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
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會計信息質量
——基于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視角
石瑩
本文以2005~2015年度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從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角度研究注冊會計師的個人特征(性別、年齡、職業經驗、學歷、是否為合伙人等)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進一步區分被審計單位產權性質(是否為國有企業)、注冊會計師所處會計師事務所環境(是否為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對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關系進行細化研究。研究發現,注冊會計師均為女性、從業經驗越豐富,被審計單位的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越高;年齡、是否為合伙人、學歷對于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并不顯著;特別的,女性注冊會計師對于提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作用在國企、十大會計師事務所中起到的作用更加明顯。
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會計信息質量;分析師預測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各類財務丑聞陸續發生,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美國薩班斯法案頒布后,針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成為熱點。會計信息是否真實關系到證券市場中所有的市場參與者,決定著資本市場能否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會計信息是資本市場的主要信息來源,較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降低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Biddle等,2009);降低上市公司的資本成本及債務成本,緩解融資約束(郭桂花等,2014);減少融入股價的私有信息含量,提高股價同步性(金智,2010);提高上市公司投資效率(李青原,2009);提高分析師預測準確度,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避免資本市場股價崩盤的風險(潘越等,2011);提高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保障資本市場良好有序運行(Leuz,2003)。
簡而言之,會計信息質量在微觀上可以促進上市公司發展,在宏觀上可以助力資本市場建設和投資者保護。注冊會計師是審計項目中的主導者,是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注冊會計師隊伍實力影響著資本市場中的會計信息質量。簽字注冊會計師作為審計項目的現場負責人員和質量負責人員,其個人特征必然會影響審計項目的質量。從國際范圍看,要求披露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國家較少,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個人特征數據可為個人特征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持。基于此,本文擬對注冊會計師的個人特征進行研究。
本文著重研究注冊會計師的個人特征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從建設注冊會計師隊伍的角度研究如何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緩解代理問題、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等。另外,本文還從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角度研究會計信息質量問題,體現了資本市場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及使用情況,能夠為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建設提供理論指導。
現實中,人并非總能保持理性。人的行為會受其心理偏差的影響,而這些心理偏差又與個人特征密切相關。根據高管梯隊理論,高管的個人特征(包括性別、年齡、職業經驗、學歷等)會影響其決策,并最終影響企業行為(Hambrick等,1984)。類似的,注冊會計師的個人特征如性別、年齡、學歷、從業經驗、是否為合伙人等都可能影響其在審計執業過程中的職業判斷及執業行為。
對于女性比男性更加謹慎和保守的現象大概有兩種解釋:第一,女性和男性在生理上具有先天性差異,女性哺育的社會職責使得其更傾向于規避風險;第二,習以為常的社會文化對男女具有不同的期望,男性被期望承擔更多的風險,在這種社會觀念的影響下,女性規避風險的想法也不斷得到強化。
在對職業道德的遵守方面,女性注冊會計師更能遵守職業道德,在面臨審計收費以外的其他收入的誘惑時,女性注冊會計師更清醒,不易被賄賂。另外,女性審計師對于低價攬客更加抵制,她們認為低價攬客行為是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獨立性要求的行為。
從審計結果方面的研究看,女性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會更高一些。Srinidhi等(2011)發現女性董事的存在可以提高監管水平,進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Chin和Chi等(2008)發現存在女性簽字會計師的項目,操控性應計額顯著更低,而當第一和第二簽字注冊會計師都是女性時,被審計單位的操控性應計額最低。當注冊會計師為女性時,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更高,分析師預測準確度也越高,據此提出假設1:
假設1:注冊會計師性別為女性時,分析師預測準確度更高。
注冊會計師在會計師事務所中的職位越高,意味著其從業時間越長,經驗越豐富,知名度越高,相應的承擔的責任也越多。一般而言,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要承擔更高的風險。一旦發生重大審計失敗,簽字的合伙人注冊會計師除了會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還要承擔因會計師事務所聲譽受損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而非合伙人簽字注冊會計師只會受到一定的懲罰,利益受損程度小于合伙人。作為合伙人的注冊會計師考慮到其自身利益,在審計中其對審計過程的控制更加嚴格,對審計證據充分性的要求也更高。故注冊會計師的層級越高,審計執業過程越謹慎,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越高,分析師預測準確度也相應越高,據此提出假設2:
假設2:注冊會計師均為合伙人時,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較高。
一般而言,年齡大的注冊會計師社會閱歷更加豐富,豐富的社會閱歷有助于其形成更強的認知能力和更豐富的經驗,其對會計信息的反應可能更加敏感和及時,更容易發現審計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審計風險。另外,年輕的注冊會計師和年長的注冊會計師在風險意識方面也存在差異,一般情況下,年長的注冊會計師相比年輕的注冊會計師會更加追求安穩,風險意識更強,在審計中設置的重要性水平可能更低。張兆國等(2011)也曾發現年長的管理者傾向于選擇穩健的會計政策。故注冊會計師的年齡越大,審計執業過程越穩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更高,分析師預測的準確度也就越高,據此提出假設3:
假設3:注冊會計師的年齡越大,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越高。
學歷越高的人在決策過程中會越穩健,收集和處理決策相關信息的能力更強,考慮問題也更加全面,進而決策也更加穩健。類似的,注冊會計師的學歷會對其知識、風險偏好、價值觀產生影響,且在我國環境下高學歷就意味著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薪酬和更多的升遷機會。Keller等(2007)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會計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道德水平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會計學專業的人員,更加遵守職業道德。具有更高學歷的注冊會計師相比學歷低一些的注冊會計師其學習能力也更強,更熱衷于學習。在項目審計中,當被審計單位存在一些比較特殊的事項或產生了新的業務時,學歷較高的注冊會計師利用其更強的學習能力可以為項目審計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審計服務。具有更高學歷的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會更加規范、謹慎,所審計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也會越高,分析師預測準確度也越高,據此提出假設4:
假設4:注冊會計師的學歷越高,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越高。
審計是一份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經驗的積累是完成審計工作的基礎之一(張兆國等,2014)。經驗的積累也會產生知識外溢效應,使得審計質量更高。注冊會計師從業時間越長,擁有的相關的審計知識和審計經驗就越多,作為注冊會計師對項目風險的把控能力也會越強。在項目審計中,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經驗越豐富,其專業勝任能力也越強,從而審計質量越高,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越高,分析師依據該會計信息形成的分析師預測信息的準確度也就越高,據此提出假設5:
假設5:注冊會計師的從業經驗越豐富,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越高。
國有與非國有企業具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性質和責任方面。國有企業相比非國有企業,在國家的經濟建設中處于更加特殊的地位,發揮著特殊作用。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國有企業時面臨的審計風險也相對非國有企業低一些,這是由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的。第一,國有企業具有特殊的產權制度,這種產權制度導致所有者、決策者、經營者、勞動者之間的責權利關系復雜而模糊;第二,國有企業不以單純的商業利益為目的,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不過這也反過來讓國有企業獲得了更多的政府支持;第三,國有企業具有特殊的融資渠道,與政府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使得其面臨的經營及財務風險都比較低;第四,國有企業具有較高的信譽和穩定性。產權性質會對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行為產生影響。國有企業作為政府的投資對象有政府扶持,使得審計師在國有企業審計項目中面臨的風險低于非國有企業。在審計風險較高時,可能每個審計師都會盡其所能去發揮風控作用;而在風險較低的情況下,可能就只有具有某些特質的注冊會計師才會時刻堅持嚴格審計,進而提升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據此提出假設6:
假設6:相比非國有企業,注冊會計師的個人特征在國有企業審計中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更顯著。
根據組織氛圍論和破窗效應,注冊會計師會受到會計師事務所規范及組織氛圍的影響,企業文化會對員工行為產生影響(宋聯可等,2007)。“十大”會計師事務所相比“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具有更高的聲譽和獨立性,其業務處理流程更加規范,能提供較高的審計質量。在企業氛圍較差的會計師事務所,因受到企業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注冊會計師會傾向于忽視職業道德和執業質量,故其個人特征在其執業過程中起到的正面作用會降低;相反,如果注冊會計師處于文化氛圍較好的大所中,就會更加注重職業道德和執業質量,其個人特征在其執業過程中起到的正面作用會提高。“十大”所相比其他“非十大所”,其執業流程更加規范,會計師事務所內整體人員素質也更高,故注冊會計師在這種氛圍下也會更加注重規范和法律的遵循情況,因此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對其工作結果(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也會更大,據此提出假設7:
假設7:對于“十大”所審計的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更顯著。
本文選取2005~2015年這一足夠長的時間窗口來研究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選擇的樣本是時間窗口內所有可獲得數據的除金融行業之外的A股上市公司。在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信息系統中通過手工收集獲得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數據。使用的分析師預測數據和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均來自國泰安(CSMAR)數據庫。
在樣本處理中,本文遵循以下規則:剔除資料不全的樣本;剔除證券分析師對于半年度、季度以及超過一年的每股盈余的預測數據,只選擇年度預測數據進行研究;剔除金融保險業;剔除預測及財務數據缺失的上市公司;剔除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數據缺失的樣本。考慮到證券分析師主要根據上市公司財務信息來進行盈余預測,僅選取上年度財務報告公布日之后的證券分析師盈余預測數據;考慮到分析師后續會根據其他信息對預測進行調整,為防止同一證券分析師同一年度的多次預測值的重復性和其他信息的不良干擾,僅選取同一證券分析師在同一年度的第一次預測值。為避免極端值的影響,在回歸中對所有連續性變量進行上下縮尾1%處理。
本文采用分析師預測準確度來衡量會計信息質量,利用預測誤差來表示分析師預測準確度,預測誤差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呈現反向變動關系,即盈余預測誤差越大,預測精確度越低。分析師盈余預測誤差計算公式如下:

參考張然(2012)的做法,分析師預測誤差Ferror等于實際每股收益減預測每股收益平均值的絕對值與預測每股收益平均值的絕對值的比值,式(1)中i表示第i個公司,t表示第t個年度,j表示第j個證券分析師。Ferror越大,說明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越低。
根據研究需要,本文設置解釋變量、調節變量和控制變量等。解釋變量主要有注冊會計師性別、層級、學歷、年齡、從業經驗;調節變量主要有是否十大審計和產權性質;控制變量主要有分析師跟蹤人數、預測期間、公司規模、財務杠桿、近五年每股收益波動、盈余可預測性、是否虧損、成長性、年度以及行業控制變量。相關變量定義均在表1中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為了檢驗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對于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設置回歸模型如式(2)所示:

為了檢驗在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審計項目中,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的差異,將繼續采用回歸模型(2)以分組回歸的形式進行實證檢驗。
為了檢驗在“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和“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中,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影響的差異,也將繼續采用回歸模型(2)以分組回歸的形式進行實證檢驗。

表1 變量定義及說明
為了研究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證券分析師預測準確度之間的關系,將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的數據和分析師預測的數據進行匹配,剔除存在缺失值的樣本,共獲得6384個研究樣本。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列示的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為對連續性變量上下縮尾1%之后的結果,并已根據變量定義表中的要求對部分變量取對數值。根據相關系數檢驗結果,所設置的模型各個變量之間并不存在顯著且嚴重的共線性問題,表明模型設置比較合理。另外,本文也對其他回歸模型進行了共線性檢驗,均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
根據數據統計可以初步看出,分析師預測準確度Ferror數值標準差為1.245,說明分析師預測的標準差較大,差異較大,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均值為0.644。從Follow的數值來看,標準差為0.908,表明我國上市公司分析師跟蹤人數差異較大,平均值為1.893。從Horizon的數值來看,分析師預測期限平均值約為5.532,本值較高是由于在研究中當同一分析師對于同一企業同一年度進行多次預測時,我們選擇最早的一次預測,因為后續預測可能會因為更多的信息出現調整,財務報告信息對盈余預測的影響可能會降低。從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的平均值來看,我國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均為女性的上市公司大約占到研究總樣本的13%,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均為合伙人的上市公司大約占到研究總樣本的11.8%,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學歷均為本科以上的上市公司大約占到研究總樣本的41%,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年齡均高于同年度同行業注冊會計師平均年齡的上市公司大約占到研究總樣本的22.8%,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從業經驗均高于同年度同行業注冊會計師平均從業年限的上市公司大約占到研究總樣本的22.9%。Soe的均值為0.343,說明研究樣本中有34.3%的樣本是國有企業。AQ10的均值為0.42,說明研究樣本中約有42%的上市公司是由“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從控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看,Ev的平均值為0.239,預測年度前五年每股收益變動的標準差較小。Loss的均值為0.091,樣本中存在虧損的上市公司約占到9.1%。從Lev、Size、Roa、Pc、Growth等數值的分布來看,所選擇的樣本比較健康,數據分布情況合理。

表2 變量描述性統計
1.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分析師預測的回歸結果。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OLS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OLS回歸結果
在回歸(1)中,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性別的回歸系數為-0.064,且顯著。該結論與羅春華等(2014)、Gul等(2013)的研究結論一致,女性注冊會計師可能意味著更高的會計信息質量,進而可以提升分析師預測的準確度。女性注冊會計師可能代表著更高的會計信息質量,而這種更高的會計信息質量也可以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證券分析師)的決策和判斷。分析師對于女性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的上市公司盈余預測的準確度更高。此研究結論表明,應提高注冊會計師隊伍中女性注冊會計師的比例,給予女性注冊會計師更多的發展空間,減少從業中的性別歧視。
回歸(2)中注冊會計師是否為合伙人的回歸系數不顯著,說明注冊會計師是否為合伙人并沒有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產生顯著的影響。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合伙人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項目中只是在后續復核中起到風險把控的作用,而在前期項目審計過程中對審計項目的參與程度偏低;另一方面,我國審計市場中注冊會計師面臨的訴訟風險幾乎為零,在極低的訴訟風險下,注冊會計師是否為合伙人并不能夠在實際中切實影響到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風險的承擔,也就對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行為沒有顯著的影響了。
回歸(3)中注冊會計師學歷的回歸系數不顯著,但數值為負,說明注冊會計師學歷可以降低分析師預測誤差,并提升分析師預測的準確度,但是這種影響并不顯著。
回歸(4)中注冊會計師年齡的回歸系數為正,但是并不顯著,說明注冊會計師年齡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并不具有顯著的影響。這和Gul等(2013)的研究結論一致,即注冊會計師的年齡對于審計質量雖有一定的影響但并不顯著。
在回歸(5)中,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注冊會計師從業經驗回歸系數為-0.047且顯著,說明注冊會計師具有的從業經驗越豐富,分析師預測的準確度就越高。該結論與羅春華等(2014)的結論類似,但其是從會計穩健性角度證明了注冊會計師從業經驗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本文是從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角度證明了注冊會計師從業經驗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此結論與我們的預期一致。
總而言之,注冊會計師均為女性、從業經驗越豐富,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越高,相應的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就越高。但是,注冊會計師是否為合伙人、學歷、年齡特征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并不顯著。
2.產權性質、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回歸結果。將樣本按最終控制人性質劃分為國企和非國企進行分組回歸,具體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區分國企與非國企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回歸結果
從表4可以看出,Gendert性別、Aget年齡和Cpacyt從業經驗在國企樣本中回歸系數是顯著的,而在非國企樣本中回歸系數均不顯著。我們可以大致看出,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在國企中更加顯著。在國企審計項目中,當注冊會計師均為女性時,注冊會計師降低分析師預測偏誤的能力更高。原因可能是私企面臨的審計風險更高,在非國有企業審計中,男性和女性注冊會計師都會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而在國企審計項目中,女性注冊會計師固有的謹慎在工作中體現得更加明顯。在國企審計項目中,注冊會計師從業經驗對于降低分析師預測誤差、提高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作用更加明顯。這與性別的作用類似,在相對輕松的工作環境和相對小的壓力下,人的自我才會更全面地表現出來,進而個體本身特征的差異也才會更清晰地反映出來。另外,在國企審計項目中,注冊會計師年齡與預測誤差正相關,即注冊會計師的平均年齡越大,分析師預測的準確度越低。
3.是否“十大”審計、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回歸結果。將研究樣本劃分為“十大”審計和“非十大”審計兩組進行分組回歸。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區分十大與非十大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回歸結果
從表5可以看出,在“十大”審計樣本中,Gendert與Ferror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而在“非十大”審計樣本中不顯著,說明在“十大”審計樣本中,注冊會計師性別對分析師預測誤差的降低作用更加明顯,這與我們的預期一致。女性注冊會計師在更好的從業環境和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氛圍下,性別特征對從業過程的影響會更加顯著,進而影響到依賴注冊會計師工作成果(財務報告)來進行預測的證券分析師們的工作成果(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在“非十大”審計樣本中,Cpacyt與Ferror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而在“十大”審計樣本中不顯著,說明在“十大”審計樣本中,注冊會計師從業經驗對于分析師預測偏誤的降低作用更加明顯,可能的原因是小所在人員培訓、審計經驗和質量控制程序等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導致小所的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欠缺,“十大”相比“非十大”,一般情況下人員綜合素質更高。在高素質集體中,集體的審計經驗可以供個體注冊會計師進行借鑒和學習,相比小所,大所在這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大所的注冊會計師的從業經驗的價值相比小所可能就沒那么高了。
1.穩健性檢驗。為了保證回歸的穩健性,本文做出如下穩健性檢驗:第一,對模型(2)進行Robust穩健性回歸,發現回歸結果無顯著變化。第二,由于2007年度我國頒布了新的會計準則,對于注冊會計師和分析師的工作可能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本文僅選擇2008年度及以后的樣本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回歸結果不發生顯著改變。
2.進一步研究。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個人特征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影響,假設審計市場是有效的,則市場會為具有能夠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個人特征的簽字注冊會計師負責的審計項目提供更高的審計收費。
為了檢驗市場能否為簽字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提供差別定價,參考現階段對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本文設置如下模型(3)。將本年度審計費用取自然對數作為被解釋變量Auditfee,其中Opinion指的是審計意見,當年審計意見為非標審計意見取1,其他取0,Developzone指是否在發達區域,被審計單位處于東部發達地區取1,其他取0,其他控制變量與表1中的定義一致。

回歸后發現,相關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均顯著,且方向也基本與我們的預期一致。各個回歸模型的R2值均在0.6左右,所設計的模型對審計收費具有很好的解釋力度,F值都比較大,故方程內部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回歸結果表明,市場并沒有為能夠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女性簽字注冊會計師提供更高的審計收費,這與現實是一致的。Edut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市場為學歷高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項目提供了更高的審計收費。Partnert的回歸結果顯著為負,說明對于簽字注冊會計師均為合伙人的審計項目,反而審計收費更低。Aget的回歸結果顯著為負,說明年齡越大的注冊會計師簽字的審計項目的審計收費越低。Cpacyt的回歸結果不顯著,說明市場并沒有給從業經驗豐富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提供更高的審計收費。
意外的是,市場對簽字注冊會計師為合伙人、年齡越大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反而給予了更低的審計收費,且這種現象還是顯著的。本文認為原因可能是擁有合伙人身份、年齡較大的注冊會計師更看重審計風險,其可能更傾向于選擇在審計風險低的項目中擔任簽字注冊會計師。而審計風險低的審計項目,自然審計收費也相應地較低。
通過以上實證研究發現,注冊會計師均為女性、從業經驗越豐富,分析師預測的準確度越高;年齡、是否為合伙人、學歷對于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并不顯著。進一步研究發現,女性注冊會計師對于提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作用在國企、“十大”會計師事務所中起到的作用更加明顯。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資本市場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與此同時,證券分析師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也不斷凸顯。注冊會計師和證券分析師是資本市場中兩大重要的參與者和信息提供者。注冊會計師通過對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信息(歷史信息為主)進行鑒證和把控,以提升資本市場的會計信息質量。證券分析師則主要依賴上市公司披露的歷史信息來預測未來,是資本市場未來信息的主要供應者,也引導和代表著整個市場的預期。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并反映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本文研究注冊會計師個人特征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結果,能夠為從注冊會計師隊伍建設方面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緩解代理問題、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持。另外,本文從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角度研究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可以更多地考慮資本市場對信息的需求及使用情況,從中小投資者保護的角度來看,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為了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在注冊會計師隊伍建設方面,可以增加女性注冊會計師、從業經驗豐富的注冊會計師擔任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比例;在職業發展通道上,可為注冊會計師行業提供更好的發展通道和待遇,將更多從業經驗豐富的注冊會計師留在注冊會計師隊伍當中,從而為資本市場提供具有更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郭桂花,池玉蓮,宋晴.市場化進程會計信息質量與融資約束的相關性分析——基于最終控制人的視角[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1).
金智.新會計準則、會計信息質量與股價同步性[J].會計研究,2010(7).
李青原.會計信息質量、審計監督與公司投資效率——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09(4).
潘越,戴亦一,林超群.信息不透明、分析師關注與個股暴跌風險[J].金融研究,2011(9).
張然,王會娟,張路.本地優勢、信息披露質量和分析師預測準確度[J].中國會計評論,2012(2).
張兆國,劉永麗,談多嬌.管理者背景特征與會計穩健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1(7).
張兆國,吳偉榮,陳雪茶.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影響審計質量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經驗證據[J].中國軟科學,2014(11).
F275;F239
A
1004-0994(2017)36-0094-8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上海2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