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杏玲+朱曉+車裕中
摘要:
本文介紹了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檢測項目及檢測流程,紡織品檢測實驗室潛在的安全風險,并探討防范風險、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
關鍵詞:紡織品;檢測實驗室;安全風險;安全管理
引言
2016年9月,上海東華大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兩名學生受重傷。近年來,實驗室安全問題頻發,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是確保檢測工作正常運行,避免財產損失、保障人身安全和保護周圍環境的前提。中國是一個紡織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國內不同規模的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眾多,防范實驗室安全隱患,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刻不容緩。
1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簡介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是從事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的物理性能及理化檢測的實驗室[1]。按檢測項目可分為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燃燒性能和生態紡織品檢測。
1.1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物理性能檢測包括色牢度、水洗尺寸穩定性、拉伸強力、接縫強力、抗起毛起球性、耐磨性測試、服裝外觀、羽絨制品含絨量及蓬松度等等;化學性能檢測包括紡織品成分分析、甲醛、偶氮染料、重金屬、異味等;燃燒性能是為了測試紡織品點燃后燃燒的劇烈程度和速度;生態紡織品測試項目主要有可萃取重金屬、五氯苯酚、致癌染料、致敏染料、殺蟲劑、增塑劑等。
1.2 紡織品檢測流程。紡織品檢測實驗室工作流程有樣品的接收與傳遞,樣品的制備,檢測工作的開展,化學試劑的制備與儲存,廢棄物的處置。其中樣品的制備指將樣品分解成符合標準要求的大小、狀態、數量;檢測工作的開展指進行紡織品檢測項目的測試;廢棄物處置包括試驗產生的廢液的處置及按規定需處理的廢棄樣品。
2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安全風險
2.1 著火危險。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樣品包括棉花、羽絨制品、床品、布料、服裝、圍巾等紡織產品,有的紡織實驗室樣品間長期堆放大量紡織樣品,其中易燃的紡織樣品存在著火安全隱患;紡織品定性試驗用到的燃燒法及紡織品燃燒性能測試均需用到明火,存在著火的潛在危險;紡織品化學性能測試用到的化學試劑相互反應發生燃爆的危險、紡織品燃燒性能測試用丁烷等氣體泄漏導致火災及爆炸危險。
2.2 中毒危險。中毒危險主要是紡織品化學性能檢測過程中違規操作導致的中毒危險[2],包括接觸有毒試劑、吸入有毒有害氣體等。
2.3 機械損傷。檢測過程中操作不當引起的人身傷害,包括儀器導致的機械損傷,玻璃器皿破裂或加熱爆炸導致的人身傷害,樣品制備過程接觸高溫烘箱的燙傷危險。
2.4 灼燒危險。紡織品燃燒試驗產生的明火及紡織品成分分析用到的強酸強堿對試驗人員的灼燒危險。
2.5 其他危險。拆分樣品吸入粉塵的危害,化學廢液及廢氣對環境的污染,化學試劑疏于管理導致丟失的風險,生態紡織品檢測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病菌感染風險等。
3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措施與建議
3.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包括嚴格按照標準相關要求及設備操作要求進行試驗,避免因違規操作導致安全事故;制定強腐蝕易燃爆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登記制度,做到來源去向清晰;對試驗產生的化學類、生物類廢物,要根據特性分類存放、清楚標記、定期專業化清理,嚴禁隨意丟棄;制定安全用水、用電、用氣制度;各專業實驗室指定安全管理責任人,實行安全管理責任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3]。
3.2 落實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管理制度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關鍵所在。人員對于安全制度的落實至關重要。為此要明確相關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并融入日常的工作中,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隱患,強化安全意識。
3.3 加強培訓,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及安全知識培訓,提升紡織品實驗室檢驗人員的業務能力,按標準要求規范操作,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熟知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安全風險,及應對風險的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措施。
3.4 做好防范措施。
1)人員防護:配備防護用具,如口罩、橡膠手套、護目鏡、急救箱等;配備相應安全設施,如洗眼機、通風柜、生物安全柜等;試驗人員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不在實驗室放置個人物品,不在試驗區域進食,工作范圍的試驗器具、物品擺放整潔、有序,試驗區域放置相應的警示標志。
2)備樣間:樣品分類整齊放置,備樣用鋒利器具放好,保證備樣間的整潔、干燥、通風。
3)紡織品物理測試間:從高溫烘箱拿樣需戴隔熱手套,處理干洗劑需在配有抽排風設施的環境中進行,避免長時間連續進行紡織品色牢度評級,降低視覺損害。
4)纖維成分及化學分析室:化學試劑有清楚的標簽,按區有序放置;各種化學試劑、藥劑取完立即蓋好蓋子;試驗過程涉及有毒、易燃易爆及揮發性物質時在通風柜進行;玻璃器皿應輕拿輕放,如有破碎,應及時清理。
5)紡織品燃燒室:配備合格的滅火器;配備抽排風設備,以排放試驗產生的煙霧及有毒氣體;試驗結束后,及時熄滅設備上殘留的燃燒物質及冒煙材料。
6)化學品倉庫:不同性質試劑明確標識,分開存放;禁止明火;劇毒等危險化學品應專柜雙人雙鎖保管;建立化學品出入庫登記制度;庫房溫濕度嚴格控制,定期檢查。
3.5 突發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為應對實驗室突發安全事故,應提前制定科學嚴謹的突發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機制,包括組織機制、應急措施、事故處理措施,并進行預演,提升人員應對能力。
1)事故發生時,應立即上報相關負責人及安保處,報告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是否有人員受傷等簡要情況。
2)根據事故情況迅速做出正確的處理。比如機械傷人事故,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的消炎包扎后送醫院;出現中毒事故時,要防止損傷或中毒進一步擴散或加深;出現火災事故時,要根據著火原因及實驗室存放化學品的特殊情況進行處理,切忌一遇火情即用水撲滅。同時,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收集整理好相關化學品的安全資料,在緊急情況時可迅速查閱。
3)遇到緊急情況需緊急疏散時,正在運行的儀器設備要立即切斷電源,所有人員從應急出口疏散。遇火災濃煙時,需戴好防毒面具或披上濕毛巾、濕衣物并盡量彎腰從安全出口疏散。
4)事后還應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責任人,吸取教訓,防止再發生此類安全事故。
4 結語
在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們應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實,加強安全知識培訓,使實驗室全體人員都熟知紡織品實驗室的安全風險,在日常工作中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及防范措施,通過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防止和消除事故隱患,使發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程度,讓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和規范化。
參考文獻:
[1]CNAS-CL 18:2006.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紡織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S].
[2]黃明華,麥裔強,閔雯,等.論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J]. 中國纖檢,2015,06(下).
[3]張慧卿,王樹軍.談如何加強檢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J].中國纖檢.2011,5(上).
(作者單位:順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