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南陽地區翻譯人才,尤其是復合型翻譯人才存在著嚴重缺失的問題,同時還伴有人才流失的現象。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翻譯界中單科性翻譯人才多,而跨學科復合型翻譯人才極為短缺。而且外語教育理念陳舊,只注重筆譯訓練,而缺乏對口譯的培訓,尤其是同聲傳譯人才缺失。企業招聘模式落后,薪酬制度缺乏激勵性導致人才流失。
【關鍵詞】南陽翻譯人才 缺失與流失 復合型
一、南陽地區翻譯人才的現狀
當今,河南省南陽地區經濟逐步發展,而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頻繁,這不僅使翻譯人才需求急劇增長,同時也對翻譯培養形成了嚴峻的挑戰。然而根據15年地方調查結果顯示,企業人才招聘者六千多個,而求職者還不到500人,供需差距過大。總體看來,招聘人才公司極其廣泛,除專門翻譯招聘單位外,還有旅游,能源和現代化服務等類型公司。然而在此優越的條件下,地區翻譯人才總體缺口高達90%,能熟練進行互譯的人才只占總數的5%左右。相比之下,口譯更為匱乏,尤其是同聲傳譯人才稀缺,口譯人才的需求量目前達3000以上,而口譯人才僅500多人,重要口譯任務甚至由外來人員擔任。近年來,大批南陽本地人或南陽高校畢業生選擇在上海沿海發達地區工作,對翻譯界造成一大損失。由此,在南陽地區對外貿易日益頻繁的情況下,翻譯人才的缺失與流失嚴重制約著經濟發展,市場急需擴充適應性較強的復合型翻譯人才。
二、調查分析
1.翻譯人才的缺失。
(1)單科性翻譯人才較多,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奇缺。隨著南陽地區市場一體化加快,對翻譯人才的需求已由傳統的單科型轉向跨學科應用型發展。雖然翻譯人才不少,但對跨學科領域專業知識了解甚少,尤其對機械,能源,汽車等工科類技能訓練匱乏,很難高質量完成任務。高端復合型翻譯人才不僅要有嫻熟的語言功底,還需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廣泛了解文化背景,國際貿易,法律,掌握技術與管理要點。因此,培養跨學科復合型翻譯人才尤為重要。
(2)口譯人才匱乏,尤其是同聲傳譯人才稀缺。在貿易過程中,口譯人才嚴重短缺,各行各業都需口譯人才。每年要承辦大型會議,在旺盛季節,口譯人才供不應求,經常需從外地調入大批高級翻譯人才。同聲傳譯,堪稱外語專業的金字塔,這種人才不僅在此緊缺,在全國、全球范圍內都為數不多。一方面是由于翻譯結構不合理,筆譯人員過多,另一方面是高校招生體系不完善。只有把筆譯與口譯有效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促進經濟貿易全方位發展。
(3)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創新。長期以來,南陽地區翻譯教學更傾向于文學研究,對于其他學科,旅游業,醫藥業,能源發展等領域涉及更少。而實際應用中需要大批這樣人才。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缺乏創新。而且南陽地區政府,各大高校對復合型翻譯人才重視度不夠,教育以教學服務于考試為導向,導致學生忽視跨文化的實際應用,從而降低整體教學質量。殊不知“外語+專業知識”這種復合型翻譯人才才是社會市場真正所需。
2.翻譯人才的流失。近年來,南陽地區企業翻譯人才的流失也較為嚴重。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上,中國翻譯家黃友義提出:目前中國翻譯領域35歲至50歲的人才極少,而這個年齡段會外語的人卻很多,記者問道:“他們都去哪兒了?”黃友義頗為惋惜回答:“他們都在翻譯界流失了,有改行做商業發展,有進外貿公司。為什么會這樣?待遇跟不上,翻譯沒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他們的勞動價值沒有得到真正認可。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改善,即使培養出人才,翻譯界也留不住。”南陽地區也存在著相類似問題,企業薪酬制度嚴重缺乏激勵性,翻譯者付出的勞動與待遇不成正比,招聘模式落后,培訓不完善,并不能滿足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問題解決策略
1.深化高度教育改革,加快復合型翻譯人才培養。隨著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因此,深化各大高校教學體制改革尤為重要,在聽音讀寫熟練基礎上,加強對貿易,旅游,能源,醫學,法律等專業知識的掌握。同時為學生開設口譯,筆譯,實踐多方面的課程,注重與特定專業相結合。增強翻譯實踐能力與專業知識的拓展,從而更好地培養出一批“外語+專業知識”的高素質翻譯人才。
2.高度重視翻譯人才,企業創新獎勵機制。高度重視翻譯,留住人才是解決目前翻譯人才匱乏的有效方法。造成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有收入低,企業待遇差。因此要想留住現有翻譯人才,同時吸納更多翻譯人才,政府應高度重視翻譯事業,頒布相關政策,加強激勵,更好地挖掘翻譯人才潛能。企業優化招聘模式,尊重翻譯人才,認可其勞動成果,建立企業與員工共同利益機制。
四、結語
翻譯事業的發展對南陽地區經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因此,社會各界應充分重視翻譯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高校深化改革翻譯教學體制,更好培養出高端復合型翻譯人才。另一方面,企業創新獎勵機制,優化人才培訓內容,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翻譯員加強自身綜合文化素養,做好翻譯工作。校企緊密聯合在一起,共同培養出優質復合型翻譯人才,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促進南陽地區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其莘.翻譯和外語教學[J].中國翻譯,2007,(4).
[2]黃友義.淺談職業翻譯人才培養與翻譯人才評價以及翻譯行業管理的接軌[J].中國翻譯,2007(4):8-9.
[3]仲偉何,穆雷.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外語,2008(6):4-8.
*本文為南陽師范學院2017年大學生實踐活動創新項目(SPCP)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董方冉,女,大二在讀學生。編號:20174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