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好
摘 要:本文結合對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針對技校學生對職業指導課不夠重視、學習熱情不高、缺乏積極性等問題,就如何將生活體驗融入職業指導課堂的模式進行探討,從課前準備、課堂授課和課后實踐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生活體驗 職業指導 課程
職業指導課程是幫助認識職業、實現就業、就業穩定和職業生涯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用性課程。因此,教學中只有做到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效果才最佳。將生活體驗融入職業指導課程,一是要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已有知識中,提煉出與管理有關的行為,引起技校學生對管理類學科的重視,認識的改變才能讓學生發揮更大主觀能動性去學習;二是多從身邊例子去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和案例場景,而不僅僅是書本的案例,三是要將新學到的職業指導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在布置課后練習時結合實際,而不僅僅是概念問題。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從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技校職業指導課程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不夠重視
技工學校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是中、高考落榜生,他們選擇技校大多數是抱著學一門技術謀生的心態,對文科類的課程往往覺得不重要、不實用,直接導致學習態度上的不重視,因此,積極性不高,課堂不專心,他們沒有意識到職業指導知識對于自己就業以及將來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作用。
2.課程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
學生在進入技校之前完全沒有學過職業指導的相關課程,也沒有工作經驗,可以說是零基礎,如果課堂內容只是傳統的講授知識,案例不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況下,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生學習熱情不高。
3.缺乏實踐
技校學生大多數喜歡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較強,而在校期間,職業指導課程的實踐機會極少,所以,學習的知識沒有接地氣,學生積極性不高,如果不想辦法、不采取積極手段去改進,很容易形成不良循環。
二、將生活體檢融入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做法
1.課前準備,以生活體驗為課程做鋪墊
課前準備是課程學習和授課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起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很關鍵。不少技校學生存在重技能、輕文科的心態,很多技校生沒有意識到職業指導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學習興趣也不大,如果教師在課前準備時,多從生活體驗中提煉出與職業指導相關的案例,特別是與學生相關的,比如本校往屆畢業生的案例等,這些都是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即使沒有進入工作崗位,這些方面也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習興趣,讓技校學生重視職業指導課程。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一些與下節課程內容相關的任務,作為答疑題,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職業指導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便于在課程教學中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創設一個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情景。
例如,在學習“簡歷的寫作”這一課題時,可以事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求職意向去制作自己的簡歷。在上課的時候,教師準備好優秀簡歷模板和簡歷評分表,在課堂中加入互評簡歷的實訓環節,讓學生互評簡歷,教師點評,學生通過這樣的體驗,學習興趣一下子提高了。此時教師便可結合課程內容,做講授和總結。在進行這一環節時,要注意的關鍵點是這些任務難度不大,學生都能較輕松地完成,或者教師做好提示和引導,從自身體驗和需求中挖掘出案例,因此,學生也愿意做此類型的課前任務。
2.課堂教學,從生活體驗中創設案例場景理解新知識
單純講授理論,容易造成枯燥沉悶的課堂氣氛,如果引用一些書本的例子也未嘗不可,但職業指導學課程更注重的是實踐性的知識,對于絕大多數都是沒有就業經驗和工作經驗的技校學生來說,書本的例子對于他們來說也較陌生,若是不感興趣的例子,學習效果往往會打折扣。如果能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設置一個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由于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體驗過,耳濡目染,再經過教師講解,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新知識。
例如,在講授“如何擇業”這一知識點時,利用學生當時在選擇學校、選擇專業的生活體驗中創設這樣一個教學情景和案例:A同學一開始選擇了會計專業,第二年才發現不喜歡不合適,心態又沒調整好,最后因學習多門課程不及格無法順利畢業,更耽誤了就業。這個案例,幾乎每個同學都經歷過,當初選擇學校、選擇專業的時候,是怎樣選擇的,現在看當初的選擇是否科學正確?這個時候,幾乎每個學生都會陷入思考,因為幾乎每個同學都經歷過這樣的“抉擇”,很多人可能當時還因此糾結過、茫然過,不少學生都會積極發言說自己當初是怎么選擇的,當有些學生說到自己并不會選擇的時候,甚至于可能現在還后悔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開始講授。以此體驗為引導,引導學生思考當初做選擇時,有沒有想過自己想要做什么?也就是有沒有目標?有沒有如何實現目標的想法方案,進而引出擇業這一課的學習目標和意義。將學生的生活體驗提煉出來,上升到定義、理論,他們就能很好地理解這一知識點,體會也深刻,從而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識,實現學習目標,效果良好。
3.課后練習,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中
在新課學習完成后,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課后練習,這是將所學知識接地氣、會應用的關鍵環節。要想呼應職業指導的本質,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課后布置任務就同樣需要精心設計,課后練習應該打破傳統形式——答案直接可在書本獲得或摘抄,這種課后練習對于知識的升華和應用難以起作用,也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布置一些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課題給學生去完成,同時要注意難度適中,符合學生實際。
例如,在學習完“職業生涯規劃”這一課題后,可以布置讓學生給自己做一份詳細的職業生涯規劃書,或者舉行一個班級的職業生涯規劃比賽,這樣的作業既可以讓學生鞏固計劃的相關知識,又可以將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并且都是與每個學生的日常活動密切相關,對將來也有裨益。
例如,在學習完“準備面試”這一課題后,可以設置這樣一類課后任務: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求職意識進行工作崗位調查,收集資料。學生對此類作業很感興趣,既可以鞏固知識,又對將來就業做了準備。此類作業,將生活體驗和知識緊密結合,既可以強化知識,又學以致用,學生也很感興趣,讓其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完成,學習效果更好。經過實踐探索,將生活體驗融入到職業指導課程當中比起傳統教學模式效果更顯著,能讓學生從思想認識上重視職業指導課程,激發學習興趣,意識決定行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而接地氣的教學,始終堅持理論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訓練如何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對他們日后實際工作和將來人生都會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將生活體驗融入職業指導課程需要堅持下去并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東風等.技校生就業與創業指導[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5.
[2]徐雪蘭.讓生活經驗融入課堂服務于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4(8).
(作者單位: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