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平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受到家長、社會的關注。為了摸索出一條適合本區心理教師培養的新思路,努力搭建區中小學心理教師典型課例的資源平臺。以便提升本區,尤其是遠郊學校心理教師實踐性教學技能,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全面發展。
關鍵詞:思路;心理素質;教育
一、教學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受到家長、社會的關注。為了摸索出一條適合本區心理教師培養的新思路,努力搭建區中小學心理教師典型課例的資源平臺。以便提升本區,尤其是遠郊學校心理教師實踐性教學技能,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全面發展。4月12日下午,本區近郊一中學周老師開設了一節八年級心理健康活動課:“人際交往---我們可以這樣做朋友”。聽后,筆者深有感觸
二、教學思路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能夠學會與人和諧相處,且通過“自我介紹”、“愛在指尖”以及“分組分享”等活動形式,使這節課達到了預期效果。尤其是周老師在課堂上巧設的兩個“亮點”不僅讓在場的師生眼前一亮,活躍了氣氛,也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亮點一:
周老師在設計“愛在指尖”這個活動時,為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她有意邀請了另外兩位年輕教師參與該活動之中,且活動內容也新穎、獨特。其要求是:
請同學們1.2報數,報到1的同學圍成一個圈;報到2的同學在外層也圍成一圈。請內外層同學面對面站好,相對整齊。接下來,請兩位年輕老師,李老師和馮老師上臺演示一下活動規則:
當老師問: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內外層的同學同時舉起右手
①伸出1個手指表示“我現在還不想了解你”,并相互搖頭。
②伸出2個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了解你,并和你做個點頭之交的朋友”,那么微笑著向對方點點頭
③伸出3個手指表示“我很高興認識你,并想對你有進一步的了解,和你做個普通朋友”,那么主動熱情地握住對方的雙手。
④伸出4個手指表示“我很喜歡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和痛苦”,則熱情地擁抱對方。
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樣,則站著不動,什么動作都不需要做。
活動中不能說話,也不能隨意的換位置,全程靠眼神交流!
每做完一組“動作—手勢”,外圈的成員就分別向右跨一步,和下一個成員相視而站跟隨領導者的口令做出相應的手勢和動作。以此類推,直到外圈的同學和內圈的每位同學都各完成了一組“動作-手勢”為止。
做完第一個手勢,停下來,提問:如果剛剛你沒有完成任何動作,你現在什么感受?如果完成了某一組動作,你的感受又如何呢?不要說話,在心里默默體驗就好!
完成三組“動作-手勢”后,提問:剛剛你完成了幾組動作了?現在的感覺和第一次的感覺相同嗎?
通過活動。營造了歡快的參與氛圍,使同學們情緒高漲、積極地融入人際交往的情境之中,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亮點二:
周老師在開展“分組分享”活動時,要求同學們對“愛在指尖”活動的感受,談談自己的想法,主要圍繞這幾個話題進行交流、分享:“活動中自己做了幾個動作?握手與擁抱各有多少?
當看到對方伸出手指比自己多時,自己的感受;當自己伸出的手指比對方多時,感受又如何?你覺得怎樣的情景下你會伸出更多的手指?如果下次還有這樣的活動,你會有所改變嗎?”。然后,再次進行了“愛在指尖”活動,在二次活動時,同學們人際交往、結交朋友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伸出的手指,明顯比第一次活動時多,彼此相視微笑、相互擁抱的次數遞增,同時,在二次集中討論、分享時,同學們對哪些行為能促使你更愿意與對方交朋友?哪些行為讓你覺得不舒服?對“人際交往——我們可以這樣交朋友”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增強了他們在生活中,更愿意跟怎樣的人交朋友、自己又該以什么樣的行為和態度,讓他人能接受自己做朋友的能力和信心。
課后反思:
周老師這節心理活動課后,使我耳目一新。她能夠通過系列活動,讓同學們知道了如何交朋友,如何讓別人主動地接納自己做朋友。尤其是課堂上“亮點”的巧設,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活躍、更加有效。目前,我們遠郊的很多學生在語言交流、人際交往等方面做的很不盡如人意。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升學壓力的影響,如作業多、鍛煉時間少、睡眠不足等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多數父母外出打工或經常加班,無暇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這樣就使得一些學生除應付學習任務外,往往沉溺于游戲、QQ等虛擬的網絡之中。在與同學、老師交流時,往往出現語言、思維障礙。筆者現在所帶的一個班級中,至少有三個同學是這樣的。我有意識的請教了周老師,按她的模式并結合本班實際,在遠郊班級里也開設了一堂類似的心理活動課,效果頗好。尤其是那幾個不善于言辭的同學,也能說說自己喜歡交什么樣的朋友了。我覺得,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老師就該擅于思考、擅于創新,根據各班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出符合中學生心理特征的活動,使課堂更活躍、更有效。
由于遠郊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不夠均衡,相關活動課的開展甚至更少。通過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中小學心理教師典型課例這個資源平臺,并借助各種類型的優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案例 ,使得全區心理健康教師能夠真正的達到了共享共進,同時進一步助推了學生素養的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