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衛群
摘要: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也許是一名教師、也許是一名工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責任,無論哪一種職業都有著職業修養,而對于語文老師不僅僅需要具備基本修養,還要具備職業修養。語文老師是和其他老師不一樣的,更需要具備師德高尚、滿腹詩書等優秀作風,下面我們可以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修養的主要體現來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有效的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師德修養的提高。
關鍵字:小學;語文教師;師德修養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最為重要的就是自身的師德修養,而師德修養又表現在各個方面,其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修養體現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上,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些人認為,在小學中不需要教師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因為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就算教師的文化底蘊再好,也不能夠更好的促進小學生的進步。但是,這種想法是錯的,也是不符合教師師德修養要求的。小學語文教學就是一方面為小學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語文教師的文化素養。每一個教師一定要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首先要有解讀教材文本的基本能力,這也是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要想對教材文章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學習是需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夠實現的。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才能夠促使學生們對文章進行詳細的了解和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非常有必要的。針對于當前的教學模式分析,有一部分語文教師確實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一些課堂中沒有很好的促進學生們的學習。所以說,當前教育事業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通過合理的手段提升語文教師的文化底蘊,來實現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修養[1]。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有效的教學手段
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修養體現在教師的教學手段上,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適合自己教學的手段,針對于現在一些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分析還是在一直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不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質量降低。所以,對于一個具有師德修養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教學以及促進學生學習進步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一定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了解更多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才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學習的過程,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高瞻遠矚,在教學中取長補短,根據一些成功的經驗來實現對自身的完善,通過一些失敗的精力來完善自己的不足,只有通過完善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經過經驗的積累才能夠有效的實現對教學手段的更新,為小學的語文教學貢獻出一份力力,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體現出教師的師德修養[2]。
三、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平易近人的性格
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修養主要體現在平易近人的性格上,一個語文老師教學手段的好壞和本身的性格有著很大的聯系,在教學中如果具備一種平易近人的性格,那么也將會對教學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如果教師通過改變自己的性格的缺點和不足,不斷的學習和加強自己的修養,就會得的更多學生的喜愛,也會從中體會到教學的樂趣。有時候性格決定一個教師對教育事業的認真程度,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形象也將會對教師的師德修養有所促進作用。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它的價值觀主要體現在對工作的認真態度上,只有通過自己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才能夠成為學生的榜樣[3]。
四、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對本職工作熱愛
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修養體現在對本質工作的熱愛上,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職業要有責任感。因為只有真正喜歡教師職業才會體現出師德修養價值,對本質工作的熱愛不僅僅表現在教師本身對職業的認真程度,還包括激發和培養小學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和動力。因為在小學中很多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沒有太強的自制能力,在進行學習的時候需要教師一步步的指導進行,這就需要教師熱愛本職工作,有耐心指導學生。此外,教師喜歡語文、喜歡教育才能夠對小學語文有濃厚的興趣,語文教師一定要把自身的工作和建設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相聯系起來,才能夠體會到作為一名偉大教師的責任感有多大,因此才能夠更加熱愛自己的事業,增強責任心和榮譽感,實現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修養的有效體現,就算小學教育工作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也能因為自己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堅持下去,因為熱愛,所以不放棄[4]。
總結:
通過對上述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修養主要體現的了解,一個教師要想更好的促進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一定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效的教學手段、平易近人的性格以及對本質工作的熱愛。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還必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夠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生。師德修養對一個教師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教師不具備師德修養,那么他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師。因此,在所有的教師中,只有具備師德修養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2001.
[2]劉玉靜、高艷:《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
[3]佐藤學著、鐘啟泉譯:《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8.
[4]雷玲:《誰來辦好每一所學?!? 位名校長的辦學智慧》[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