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民
河北與一帶一路檔案文化交流記憶點滴
■呂新民
古代“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文化交流路線。廣義上的“絲綢之路”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東達朝鮮、日本,西至法國,通過海路還可達意大利、埃及,是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絲路沿線各國或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自古至今綿延不斷,特別是進入21世紀更是日益發展和繁榮。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更是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其原則是共商、共享、共建,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五通”(即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政策溝通、民心相通)的重要內容之一,而要做到“民心相通”離不開文化的交流。在河北檔案事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河北檔案事業的迅猛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為借鑒國外檔案管理的先進經驗,河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也開展了一些檔案文化的交流。
1994年11月1日至2日,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國家檔案局局長T·A阿卜迪邏夫和吉爾吉斯楚伊斯基州檔案文獻管理局局長K·M奧穆拉利耶娃,在國家檔案局副局長沈正樂的陪同下訪問了河北省。時任省政府顧問王祖武、省檔案局局長黃品鑫、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張士澤、省外辦副主任賴久滿親切會見了代表團成員。王祖武對客人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客人簡要介紹了河北省概況和河北省檔案機構設置、館藏、開放情況,希望今后加強河北省與吉爾吉斯斯坦檔案界的合作和交流。客人對河北省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表示今后將繼續加強與河北檔案界的交流與合作。在石期間,客人參觀訪問了石家莊煉油廠檔案室。1995年3月16日,日本崎玉縣久喜市公文書館歷史資料系系長松田昌雄一行訪問了河北省檔案館。劉勝杰副局館長接見了日本客人,并向其簡要介紹了河北省檔案工作體制、省館館藏、安全保護、開發利用等情況,日本客人對河北省檔案館的規模和成績表示贊賞,對省館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并參觀了庫房、縮微室和計算機房、托裱車間。
1996年9月1日至8日,河北省檔案局劉勝杰、副局長李玉科、唐山市檔案局局長劉乃雄、石家莊市檔案局局長陳炳謙、承德市檔案局局長王克軍作為中國檔案代表團的成員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檔案大會。來自包括絲路沿線130個國家或地區的2600名檔案屆代表齊集北京,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廣泛深入地探討,主題是“本世紀末的檔案工作——回顧與展望”。本次大會是20世紀末最后一屆國際檔案大會,共舉行了4次全體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由[荷蘭]J·布魯克作題為《從布魯塞爾到北京》的主題報告,同會宣讀[波蘭]斯科羅內克:《檔案工作者的使命:檔案工作者以保護文化和民族特性為己任——19、20世紀中東歐的一個特殊范例》、[俄羅斯]J·B·n·塔拉索夫:《非常情況下的合作——拯救檔案的國際活動》等5篇輔助報告。J·布魯克報告的主題是全世界的相互理解和國際檔案合作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第二次全體會議由[中國]王德俊作題為《檔案立法、檔案機構和檔案基礎建設的連續性與變化》的主題報告,同會宣讀[英]E·希格斯:《從中世紀學說到信息管理:檔案專業的演變》、[瑞典]L·韋斯曼:《傳統政府領域外的檔案工作的發展》等4篇輔助報告。王德俊在主題報告中分別對檔案立法、檔案機構和檔案基礎建設的發展趨勢作出了預測。第三次全體會議由[加拿大]T·庫克作題為《1898年荷蘭手冊出版以來檔案理論與實踐的相互影響》的主報告,同會宣讀[中國]馮惠玲《對檔案著作的評價》、[德國]M·米勒《一個倫理學問題:管理與學術對立嗎》等4篇輔助報告,主報告重點探討了20世紀現有檔案論述,即著名檔案學者對其工作的專業討論。第四次全體會議由[法國]C·諾加雷作題為《信息技術對檔案和檔案工作的影響》的主報告,同會宣讀[美國]K·蒂博多:《國際性研究:科學數據庫的鑒定與保管》等2篇輔助報告。主報告重點論述的是“機讀檔案:一個要接受的挑戰。”同時,應第十三屆國際檔案大會邀請,唐山市檔案局(館)制作以“唐山市檔案事業發展”為主題的圖片展板參加了大會“中國檔案事業成就展覽”工作,被大會組委會授予榮譽證書。

2000年9月21日至26日,河北省檔案局局長劉勝杰作為中國檔案代表團的成員出席了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召開的第十四屆國際檔案大會。第十四屆國際檔案大會在西班牙歷史名城塞維利亞隆重召開,來自包括絲路沿線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代表濟濟一堂,全方位地展示了國際檔案界學術研究與交流合作的新發展。這次會議涉及的議題十分廣泛,包括電子文件管理的理論與技術方法,檔案學科的歷史與發展,檔案教育,檔案立法,檔案館的社會作用,檔案信息利用,檔案與質量管理、檔案術語等。許多報告人就檔案工作者的職責和社會形象進行了探討,主張以拓展的職能、開放的工作方式、先進的技術手段塑造檔案事業發展。研討中,一些新鮮主題格外引人注目:一是從不同角度研究“檔案在休閑社會中的作用”,探討檔案和檔案服務的市場化、對一些檔案管理活動實行“商業運作”問題;二是在現代化技術改變檔案工作的方法和流程情況下,許多專家再三強調了檔案原理、原則、方法的生命力和重要性。無論是討論電子文件的管理問題,還是檔案立法、檔案教育問題,最終的落腳點大多定位在檔案理論原則上;三是全體報告會的議題有三條學術主線:即全球范圍內電子文件的管理及利用、檔案學科的發展、檔案館在休閑社會中的作用。來自西班牙、南非、意大利等國的5位專家和學者論述了信息社會中電子文件管理和利用的思路及對策,其主要觀點包括電子文件的保管目標、電子文件的鑒定、電子文件的保護、電子文件的利用、檔案工作者在電子文件管理中的角色。來自德國、瑞士、中國、奧地利和西班牙等國的6位專家和學者,從歷史、教育、法律等角度闡述了他們對檔案學科發展歷史和未來走向的看法,其主要觀點集中在檔案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趨勢、檔案學的研究方法、檔案教育、數字化時代的檔案工作、檔案法規。來自荷蘭、塞內加爾、新加坡、俄羅斯等國的5位專家和學者交流了其所在檔案機構在休閑社會中如何發揮作用的體會和成功經驗,主要論述的方面包括休閑社會中檔案館的角色、休閑社會中用戶服務的市場化、休閑社會中用戶的培訓、休閑社會中檔案館的形象、休閑社會中檔案館的服務對策。
此外,秉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絲路精神,河北還與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了檔案文化交流。如1985年10月15日至17日,河北省檔案館、石家莊地區檔案館接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歷史系美籍華裔教授黃宗智了解館藏清代、民國檔案史料情況。1997年3月20日至4月3日,應美國馬里蘭大學的邀請,以河北省檔案局局長劉勝杰為團長的中國檔案工作代表團赴美學習考察,先后參觀考察了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美國國家檔案館老館及新館、華盛頓國家文件中心等,并與馬里蘭大學外交史教授張曙光博士就中美檔案工作進行了座談。
(作者單位:河北省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