余剛等人共計收入人民幣4637448.3元。該案幾名被告人都很有“來歷”:被告人余某是中國黑客界“泰斗”人物,掌握前沿的計算機技術,被告人馮某是黑客界的后起之秀,案發前還作為發言人在世界網絡安全與破解高峰論壇上發言。實施犯罪前他們還專門向眾多法律人士咨詢如何規避法律。該案因其犯罪手法新、危害大、傳播廣,當時在網絡游戲行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針對案件特點,徐匯區人民檢察院承辦檢察官與當時擔任鑒定人的郭弘專家進行了密切的配合,不僅對涉案外掛程序的功能進行了準確的鑒別,還預先對行為人可能會提出的辯解進行應對,加上在庭審環節請了郭弘專家出庭作證,最后成功指控該犯罪團伙。該案的成功辦理一方面保護了企業的自有知識產權;另一方面也為打擊外掛侵權類犯罪提供了典型范本,尤其是對脫機外掛程序的法律界定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