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圓

摘要:
本文重點講解GB T 9127—2017《柞蠶絲織物》中變更內容,并通過與GB/T 9127—2007《柞蠶絲織物》的比較,讓企業更好地理解標準及把控產品質量。
關鍵詞:柞蠶絲;織物;標準;比較
1 引言
GB T 9127—2017《柞蠶絲織物》(以下簡稱新標準)于2017年5月12日發布,并于2017年12月1日實施,替代GB T 9127—2007《柞蠶絲織物》(以下簡稱舊標準)。新標準主要更改了引用文件、試驗方法部分以及增加了撕破強力物理項目,本文通過新舊標準對比,詳細描述了新標準中變更內容,以供參考學習。
2 新標準主要變化
2.1 規范性引用文件
新標準引用標準都無年號,這點與舊標準相同;而新標準引用文件數量增加了21個,其中15個在舊標準中是二次引用,新標準中將引用文件詳細寫出既簡化了標準編寫工作,又保持相關標準技術內容的協調性。其他6個是新增引用:標準GB/T 29862、FZ/T 01057、 FZ/T 01026既規范了吊牌成分的標注方式,又貼合市場布料成分測試;新增標準FZ/T 40007、GB/T 30557在2014年發布,因考慮到絲織物經濟價值、特點,針對包裝、標識及疵點而制定;此次修訂新增加GB/T 3917.2標準,是因考慮到實際穿著時服裝有被撕破的可能性。
2.2 要求
新標準主要有三點變化:其一,新標準規定有優等品、一等品及二等品,刪除了舊標準中的三等品;其二,舊標準中說“柞蠶絲織物應符合國家有關紡織品強制性標準的有關要求”,新標準更改為“柞蠶絲織物的基本安全性能按GB 18401執行”;其三,新標準明確提出要求分為內在質量與外觀質量,舊標準無區分,僅列出了標準要求內容,內在質量與外觀質量是服裝本身的質量,兩者的好壞共同決定了服裝質量是否滿足銷售要求。
2.2.1 內在質量要求
(1)密度偏差率、質量偏差率
新標準提高了對密度偏差率的要求,標準值在一定范圍之類,可以是正值也可是負值,避免了舊標準密度偏差率優等品實測值過大以及一等品、二等品只能偏小的情況;新標準中質量偏差率標準值的變化情況與密度偏差率一致。新舊標準密度偏差率與質量偏差率標準值對比見表1。新標準相對舊標準更科學、嚴謹。
(2)撕破強力
新標準增加了撕破強力項目,標準值≥7N,與標準GB/T 18132中撕破強力的指標值相同,充分考慮了實際穿著中柞蠶絲織物被撕破的可能性,對企業在原料生產與加工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保證了服裝基本的力學性能。
(3)纖維含量允差
舊標準取消了按柞蠶絲純紡和混紡的分類及不同織物允差不同的規定,同時刪除了備注“當一種纖維含量明示值不超過10%,其實際含量應不低于明示值的70%”;新標準規定成分含量允差按GB/T 29862執行,增加了標準的統一性、規范性。
(4)水洗尺寸變化率
新標準中水洗尺寸變化率分為練白類織物與染色、印花類織物,其中練白織物又分兩類,按<300g/m2織物考核及≥300g/m2織物考核,其中前者的標準值范圍大于后者的標準值。新標準水洗尺寸變化率標準值對織物尺寸增大的情況做了規定,舊標準除優等品外其他等級只考核尺寸變小的情況,并且新標準水洗尺寸變化率標準值要求均高于舊標準。
(5)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項目主要有三點變化:其一,將耐熱壓項目名更改為耐熨燙,使產品標準中項目名稱與方法標準統一;其二,舊標準不考核濕摩擦項目,新標準增加了濕摩擦的考核,并且標準值與干摩擦相同;其三,新標準中耐光項目優等品的標準值為4級,比舊標準高半級。
2.2.2 外觀質量要求
外觀質量中更改了幅寬偏差變化率二等品標準值及增加了外觀疵點評分限度的標準值。新標準中幅寬偏差率二等品由“超過±3.0”更改為“±4.0”,更改后標準更加科學、嚴謹;舊標準中外觀疵點評分限度沒有標準值,僅分為幅寬大于等于114cm及小于114cm兩類評分,新標準簡化了評分類別,統一按照每100m2范圍中的疵點評分,外觀疵點評分限度明確了考核指標,提高了產品質量要求。
3 試驗方法
在標準編排上新標準將各項目的試驗方法一一列出,而舊標準試驗方法中規定“柞蠶絲織物的試驗方法按GB/T 15552執行”,新標準更為詳盡,方便使用者閱讀;在內容上新標準主要有如下四點變化:
3.1 密度
新標準規定密度試驗方法按GB/T 4668執行,刪除了方法標準的年份及經密采用方法C、緯密采用附錄A中方法E的規定。
3.2 撕破強力
撕破強力是標準新增項目,規定試驗方法按GB/T 3917.2執行。
3.3 水洗尺寸變化率
水洗尺寸變化率更改了洗滌程序,新標準中規定適用本標準的所有織物按照7A程序洗滌,A法干燥,刪除了舊標準中規定的“絲絨、絹類織物洗滌程序按仿手洗”的規定。
3.4 幅寬
新標準將幅寬測試方法更改為按GB/T 4666執行,涵蓋了檢測中遇到的所有情況,而舊標準只做了“測量有效幅寬(除布邊)”的規定,相比舊標準,新標準更加科學、規范。
4 小結
通過新舊標準的比較分析,發現新標準的標準值普遍高于舊標準,新標準提高了對企業生產以及檢測機構檢測能力的要求,新標準在適應市場新變化的同時又淘汰了落后生產力,切實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
(作者單位: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