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寧波被譽為“男裝之都,是國內重要的男正品牌孕育地,擁有雅戈爾、杉杉、羅蒙等眾多享譽國內外的優秀男裝品牌。因此,服裝節期間,關于男裝企業轉型升級、滿足新時代消費需求的話題自然不絕于耳,其中尤其引來激烈討論的,則是男裝應該堅持文化傳承還是不斷時尚創新的話題。
10月18日—22日舉辦的寧波國際服裝節期間,寧波最具代表性的兩家商務男裝企業——雅戈爾和羅蒙從展館裝修布置到品牌發布都風格迥異。
雅戈爾堅持多品牌布局的創新發展理念,今年主推旗下具有美式休閑風格的哈特馬克斯品牌,表示要順應社會潮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羅蒙則表示要堅守“紅幫裁縫”的風骨,主張打造西方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氣節結合的個性西服。
直擊男裝痛點:都是時尚惹得禍?
當前,面對消費升級、信息化浪潮和全球化趨勢三股浪潮下,我國服裝產業到了轉型升級的歷史新節點。
寧波服裝節組委會執行辦公室主任,華博會展公司董事長楊杰在服裝節新聞發布會上直擊“寧波裝”八大痛點,直指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 一是電商之痛;二是庫存之痛;三是面輔料之痛;四是設計師之痛;五是主業堅守之痛;六是戰略謀劃之痛;七是國家級研發平臺的匱乏;八是品類不平衡。
“庫存可以說在現階段是服裝業最大的痛點了,甚至超過電商之痛。此前曾經有傳出波司登、李寧等深受庫存困擾,同樣寧波服裝企業的庫存壓力也是很大的。這已經是行業共識。”楊杰說。
本屆服裝節期間舉辦的中國男裝高峰論壇上,雷迪波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盧山發表了主題為“男裝,請把時尚遺忘”的演講中說道:“中國男裝近來生意不太好,于是大家都往時尚靠,有些潮牌更是老虎獅子花花草草的設計,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在今天這樣一個浮躁、混亂的時代,我們理一理主題,不要動不動就稱時尚,其實對大多數男士來說把衣服穿的合體就是奢望,很少需要時尚。”
據了解,男裝基本款的銷量占到總銷量的60%。著名男裝品牌拉佛羅瑞連續十年銷售冠軍的產品是一件基本款的夾克;鱷魚經典的POLO衫賣了三十年,至今長盛不衰;優衣庫90%的產品是基本款;無印良品一件基本款的襯衫就能創造銷售奇跡。
盧山得出結論;大多數男士對服裝的需求不是求新求變,而是經典實用,即滿足著裝的實用性和場合需要即可,如果一味追求時尚,款式變換不斷,則毫無疑問就會變成庫存。
“服裝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秀的。我們需要回歸初心,把過去寧波紅幫裁縫的這種精神重新再找回來,做正常的、優雅的服裝,把工藝做好,把面料做好,把板型做好,在經典款式基礎上不斷提升、不斷升華,不斷在細節上做文章,而不是徹頭徹尾的革命,我們需要改良。”盧山以此呼吁男裝企業不要一味求創新變革,而忽略了男裝的實質。
王軍對此表示贊同:“優衣庫的款式看似簡單,卻代表了發達國家基本的審美表達和穿衣風格,這是他最先進的地方。如果我們是面向更多人的產品,解決整體國家的穿著問題,走得太前可能會有問題,但是需要對這個國家有一些基本研究,需要對這個行業有很高的認知能力的把握,要思考怎樣給這個產業帶來往走的力量。”
無獨有偶,中國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韓永生先也在演講中表達了類似觀點。“一個企業決定性的競爭力并不是時尚創新,而是來自兩點必要條件,一是穩定性,二是成長性。庫存會破會穩定性,在銷量下跌時吃掉整個現金流;成長性則需要適應消費環境的改變,研究和適應目標消費者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因此,改變傳統經營方式是男裝企業決勝未來的必要條件。”
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遠?
因為短期內獲得暴利的機會總是在眼前飄過,一不小心就進入到了陌生的行業卻輸得體無完膚。服裝企業如何抵制誘惑,踏實而又寂寞地堅守主業,這也考驗企業的耐力和戰略能力。事實證明,寧波乃至國內那些幾十年屹立不倒的服裝企業,往往是那些能夠堅守和傳承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羅蒙在眾多服裝企業中脫穎而出,則是堅持紅幫定制理念始終不變的結果。在這次寧波服裝節上,羅蒙邀請到“紅幫高手”一男一女兩位老裁縫量身裁衣。“紅幫文化之所以能夠屹立百年,是靠著裁縫一身量體裁衣的硬功夫。西裝的立體剪裁效果和以往中式平面剪裁大有不同,既要讓服裝貼合人體線條,又要突出每個人的風度和氣場。”其中一位裁縫在采訪中說道。難能可貴的是,裁縫要通過技巧遮掩身材的不足。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羅蒙老裁縫的“內視”功底:通過眼觀、手測推算出人體精確尺碼,同時也能看透人的心性氣質,做出獨一無二的個性化定制西服。
一方領帶、一塊標簽、一粒袖扣、一根拉鏈,所見細節立見高下,一套時裝的品味也許就是從這里起源定調。羅蒙今年將傳統的“慢工出細活”演繹得淋漓盡致,高定女裝的推出獲得好評如潮。羅蒙始終堅信紡織服裝行業是一個最需要“工匠精神”的行業,“手藝人”的內涵以及傳統工藝對精雕細琢的強調,成為這一行業賴以生存的法寶以及必須恪守的準則。如今,羅蒙更多地將自身對東方美學的研究、舒適穿著的經驗積累運用在服裝開發上,讓服裝合身且舒適,借由服飾彰顯個人風格,傳達生活理念。
以申洲國際為例,目前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縱向一體化的針織服裝制造商和銷售商,被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第一個授予 “中國針織行業領軍企業”榮譽稱號。至2017年10月9日,申洲國際市值達到805億元,穩坐中國市值最高的服飾集團。長期專注并深耕針織服裝產業鏈,采取OEM發展模式,引進國際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年產自用高檔針織面料11萬噸、針織服裝3.1億件,是耐克、優衣庫、阿迪達斯以及彪馬等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的第一大供應商。
專家認為:是專注并深耕針織服裝制造產業鏈,聚焦OEM發展模式,堅持“創新化”、“國際化”、“智能化”、“柔性化”四化發展,逐步確立了申洲國際在我國針織服裝制造行業領軍企業的地位。endprint
如何尋找對立統一的平衡點?
其實,從雅戈爾、羅蒙、太平鳥、申洲國際等企業的成功案例不難看出,這些企業并不是盲目追趕潮流,也沒有被傳統工藝的優勢所裹挾,而是在順應時代潮流發展中找到了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堅守該堅守的,擁抱科技創新,以此保持企業長青。
正如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陳大鵬在男裝高峰論壇上所說,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消費升級對服裝產業提出了新要求,但同時也創造了更多的空間和潛力。新的時代,如何更好的了解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的變化,研究消費的趨勢、動向,同時抓住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帶來的機遇,加快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提升創新能力,提升技術創造力、文化創造力、價值的創造力,來順應消費升級,提供有質量的供給,是服裝行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雅戈爾此次收購美式休閑風格品牌哈特馬克斯,發力美式休閑服飾,這是否意味著雅戈爾要放棄長期堅守的歐美經典風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李如成在本次品牌推介會長解釋:長期以來,中國的時尚界和消費者都把歐洲的英倫風格、意大利的設計作為世界服飾流行的主流方向,因此有了意大利風格的雅戈爾品牌。但是,幾年前,我們敏銳地覺察到,美輪美奐的美式時尚在世界范圍內悄然興起,我們當機收購了哈特馬克斯。經過幾年的探索,得到了市場的熱烈反響。人們意識到那嚴謹的政治談判、激烈的商業競爭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種寬松的方式完成,甚至在莊園、酒莊、海灘中來實現。”
“企業應順勢而為,引進更多的歐式經典、美式休閑服裝品牌,注重高檔面料和精致工藝相結合,使國內中產階層消費者有更豐富的選擇。”李如成說,很顯然,雅戈爾并沒有在創新與傳承間放棄哪一方,而是選擇兼顧。
此外,羅蒙也在不斷探索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創新的著力點。近年來,羅蒙始終貫穿高級定制服裝與大眾時尚相結合的理念,在考究的面條基礎上,不斷在讓版型變得更平易近人上下功夫,例如,羅蒙跟上時代節拍延續大眾時尚的審美風格,通過纖維提花在視覺效果上更為鮮活,且在抗皺效果、透氣性、可水洗、易打理等方面完整保留,逐漸成為了當下又一主流。身處大變革時代,羅蒙表示,將通過最簡潔的手法打造最有力的高雅氣氛,將傳統與高定交替,讓機械與手工呼應,把標準與個性區分,去開啟更多可能。
奧立時裝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龔力是一位服裝設計師,同時也在經營著自己的服裝品牌。他說:“在我看來男裝定制傳統工藝不僅是工藝,而是一種文化,它需要被傳承下去,所以當傳統男裝在慢慢淡出年輕市場的時候,如何將這些技術以更加新的方式,更年輕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年輕人對西服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慢慢將這一品類的衣服帶回人們的生活里面。”
龔力認為,真正有生命力的企業應該存在于傳統文化與時尚創意中,“獨立設計師并不是群魔亂舞,那些在國際視野上嶄露頭角的成熟設計師,是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找一個平衡。國外大牌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有些是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積累和沉淀,中國企業要想真正走得長遠,不應該總是模仿國外大牌,而應該多支持創意型人才,讓他們有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王軍則表示:“當下,很多男裝企業看似做得不錯,實際并沒有那么大的覺醒。在傳承和創新之間,傳承是必須的,但如果沒有突破,或者沒有對舊東西持以批判性的角度,也很難建立新東西。從文化、審美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審視消費者,把這些想法物化成產品,我們是否有這種能力呢?例如男裝,既需要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術,還需要有對這個時代的價值判斷和對創造力的認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