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欣 李純
[摘 要]自從新中國成立以后,周恩來擔任的是對外貿易工作,制定了很多適合我國對外貿易的原則,還強調了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的重要性,周恩來同志將中國的對外貿易定位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文章首先分析了周恩來同志對外貿易的內容,同時闡述了周恩來同志對外貿易思想的啟示,最后總結了全文。
[關鍵詞]周恩來;對外貿易思想;歷史啟示;思想內容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089
自新中國成立以后,周恩來直接擔任的是友好國家的對外貿易工作,為新中國的建設爭取物資、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面臨的是一個剛從半殖民半封建社會走出來的新中國。周恩來認為要認清本國面臨的經濟情況,掌握國際社會的動向,同時還要重視國家經濟的維護工作,在復雜的外交關系中開展對外貿易。周恩來同志在對外貿易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得我國的對外貿易得到了良好的開展,總的來說,對外貿易的開展,為新中國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直到今日,周恩來的對外貿易思想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原則。
1 周恩來同志對外貿易的內容
1.1 主張對外交流
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歷史上,唐宋元明清的對外貿易均很發達,例如:中國的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均是對外貿易的成功案例,從明朝到鴉片戰爭,中國的閉關鎖國、狂妄自大,導致中國一直處于落后的階段,在進行對外貿易活動中,不管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亞洲其他國家,周恩來都明確指出,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經濟均不是獨立的,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其實是相互關聯的,因此,加強各國之間的交流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任何一個閉關自守的國家均得不到良好的發展。
1956年5月8日,周恩來在面見新西蘭外賓的時候,就明確指出國,中國產生在世界上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早,但是因為后期的閉關自守,導致中國在經濟、文化方面處于落后狀態。在1957年9月,周恩來面見美國來賓的時候,指出過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自給自足,依舊是需要其他國家的相互支持,不管是在技術的合作上還是經濟貿易上,都需要其他國家的支持,任何國家均不能例外。在20世紀50年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還是相互對立狀態,在這種背景下,周恩來就明確指出,世界經濟的貿易是一體,不可分割的,中美就是很好的代表,一個是社會主義國家,一個是資本主義國家,兩國之間的商品技術合作,是雙贏的局面。
1.2 提出一切對外貿易
周恩來說過想要中國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要有謙卑的態度,要向其他國家學習,在萬隆會議之后,周恩來提出了和《平同處五項原則》,為不同經濟文化背景的國家提供了合作的解決方案。1955年,周恩來在面見日本來賓的時候,就提出,日本可以為中國提供機器、工業設備等,中國能夠為日本提供原料和工業產品。截至1965年,中國先后和100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關系。
1.3 堅持獨立自主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對外貿易工作由周恩來全權負責。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改變中國的經濟情況,在爭取其他國家的物資援助的時候,也同樣強調自力更生,反對依附其他的國家。周恩來在強調對外貿易的獨立性、自主性的時候,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本國的經濟,實現國家之間的互補互助,例如:在1960年,中國出現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時,周恩來提出用大豆換取小麥的方法,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民群眾的糧食問題,周恩來還將港澳地區轉換成了新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中轉站,相關的數據顯示,從1950年到1978年,在28年的發展中,中國內地對外貿易的收入占通關同期外貿的22%。
2 周恩來同志對外貿易思想的啟示
2.1 正確定位對外貿易
周恩來明白中國是世界的中國,世界也同樣是中國的世界,實施對外貿易,能夠將中國和世界經濟框架融合在一起,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不能使中國再經歷一次閉關鎖國。同時還深刻認識到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影響,由于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必須要緊抓經濟、工藝技術,才能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所以需要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思想。并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研發適合我國發展的工藝技術,工業設備。截至2010年,中國全年的貿易總額高達299729億元,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高達 28480億元,位居世界第一。
2.2 對外貿易要遵守原則
周恩來在堅持開展對外貿易的時候,強調必須要遵守誠實守信的原則,這也是進出口雙方國家必須要遵守的原則,本著堅持國際貿易誠實守信的原則,中國的貿易誠信問題較多,較常見的有:合同問題、商品價格問題、質量問題等,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制約著中國的對外經濟發展,制約著中國國際經濟競爭力的提升,同中國日益增長的國力背道而馳。因此,必須要提升中國的貿易誠信,改善對外貿易誠信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重視對外貿易誠信問題,全面提升我國的對外貿易水平。
2.3 重視國家的獨立自主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在提倡中國的對外貿易期間,一直在強調國家的獨立自主,要求國家在發展對外貿易的時候,同樣需要依靠本國的力量,自力更生。通過反省歷史能夠得知:國家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個人的經濟問題,也同樣不是個人的思想問題,它和國家的經濟、政治息息相關。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需要不斷地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在掌握了關鍵的核心技術之后,還應該結合我國的建設需求,研發適合我國發展的技術和設備,對外貿易制度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優化貿易結構,實現我國的特色化道路建設理想。
2.4 實現外貿和外交促進
在對外關系中,外貿和外交發揮著同等的作用,兩者之間應該是統一的,外貿和外交的促進主要包括:一是明確外交工作對進出口國家的重要性,加強國家的外交,促進國家外貿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外貿是推動外交發展的基礎,在進行外交過程中,外貿可以先實現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接著將經濟利益擴展到國家政治上,實現兩國之間的外交發展;三是要充分認知外貿和外交之間的區別,明確外交是政治、外貿是經濟,在開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性質,明確作用,區別對待,清楚原則、立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 結 論
綜上所述,周恩來的對外貿易思想推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對外貿易中。周恩來一直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強調對外貿易的重要性,提倡國家的獨立自主,雖說周恩來的對外貿易仍舊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不管是在前期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階段,還是后期的現代化建設階段,周恩來的對外貿易思想均發揮著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胡海波.周恩來的對外貿易思想及其歷史啟示[J].紅河學院學報,2012,10(4):53-56.
[2]徐行,張松.試論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的對外貿易思想與實踐[J].中共黨史研究,2008(3):53-59.
[3]李德剛.論建國初期周恩來的外貿思想[J]. 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7):76-77.
[4]張松.周恩來與20世紀50年代中前期中國的對外貿易[J].漳州職業大學學報,2003(4):10-15.
[5]曹應旺.陳云與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展開[J].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17(3):16-21,124.
[6]劉德軍.周恩來對外貿易思想述評[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6):33-37.
[7]鄧小明.周恩來的經濟倫理思想及其現實意義[J].中國市場,2008 (1).endprint