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滾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德育工作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視。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本職工作,初中班主任必須對現階段的德育工作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本文從工作理念、德育內容等方面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以供一線班主任參考。
關鍵詞:德育工作;實效性;工作策略
初中階段的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是學生身心、價值觀念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初中生開展德育工作可以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思想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須要充分重視德育工作,強調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然而,多數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存在諸多問題,直接影響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1.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1德育內容不合理
目前,集體主義、四美等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德育內容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1]。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輕視學生心理品質的教育,并未探究學生心理變化規律,并未注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塑造,并未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設置針對性的德育工作內容,并未將德育工作內容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導致德育工作成效低下。
1.2德育工作理念不合理
現階段,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工作理念比較落后,德育工作的實踐性不足,絕大多數教師對學生的道德認識較為重視,卻輕視學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等內容。若想提升德育工作實效性,班主任必須兼顧學生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行為、道德認識,不能僅依靠說教式的工作方法,才可以真正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1.3外部環境不佳
部分家長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不足,導致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由于我國長期實施計劃生育政策,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學生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這對德育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是極為不利的。
2.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
2.1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
德育工作者會對學生的日常行為以及價值觀產生直接的影響,德育工作者必須以身作則。針對現階段我國小學德育工作者綜合素質不高、失德失職的情況,學下必須抓好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工作,為學校德育工作者提供培訓機會。部分班主任、政教處人員在抽煙、喝酒時絲毫不避諱學生,學生會模仿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師的抽煙行為,長此以往學生會沾染吸煙的惡行,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而且會嚴重損害學生的身體健康?;诖?,教師在工作職工要嚴格遵守相關行為規范,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學校培訓,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保持良好的師風與師德,提升班級德育活動教學效果。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積極引導,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學習環境。除此之外,學校需要制定嚴格的教師行為規范,并將其納入教學評價體系中[2],以制度約束德育教師的行為,督促德育教師的不良行為。
2.2加強師生聯系
學生是班級德育活動的主體與關鍵,班主任不僅要重視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且需要關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初中是學生塑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班主任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成長,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德育活動中,教師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如果學生在德育活動中表現不積極、抵觸情緒較為嚴重,班主任可以通過談話的形式與學生交流。在與學生交流時,班主任的語氣應平緩、親切,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愿意與教師分享自己對德育活動看法,教師也能了解學生參與度的原因,進而改變活動形式。教師還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采用個性化的管理辦法,不隨意批評學生,尊重學生的想法,采用合適的方法及時指出學生的缺點,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并感化學生,為班級德育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3加強家校溝通
學校、班主任必須重視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向家長全面介紹德育工作,使家長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家長的教育理論較為傳統,認為分數決定一切,所以學校、班主任需要拓展家校之間的聯系渠道,通過QQ群、微信群、手機短信等方式提升與學生家長日常溝通的頻率,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加強學生家長對班級德育活動的理解與重視。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應使用委婉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學生的看法,對家長的教育行為進行一定的指導,引導家長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通過鼓勵、表揚等方式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2.4轉變德育工作理念
德育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說教層面,應兼顧學生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行為、道德認識。首先,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視頻,提高學生參與德育主題班會的熱情。其次,為了使學生真正掌握德育知識,確保班級德育活動的實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貼近學生生活,并結合中國優秀的文化,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思想道德素。
德育活動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德育活動的實效性。每個班級都會有后進生,這些學生的德育工作是開展德育活動的重中之重。對于班級后進生,教師不可采取傳統的教育方法。部分后進生的學習態度與行為習慣與其家庭環境息息相關,教師在開展德育活動前應通過家訪或電訪等方式了解后進生的家庭情況與個人情況,幫助學生逐漸擺脫逃課等不良習慣,為班級其他學生樹立榜樣,營造良好的德育風氣。
3.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應該以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德育工作的不足之處,加強師生聯系,尊重學生的想法;轉變德育工作理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并且依托學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為德育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升德育工作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胡安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分析[J].好家長, 2017 (67) :156-156.
[2]伍秀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探討[J].都市家教月刊, 2017 (7) :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