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 劉洋
摘要:互聯網的多維度普及使健康產品傳統的營銷模式難以為繼,新一代消費者在關注產品的功能、效用、性價比等基本要素之外,更著重:產品對比、產品購買、產品性能、使用體驗等過程。故此,有效地使用體驗營銷手段可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體驗互動型需求,提升消費者的主觀感受,從而達到完成銷售目標的效果。
關鍵詞:健康產品;體驗營銷;策略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大健康行業前景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2011年,美國人均健康消費為100美元,而我國同期人均消費值僅為7美元。2014年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約4.50萬億元,到2016年已上升到5.6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
大幅度的高增長預期催生了一系列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為先導,涵蓋投資、醫療衛生、營養保健、運動健身、旅游休閑、文化娛樂、健康管理、綠色環保、終端流通、健康咨詢等,涉及幾乎每個人的身體、精神及社會適應性的健康產品。面對日益豐富的多元化產品,如何完成其銷售是企業利潤增長的關鍵一環。
一、傳統營銷模式分類
企業對健康產品的傳統營銷重點是功能和效用,通過高強度的推銷力度,最終讓消費者認同產品的功效,使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慣用的銷售手法具體包括:廣告—終端、一對一營銷、會議營銷等等。
1.“廣告—終端”模式
廣告—終端模式是我國保健產品最早使用的營銷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各類媒體上高密度投放廣告,或通過樹立專家的權威形象,或通過打親情牌,或通過選用明星代言人產生明星效應,通過硬性灌輸傳播理念,向消費者訴說產品的各樣好處,配合在終端建立各類商場專柜、社區攤檔、專賣店等,實現最終銷售。
隨著各企業的廣告戰愈演愈烈,虛假宣傳、盲目夸大產品功效等問題層出不窮,高額的廣告費用也在擠壓企業的利潤空間,在多次虛假廣告的負面影響下消費者也變得不再信任廣告,運用該模式進行產品營銷效果大打折扣。
2.“一對一”營銷
“一對一”模式最常見的就是直銷方式,其主要手段就是招收大量的營業代表,經過專業的培訓后讓其與消費者以面對面的方式,通過講解和示范將產品和服務直接介紹給消費者,從而使消費者產生購買的欲望。直銷方式容易被傳銷等不法組織利用,消費者容易模糊直銷和傳銷的概念,直接對使用該營銷方式的產品也心存疑慮。
當前,眾多中小保健品企業為了節省中間渠道的費用,甚至為了節省實體店的租金費用,通過電話、郵件、微信等省時省力的方式采取直銷手段,實體店的缺失,直接激發了用戶的不信任情緒。
3.“會議營銷”模式
會議營銷主要建立在數據庫基礎上,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消費者的資料收集起來,經過分析、整理后建立數據庫,從中篩選出目標顧客,再通過召開會議的方式,并結合各種不同的促銷手段,有針對性地進行銷售的一種營銷模式。
會議營銷原意是希望通過搭建一個平臺方便消費者與廠家直接溝通,既節省了中間渠道的費用,又能及時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出相應調整,一度成為各保健品企業首選的營銷方式。后期價格虛高、要求消費者大批購進等弊端逐漸顯現,甚至某些產品本身就存在質量問題,涉及虛假宣傳的問題,而且某些企業把重點資源都放在會議營銷上,根本無力顧及品牌塑造等核心內容,因此僅僅靠會議營銷也不能很好地實現企業目標。
綜上,上述營銷模式的訴求主要集中于產品的功效,對于購買健康產品的消費者而言,在購買能保障身體健康的藥品、產品,同時也在追求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因而,健康產品企業不能局限于僅提供良好功效的實物產品,還需要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價值或者說解決方案,對健康的體驗價值就是其中之一,健康產品運用體驗營銷的方式或能提供給消費者更充分的價值。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主流的今天,時代對產品營銷的方式發出了新的呼喚。
二、體驗營銷的內涵
1.體驗經濟下體驗營銷的特點
在體驗經濟下,體驗被詮釋為:“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創造使消費者參與、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
體驗營銷具有以下特點:
(1)企業的產品可以通過創造體驗吸引消費者,并由此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實現產品以外顧客渴求的其他價值,使企業更容易獲得溢價效果。
(2)企業以建立品牌、商標等整體形象塑造的方式,讓消費者對其品牌產生認同感增加其重復購買。
(3)消費者希望能與產品進行互動溝通,并通過溝通觸動其內在情感和情緒,從而產生共鳴。
(4)顧客的消費以體驗為基礎,體驗的不單是產品的功能,同時也希望收獲心理預期。
2.體驗營銷的價值導向
體驗式營銷重點關注的是:消費者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以及關聯體驗五個方面,尤為重要的是通過給予消費者這些方面的良好體驗,使消費者對該產品產生美好的使用記憶,并能有效增加其重復購買的沖動。因此,體驗營銷應該是指企業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對事件、情景的安排以及特定體驗過程的設計,讓客戶在體驗中產生美妙而深刻的印象,并獲得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滿足的過程。
誠然,消費者在大部分時間上是理性的,但在消費過程中,出于人的本性,他們的消費行為同時也在追求感性與情境的訴求。對于企業來說,創造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消費活動,注重與消費者的溝通互動,最能體現出企業對消費者的尊重和理解。由此可見,體驗營銷并非只是一種銷售手段,更是企業營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促使企業實現產品營銷向價值營銷的轉變。
三、健康產品體驗營銷策略
1.滿足柔性化需求
實物產品品類豐富,功能、效用卻高度重合,民族品牌里更是缺乏重量級產品。以健康產品為例,其市場上普遍存在高同質化現象,基本在價格戰、渠道戰等低水平區間競爭,手段極其單一,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被置于門外。endprint
實踐證明,不同消費者基于個體之間的差異,對健康的追求普遍存在著個性化的需求。體驗營銷的精髓之一,是在消費過程中融入消費者的感官、思維等方面的體驗效果,得出符合自己的個性化需求,從而產生共鳴。企業在生成健康產品前以及整個銷售過程中首先要做好市場定位,更要考慮消費者之間細致的差異所在,通過精心設計的消費體驗,盡可能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2.互動促進需求
傳統企業認為顧客滿意度等同于售后問題,只有當產品質量出現缺陷等問題時,圓滿解決即可獲得顧客的認可。事實消費者更渴求的產品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不斷地進行改進,尤其當下正處于互聯網時代,人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更傾向于使用成本低廉的互聯網端,企業善于充分地利用互聯網資源顯得尤為重要。企業應該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用于與消費者進行方便、直接的溝通,對于消費者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更要準確、迅速地解決,例如開發企業自身的APP,或利用人們日常利用率極高的微信公眾號,由這些客戶端向消費者敞開一扇溝通的大門,讓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獲取更舒適、便捷、滿意的體驗。這種互動方式對產品、對企業能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3.促進產業鏈融合
如前所述,健康產品多為實物產品,健康服務類產品才剛剛興起,而且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界限。實際上健康服務產業的鏈條與健康實物產品是緊密相連的,通過健康服務從中準確地向消費者提供健康產品,體驗營銷就是融合兩者的利器。通過精心設置的體驗場景,由受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帶領消費者逐步完成消費行為,引導消費者產生愉悅的體驗情緒,更能促進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例如現在大多數健身俱樂部都有私人教練,但是收費昂貴,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能夠提供免費的教練,通過教練專業的指導,消費者能更合理地購買健身產品,無論是課程還是保健藥品甚至是健身器具,對整個健身俱樂部的銷售都有著提升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如果健身房甚至還提供健康管理顧問,為消費者度身定做健康管理方案,這樣一整套體驗下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自然而然就會膨脹起來。
結語
產業界預言的第五次產業革命必將帶來“大健康”產業的集體高潮,企業要不斷地次新迭代,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手段,結合體驗營銷的數據反饋應樹立全新觀念,進行結構性改革,將“免費試用1.0”提升至“功能體驗2.0”甚至是“線上線下全服務3.0”,才能在爆發潮里抓住機遇、鎖定客戶、建立品牌。
參考文獻:
[1]陳程程等.高校數字雜志的營銷趨勢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7):73.
[2]孫鳳嬌.大型超市運營模式創新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15(08):97.
[3] 程登軍.我國老年保健品行業中會議營銷與其他營銷的整合探析[J].經濟論壇,2015(07):106.
[4]王楷.觀星巴克識體驗營銷[J].科技信息,2006(06):16.
[5]周修亭.運用“體驗營銷”塑造農產品品牌的成功策略[J].蔬菜,2008(08):31.
作者簡介:
方波(1979- ),男,漢族,廣東深圳人,碩士,浙江旭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營銷與戰略管理;
劉洋(1977- ),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博士,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市場與企業融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