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存朋
例談高年級語篇教學中的“沖突”及化解策略
時存朋
在語篇教學中,沖突常常存在,如預設情境與學生自主生成的沖突,文本解讀與文本內容留白的沖突,不同學生在小組中話語權的沖突,語言支架與思維能力培養的沖突等。鑒于此,教師要分析不同沖突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語篇教學;沖突;分析及化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一線英語教師開始注重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公開課上更是試圖通過一節課來完整地展現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然而筆者結合多次的教學觀摩發現:教師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存在不少流于形式、華而不實的“表演”成分。這些看似精彩紛呈的活動,實際卻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對全體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存在沖突。筆者以譯林新版 《英語》六下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Story time)的公開課為例,闡述英語語篇教學中幾種常見的“沖突”,并嘗試提出相應的化解策略。
【教學片段】
T: Boys and girls, What date is it today?
Ss:It’s the second of June.
T:Yes,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soon.Where will you go for the holiday?
S1: I’ll go to Qingdao.
T: How will you go there?
S1:I’ll go there by bus.
T: Oh, I see.What about you, xxx?
S2:I will not go anywhere.
T:Why?
S2:I will have a lot of lessons and homework.
課堂上出現了一點騷動,部分學生立即表示贊同,并開始竊竊私語。
T(環顧四周):Oh,a poor boy!
【分析】
這個“意外”在教學中比較常見,教師在備課時總是對教學流程充分預設,在公開課上更是希望學生能在預設的情境中一步步接近教師的答案。我們可以發現,這節課中教師與前兩個學生的對話缺乏深層次的思維交流與真實的情感表達,這樣單向機械的對話勢必讓學生缺乏共鳴,而第三位學生的“意外”表現則是出自其真實的想法,是可貴的自主生成,所以引起了其他學生的共鳴??上Ы處煂@個生成的教學資源沒能有效利用,只給了簡單的反饋。
【改進建議】
T:Oh,a poor boy!But there’s an old saying“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 Now let’s make a plan for summer holiday.I hope you will have a wonderful holiday.
這樣真實的師生對話既能實現教師對教學流程的掌控,還能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學片段】
教師結合教材上已有的練習題,通過以下三個任務處理文本:
Task 1:教師設計 Watch and answer活動,要求學生觀看視頻動畫,回答以下兩個問題:Who are the students?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ask 2:PPT呈現Match and say活動,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并將課文中的人物和對應的城市匹配填空,然后同桌之間用...will go...的句式校對答案。
Task 3:PPT呈現Read and write活動,要求學生再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分析】
以上三個教學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閱讀文本,獲取文本的主要信息。然而筆者在課上卻發現,許多學生在明確任務后跳過了閱讀文本的環節,直接帶著問題找到了練習題的答案,甚至有個別學生在課前就已經完成了練習題。由此可見,如果經常在教學中采用這種程式化的活動,學生不但不能提高閱讀能力,反而會養成“功利”的閱讀習慣。
【改進建議】PPT呈現表格,見表1:

表1
Task 1: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并完成表格前兩列(Name和 City),然后同桌之間用...will go...的句式校對答案。
Task 2:要求學生再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后兩列(Vehicles和Activities)。
因為部分人物的交通方式和活動在文本中沒有提及,教師列出以上表格,就給學生增加了“難度”,只有認真閱讀、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教學片段】
PPT 呈現三個問題:(1)Where will you go for your summer holiday? (2)How will you go there?(3)What will you do there?
T: Now,boys and girls,look at these questions,and talk about your summer holiday plans in groups.
學生接到指令后,每個小組似乎都展開了交流,然而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個小組里表現最積極的是那些優秀的學生,后進生明顯被動應付,個別甚至陷入了沉默。
【分析】
本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練習本節課的所學內容。教師雖然采用了小組互動的形式,但由于第三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能力稍弱的學生無法立刻開口表達。而對于優秀的學生而言,他們掌握的內容可能已經超過了教師的要求,自然急切地想要展示自己,因而出現了以上情形。
【改進建議】
T:You did a good job.What are your summer holiday plans? Let’s discuss in groups and fill in your forms on the paper.(表格見表1,課前發放,每組一份)
PPT呈現小組合作的要求:(1)組內各成員互相幫助,輪流發問,輪流作答;(2)小組長負責登記各成員的作答信息,并準備匯報。
課堂拓展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后進生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利用小組互動的形式能幫助他們梳理鞏固新學內容;而對于學優生來說,分成小組填寫任務表格,既能幫助他們有條理地進行表達,又能限制他們的發言次數,從而避免話語權過于集中情況的出現。
【教學片段】
T: Well done children! So today’s homework is:(1)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the dialogues;(2)Talk to your parents about your summer holiday plans;(3)Write down your plans.
PPT呈現作業,見表2:

表2
【分析】
該項作業給學生搭建了語言支架,并提供了一定的詞匯,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但該作業為學生提供的固定信息過多,給學生在思維想象和語言表達上的開放度較小,如果長期通過此類框架訓練學生,那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將很難得到真正的提高。
【改進建議】
T: Well done children! So today’s homework is:(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the dialogues;(2)Discuss in groups about your summer holiday plans;(3)Write down your plans.
呈現圖片:圖書館、運動場、風景名勝……
T: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 holiday? Do you want to...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然后出示作業,見表3:

表3
暑假計劃不應僅限于旅游,還應有其他有意義的活動。教師通過幾張圖片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空間,給定的語言支架中也減少了“規定動作”,增加了開放度。而之前的小組合作討論也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無論是指導口頭表達,還是訓練書面寫作,教師都應該為學生搭建情感支架,激活學生對語篇的共鳴,并要求學生先說后寫,表達準確,邏輯清晰,想象合理,同時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課前,我們一定要立足教材并關注學情,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設計學生喜聞樂見又具有實效的活動,避免只重形式的教學;教學中,我們要真正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后,我們還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讓他們在興趣的驅動下完成學習任務。
G623.31
A
1005-6009(2017)81-0044-03
時存朋,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實驗小學(江蘇揚州,225000)教師,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